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宝灵真君坐镇,张玄真和程妙音方可轻而易举地剿灭三万魔军。太和鬼门内也许被这一惨败震惊,此时正在一点点关闭鬼门,张玄真和程妙音利用这机会,飞身入太和幽冥境。一入太和幽冥境,二人正身处在老祖飞升山之上。
张玄真和程妙音之前对四名鬼将搜魂之后,太和幽冥境得地理样貌便在张玄真和程妙音的神识之中形成一张堪舆地图。再加之张玄真二人对于乾坤设位杵的操作很是熟练,所以在太和幽冥境当中,张玄真和程妙音便犹如有了定位罗盘一般精准的方向感觉。身形一转便直奔法灵仙山。
太和幽冥境整个空间的面积有近两百个大宋国面积那般大小,整体地势有种北低南高的趋势。空中没有星辰,只有日月。
北面是无际的悠悠碧海,叫做北溟之海。北溟之海与人界的汪洋大海无甚太大区别,但让二人吃惊的其实是北溟之海当中有九处泻湖,每一处泻湖都是一个培元灵浆之湖。与程妙音储物项链当中培元灵浆的容量相比较,就好像程妙音所拥有的只是一盆之水,而每一个泻湖当中的培元灵浆容量便仿佛是江川河水。
然而这九处泻湖所含仙灵之气,与整个太和幽冥境所拥有的魔灵之气相比,却是小如沙中一粒。
从南向北有三条大河汇入北溟之海。最西边的一条江叫悬魂江,从南端贯通整个大陆向北汇入北溟之海。悬魂江往东走,中间是麟盘江,麟盘江的长度只有悬魂江的一半。麟盘江再往东,便是一条与悬魂江同长度的河,叫做落魂江,同样从北至南贯穿整个大陆。
三条大河在北边靠近北溟之海的九玄口交汇,最后汇入北溟之海。三条大河汹涌湍急,长流不断,河宽百丈,波涛汹翻,河水中未曾见过的鱼怪水兽时有出没。
沿着悬魂河从北向南,是三个大的州郡,依次是长年郡、天阶郡、阴符郡。
在麟盘江和悬魂江中间,是执修郡。
沿着落魂江,从北往南也有三郡,依次是依次是同源郡,遐方郡,无辰郡。
执修郡和无辰郡南边毗邻接壤的最大的郡——忘川郡。
与同源郡和遐方郡北边毗邻接壤的是绵络郡。
绵洛郡之中北有绵络山,南有千象山。宝灵真君曾经提及的玄阴洞天所处的绵洛山,就在此处。
在这个封闭的球形空间中,幽冥老魔带来的家丁、魔军、护卫在繁衍生息。直至太和幽冥境之中人口达到现在的六百余万,空间之中魔气灵气异常丰富浓郁,人人皆有灵根,人人可以修行,但仍然还是有少数人不愿修行,或者天生残缺,无法修行。
太和幽冥境战乱数百年,最近两百年之内,由东瀛门龙秀吉在绝大部分土地上完成一统,整合太和幽冥境的各方势力,同时丝毫不放松人界传回的各种信息。龙秀吉现下大势基本已成,形成了各方宗门拜东瀛门龙秀吉为共主,各宗门将州郡划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为了种族不至于内耗消亡,开始以郡县制管理整个幽冥境,并设立法度。
多年相互征伐,太和幽冥境现在存活下来的主要宗门势力是分别有东瀛门、倭鬼宗、扶桑妖洞、幕府堂、三女谷。
但是若人口如此毫无节制地发展下去,生存空间便是最大问题,彼时法度失控,则互相征伐再起,互相残杀,直至灭绝。
东瀛门掌控着面积最大,条件资源最好的三个大郡,执修郡、无辰郡、忘川郡。整个太和幽冥境最大的郡,就是南端的忘川郡,其首府九转城,便是整个太和幽冥境的都城,忘川郡实际的管理者是九转城城主唐家族长——唐纪山。太和共主东瀛门龙秀吉,却一直都是在老祖飞升山的行宫当中,统揽全局,同时也不忘修炼。故而对于忘川郡的管理,龙秀吉便下放给了九转城唐家。
倭鬼宗把持着北溟之海南边沿海的两个大郡,长年郡,同源郡。以及同源郡南边的参同郡。
三女谷势力把控着长年郡南边的天阶郡。
幕府堂把控东南角的阴符郡。
扶桑妖洞则控制着东北面偏僻的两个郡,绵络郡和遐方郡。扶桑妖洞再往东便是三十二个外姓的蛮族部落。
转眼间张玄真二人便来到了法灵仙山,二人身躯飘落至法灵仙山顶处的一片空地。仙山占地约莫有四十余万亩,高有五、六百丈。待张玄真、程妙音二人到达仙山之时正值初春清晨,初日金光喷薄。
张玄真赞道:“仙山春色小,烟柳裹山巅。月落云边外,云出盛日前。”
见仙山上的美景佳色,程妙音略一思索也回道:“灵山仙气盛,纷郁照晨晴。流转孤山处,春开万里英。”
“没想到幽冥老魔所创的魔境当中会有如此仙山。”程妙音。
张玄真:“难保这仙山宝物是不是幽冥老魔从仙域偷盗而来!就如那轮回心经一样。”
程妙音点点头。
张玄真直指天空,说道:“娘子看,这便是幽冥老魔创造的日月了。每年春秋之时,这一日一月便会在西边,从太和幽冥境吸取魔灵之气,补充自身。彼时幽冥老魔造的日与月,便会在西边闪耀不停,蔚为壮观。”
张玄真道:“早先听宝灵真君提及,这仙山乃是一件仙宝,是仙宝便应该有识海。我们不若以神识找找这仙山的识海?若能成功,便可炼化此宝,直接带回人界。”
“所言极是。”程妙音点点头。
于是二人便放出神石包裹仙山,开始寻找仙山宝物的识海所处位置。
半盏茶时间之后,还真的被张玄真二人在仙山深处找到了一团圆融之光。但二人欲以神识探入时,却发现这团圆融明光被一法阵封锁,神识根本无法进入。即便以张玄真、程妙音神识强大,人界难有人能出其右,此刻也无能为力。
二人只得将神识收回。
程妙音商量:“看来确实是有人将此仙山遗弃在这里,然后又以法阵将其封锁。”
张玄真道:“能封必有解!只是不知解开这法阵的法门到底是在何处。”
张玄真和程妙音便再次放出神识,包裹整个仙山,欲再次试试,看能不能找到些许蹊跷之处。一番查找,仍毫无结果。
但是程妙音更加细致一些。对张玄真说:“你有没有发现在仙山山脚之处有八块石头?这八块石头,每一块都平淡无奇,既无灵力也无人工刻凿的痕迹。但是如果把法灵仙山下的这八块石头作一比较,就会发现这八块石头完全一样。绝无此巧合是天造地设的。”
张玄真一听神色严肃起来,立刻放出自己的神识,再次探出。果然在法灵仙山的山脚之下,看到规规矩矩,在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处摆放着八块石头。张玄真这一次不仅找到了石头,而且还看到这石头上每一块儿皆有一个孔洞,好像是用来插入什么东西的。
张玄真便拉起程妙音的手说道:“我们一起到近处细细查看一下吧。”
程妙音点头答应,二人飞身至仙山脚下一块石头旁。
待二人飞身至岩石近处时,便看到这岩石上盖着两层枯藤,一层绿藤。岩石边厚厚的一层枯叶,一层浮土,又一层枯叶,上边还有一层刚落的绿叶。石头旁边齐齐长了四、五棵魔颜树。
魔颜树一丈多高,树枝上长满了人脸般大小的黑色树叶,每一片树叶都有一张黑色人面,人面表情会动,时而笑,时而哭,却没有声音。这人面树叶一落,就会变成绿色。时间久了,便枯黄化为泥土。
那石头上的藤条叫津涎藤。无论是谁碰到此种藤条便会中毒,不停的嘴流口涎,难以控制,故而叫做津涎藤。不过数日后便可自愈。张玄真,程妙音悬停在一丈处之处,脚离地还有四、五尺,以神识扫过石头上边的枯藤以及落叶,觉得不是非常安全。张玄真便一抬手,抛出一个五行火球,将岩石上的枯藤落叶,以及其他杂物一并焚烧成灰。
待确定安然无虞之时,二人才靠近这方岩石。张玄真觉得这石头定有蹊跷,便全神贯注以神识仔仔细细探查其中。这石头外形并无奇特之处,尽是些不规则的棱角,灰色巨石夹杂有黑色斑纹,高不足一丈,一人伸开双臂,便能将此石抱住。从外边确实看不出异样,但是张玄真的神识在石头当中却发现了非常隐秘的蹊跷,这石头当中还有石碑,并且石碑和这石头的材质完全一样。
若不是岩石当中的那石碑周身以阴刻手段,写满各种神秘的魔修符文,张玄真自己也无法辨认出那竟然是一块石碑。
扭过头来,张玄真对程妙音道:“娘子你看看吧,这石头里确有蹊跷,石中有碑,碑上有文。”
程妙音好奇地睁大双眼,哦了一声,扭头便以神识探查一番后说道:“果然不错,确实有块石碑埋在这岩石之中,只是可惜不认识那魔修符文的含义。”
张玄真手托下巴,略一思索:“我有一个主意。”
“说来听听……”程妙音。
张玄真:“我想这碑上符文应该是太和幽冥境里的人所使用的言语,故而你我皆不懂。不如我们借复音环,传音链试着翻译,然后再学习当地语言。我看不出月余,你我强大神识的记忆之力,便可将这太和幽冥境的语言学习到手,那时再来看看着碑文,也许迎刃而解呢!”
程妙音点头:“值得一试。”
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去最近的九转城中探探虚实。二人先以神识扫过九转城,探探水深浅。
没想到二人神识一探之时,九转城中便有元婴修士的神识反向搜寻了回来,吓得张玄真和程妙音立刻截断神识,以魔元功隐匿身形,以防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