这场宴会下来之后,甄嬛对皇帝的心又冷了几分,果然,那么多的荣宠,只是因为皇上喜欢自己,而不是因为心里真的有自己,皇上的心变得可真快,现在又喜欢上了别人。
“小主,你现在可千万不能倒下,想想华妃,她还好好的在清凉殿呢。”浣碧的提醒很有用。今天华妃并没有到场,害死了两个皇嗣,只是让其禁足和夺了协理六宫的权利,这也太讽刺了。
甄嬛沉默地走在路上,她去了闲月阁,她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还是太小,现在要跟眉姐姐抱团取暖才是。沈眉庄虽然愤恨华妃,但还是有一些沉浸于失去孩子的悲伤,她的身体也没有恢复的那么快,所以这一次也没有参加温宜公主的生辰宴。
当天下午,皇帝陪着敬嫔哄了哄温宜公主,晚上就翻了徐雅的牌子,宜修听到并没有什么反应,反而是剪秋给她汇报了甄嬛和沈眉庄的情况,才来了兴趣,“没有意志消沉就好,要是意志消沉了,那在这后宫可就人人可欺了。去给内务府说,好好的给这两位贵人补补身子,等身子养好了,人家还是皇上的心头宠,别因小失大。”
虽然宜修这么说,但她还是让各处都盯着各嫔妃,有什么动静都要第一时间向她禀报,不出她所料,甄嬛养好身子第一时间,加入了争宠的行列,强烈回归的架势,让其他众人都退避三舍。
皇帝好像也从甄嬛身上找回了初恋的样子,而且还让宜修大力的去办七夕家宴,迫不及待的想向宗室皇妾炫耀他的新宠莞贵人。宜修表面上答应,私底下让人偷偷给华妃送信,她再也不出来,这后宫就变成她的死敌甄嬛了。
“后宫当然要百花争艳,断断不可一枝独秀。”
可当华妃知道的时候,也只能跟颂芝两个人在干着急,颂芝提议可以让宫外的年大将军求求情,现在的华妃智商还算在线,她觉得这样不妥,自己跟皇上之间的事情为什么要牵扯到哥哥?
华妃想来想去,也就有向皇帝示弱这一招,“快给本宫磨墨,本宫写一封书信,再让小厨房准备几道皇上爱吃的点心,让周宁海送去。”
等周宁海小心翼翼的来到勤政殿的时候,正好碰上皇后在里面说七夕家宴的事情,周宁海心里还一紧,但想到自家主子的期望,便硬着头皮往前走。
苏培盛没有刁难周宁海,而是端着东西进到了里面,“皇上,皇后娘娘,华妃娘娘送来了东西。”
宜修向前走了一步,看清楚了是两份精致的点心,还有一份皇上亲启的书信,她好像没有看到书信似的,只端着两盘点心放在皇帝旁边的小桌上,“皇上跟臣妾说了这么多话,刚刚又处理了不少的奏折,正是累的时候,不妨吃点点心,喝点茶,休息一二。”
皇帝瞥了一眼这种贵价的点心,也就是华妃的小厨房会做一些,“宫中严禁奢靡,难道华妃还不知道吗?”宜修坐在那里不说话,但朝着皇上嘴上是嫌弃,却朝旁边招手,苏培盛连忙将银筷递上,夹起一块点心就往嘴里放。
“皇上,华妃娘娘也算是用心,这可都是皇上爱吃的。”作为皇帝的心腹,苏培盛难道不知道皇帝对华妃的感情吗?皇帝这是当着皇后娘娘的面,不好直白的说出来罢了。
勤政殿一下子安静起来,宜修瞧着皇上吃完了点心,喝了口茶,听着苏培盛这么说,也知道皇帝是想让自己这个皇后,给他个台阶下,“华妃伺候皇上这么多年,用不用心皇上也是知道的,华妃这么一直被禁足着,别说宫里的宫女太监私底下议论纷纷,传到前朝也是不好的事情。”
“自然也是如此,这样吧,七夕家宴上,你给华妃加一个位子。”皇帝有的时候非常喜欢顺着人家给的台阶下来,反正这事情传出去也是皇后求情,跟他这个皇帝没关系,在甄嬛那里自己更是甩的一干二净。
宜修从善如流,无非是加个位置的事情,然后华妃出来也是符合她的利益,至于华妃亲自写的那封信,宜修没有兴趣查看,只不过华妃的一腔真心恐怕是要付诸东流了。
消息传到碧桐书院,得知华妃七夕佳节就会出来的时候,甄嬛和沈眉庄嘲讽一笑,瞧瞧她们两个怎么说的?华妃关不久的,毕竟前朝还有年羹尧。
“自从咱们进宫以后,皇后就像是一个泥塑的菩萨,我本想着华妃这么张扬跋扈,都要架在皇后的头上了,皇后竟然还能在这一次还要给华妃求情,我都分不清皇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了。”沈眉庄摇摇头,这后宫远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
可甄嬛不这么想,如果自己是皇后,华妃这么嚣张跋扈,自己肯定要除了她,那现在华妃禁足、皇后掌权,明明是一个很好的局面,那皇后为什么要这样提议呢?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能够让皇后心不甘,情不愿的华妃出来,那这个人只有皇帝了。
“姐姐,可不要这样想,消息一开始可是从勤政殿发出来的,就算皇后真的大度想要宽恕皇妃,皇上不允许这件事情,又怎么可能会成功?”甄嬛在对皇帝的感情越发的淡薄,尤其是在皇帝明知道,害死自己孩子的真凶是谁,却不惩治的时候,这种感情越发的消减。
所以,当甄嬛对皇帝心致缺缺,让沈眉庄争宠期间,她一直在圆明园的荷塘边散心之时,遇到了果郡王,本身妃嫔和王爷相遇,应该避嫌,可惜两个人聊了两句诗,便搭上了话,这事儿让监视的小太监,通过剪秋汇报给宜修的时候,宜修只能说:瞧瞧,这就叫做孽缘,如同甄嬛跟安陵容之间的纠缠一样,甄嬛跟果郡王还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