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3章 沈夫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二皇子周立接手此事后,却以各种理由主张一切从简。他匆忙地安排着葬礼的各项事务,仿佛急于结束这场丧礼一般。
这种仓促和草率的做法引起了满朝大臣们的高度警觉,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其中似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阴谋。
众多大臣开始私下议论纷纷,猜测着二皇子如此行事背后的真正动机。有人怀疑二皇子周立是否觊觎皇位已久,趁着这个机会故意草草埋葬太子,以便消除自己登基路上最大的障碍;
也有人认为或许有其他势力在暗中操纵,企图利用这次事件挑起宫廷内乱……种种猜疑如同阴霾笼罩在朝堂之上,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局势愈发扑朔迷离起来。
当周宁听到太子死亡的消息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地摇着头,嘴里喃喃自语道:“这不可能!魏无忌明明去营救太子周明,以他的能力怎会如此轻易就被二皇子周立所杀?”
虽然周宁有所怀疑,然而,面对卫青云给出的确凿答案,周宁心中仅存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此刻,周宁深知局势紧迫,必须加速推进自己的计划。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令给卫青云,要求其尽快将沈丘的家人安全带出帝都。接到命令后的卫青云不敢有丝毫耽搁,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唐府。
在唐府内,卫青云与唐老夫人紧急会面,共同商讨如何才能成功将沈丘的家人带出帝都。
唐老夫人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如今二皇子周立已然将在外领兵将领们的家眷尽数监视了起来,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带他们离开帝都,实在是困难重重啊。”
卫青云心急如焚,额头上冒出一层细汗,他连忙向唐老夫人解释道:“唐老夫人,王爷那边一直在催促我,想必是太子的死讯让王爷倍感焦急,所以我们务必要抓紧时间想出办法才行。”
唐老夫人沉思片刻后,忽然眼睛一亮,说道:“对了,再过几日便是十五,每逢此时,城中许多百姓都会前往城外的大乘寺上香祈福。或许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设法将沈丘的家人混在人群之中带出帝都。”
卫青云一脸严肃地对唐老夫人说道:“唐老夫人,情况紧急,还请您尽快收拾行囊,做好一同离开帝都的准备。这可是王爷和王妃亲自交代下来的任务,容不得半点疏忽。”
唐老夫人微微颔首,表示知晓此事的重要性,随即回应道:“卫大人放心,我等自会全力配合。只是有一事需要告知于您,那便是沈夫人与我家时常保持联系。她笃信佛教,每月的初一、十五必定前往大乘寺上香祈福,已成惯例。此次行程,还望诸位能提前有所安排。”
卫青云闻此,心中暗自思忖片刻后,便与唐老夫人共同商议起具体的行动计划来。待一切商定完毕,两人分头行动,卫青云则匆匆前去通知谛听着手相关事宜的筹备工作。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便来到了十五这天。只见大乘寺内人头攒动,香烟缭绕,前来进香礼佛之人络绎不绝,其热闹程度远超平日。
就在此时,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缓缓停在了大乘寺门前。车门开启,沈夫人优雅地下车,她的手中紧紧牵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母子二人踏着轻盈的步伐,穿过熙攘的人群,步入了大雄宝殿。
沈夫人虔诚地上完香后,正欲转身离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本乖巧跟在身旁的小男孩突然挣脱母亲的手,像一只脱缰的小野马般朝着寺庙的后院飞奔而去。沈夫人大惊失色,连忙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快步追了上去。
不一会儿,沈夫人追到了一个僻静的院落前。正当她抬脚迈入院门之时,冷不防从背后伸出一双强有力的大手,猛地捂住了她的嘴巴。沈夫人惊恐万分,拼命挣扎起来,但奈何对方力气极大,令她根本无法挣脱束缚。
与此同时,只听得身后传来一道低沉而充满威胁的声音:“老实点儿!倘若不想让你家沈公子命丧黄泉,最好乖乖听从我的吩咐。否则……哼!”听闻此言,沈夫人浑身一颤,顿时停止了反抗,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沈夫人被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战战兢兢地跟随着眼前这个神秘人物,一路穿过寺庙那幽深僻静的小径,最终来到了寺庙的后门处。
只见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正静静地停候在此,还未等她反应过来,便已身不由己地被搀扶着登上了马车。
待她坐稳之后,目光随意一扫,瞬间如遭雷击般呆住了——原来坐在马车里的竟然是唐老夫人!
一时间,无数个疑问涌上心头,但她还是强作镇定,用略带颤抖的声音疑惑地问道:“老夫人,您这到底是何意啊?”
唐老夫人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轻声安慰道:“莫要惊慌,沈夫人。此次行事如此仓促,实在是事出有因呐。
我打算将你悄悄带离帝都,前往雁北关寻找沈丘将军。之所以这般大费周章,也是迫不得已呀,只因那二皇子已然派遣人手暗中监视你们母子俩了。”
听到这里,沈夫人急忙转头看向在角落里自顾自玩耍得不亦乐乎的幼子,见孩子安然无恙,一颗悬着的心总算稍稍落定。
紧接着,她若有所思地继续问道:“那么老夫人,您此番带我前去,莫非是想要我劝说我的夫君归降于您一方吗?”
唐老夫人不禁抚掌大笑起来,赞道:“沈夫人果然聪慧过人,一点即透。不错,正是此意。如今大周局势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不断,镇北王有心招揽贤才,共图大业。而沈丘将军智勇双全、威名远扬,若能得他相助,实乃我镇北王府之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