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唐和带英
最终,马皇后受不了朱元璋的公鸡嗓了:“行了,重八,别唱了。”
马皇后心有余悸,差点被送走。
“妹子,咱就说不能唱了吧,你还不信。”
相对于朱元璋,张彦的嗓子就好太多了。
张彦还兑换了麦克风和音响,只不过这些东西禁止李渊和朱由检碰,没别的原因,就是要命。
让李渊弹弹琵琶还行,其他的就算了。
(历史记载中提到李渊喜欢琵琶演奏,但这并不直接说明他是否会唱歌。据说李渊的琵琶演奏技艺高超,这表明他有一定的音乐才能,但这与唱歌是否擅长并无直接关系?。)
第二天清晨,刘彻急匆匆来到天赋空间:“张公子,朕有事找你。”
此时的张彦正在吃早饭:“汉武帝啊,稀客,坐下一起吃点。”
“行。”刘彻也没矫情:“张公子,朕想问一下,盛唐是如何越打越富裕的?朕想打匈奴,但是还有些人拿朕打的民生凋敝说事。”
无论到什么时候,反对派总是会存在,这是不可避免的。
刘彻说完还幽怨的看了一眼多嘴的张彦。
“不对吧,你应该问丽质吧?”朱媺娖很奇怪,明明这里有一个唐朝太上皇,两个唐朝公主啊,最不济可以直接去问李世民。
李丽质有些脸红:“我不知道啊。”
朱媺娖一头问号:“啊?你一个盛唐公主竟然不知道盛唐怎么越打越富裕的?”
“我为什么要知道啊?你也说了,我是公主啊。”
张彦知道,刘彻要面子,不好意思去问李世民。
“怎么说呢,唐朝前期和汉朝,明朝有个很明显的不同,不管是陛下你,还是永乐皇帝,都是种种地,攒攒粮食,之后打几场战争就花没了。”
刘彻不理解:“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张彦摇了摇头:“不是,唐朝有个很明显的不同,唐朝的奴隶特别多。”
刘彻愣住了:“奴隶?”
张彦点头:“没错,虽然唐朝的奴隶多,但是奴隶里的汉人不多,甚至唐朝的朝廷还下令限制汉人成为奴隶。”
“陛下,你说说,这些奴隶是从哪里来的?”
刘彻茅塞顿开:“是那些蛮夷,真没想到,李世民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心那么黑。”
李丽质一头黑线:“不许说我阿耶。”
刘彻呵呵一笑:“现在护上了?长乐公主,你怎么还没挨揍啊?”
刘彻还等着看李世民打孩子呢。
张彦扶额,怎么这群皇帝一个个的都在等他小女朋友挨打呢?就不能善良一点吗?
刘彻又看向张彦:“唐朝从打下的土地上掠夺蛮夷的人呗。”
“没错,后世关于唐朝的影视剧或者史书中,都会出现几个常见的群体,那就是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
“这些群体都是在战争中被唐军掠夺的人口,这些人被抓住后,进行阉割,这些奴隶在长安的集市上很常见。”
“盛唐时期,这种奴隶非常流行,基本上,贵族家庭都会养。”
刘彻仿佛找到了财富密码:“朕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也是唐朝打仗赚钱的原因吧。”
既然奴隶那么抢手,那掠夺人口的唐军自然会得到丰厚的奖励,难怪盛唐见谁打谁,对于唐军士兵来说,这哪是打仗啊,这分明是赚钱。
“不全是,唐朝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属于很少的一个例子,那就是唐朝对外进行大量驻军。”
刘彻愣住了:“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压榨那些地方的经济,给中原输血,这也是唐朝能扩张到中亚的原因,而后面的王朝却做不到的原因。”
(不要提元朝,蒙古帝国时期那不是占领,是掠夺,属于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至于元朝,当时的中亚已经不听元朝的了,实际上元朝也是防备草原的,尤其是忽必烈,论北伐,忽必烈也是专业的。)
“换个说法,唐朝就是东亚地区的战争贩子,对外战争的成本不大,属于打到哪就吃到哪。”
李丽质撇了撇嘴:“大唐是天朝上国,不是战争贩子。”
刘彻嘴角一抽:“哦,那唐朝那么大的国土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蛮夷向往大唐,自愿臣服的。”
李丽质这睁着眼说瞎话的样子连张彦都看不过去了:“没错,确实很自愿,因为说服他们的是唐刀。”
李丽质轻哼一声:“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说破天,他们也是自愿的。”
刘彻呵呵一笑:“你还真好意思说,学学大汉不好吗?大汉才是以德服人。”
。。。。。张彦其实不想轻易怼人,但是张彦实在忍不住了:“确实,明明可以直接打过去,你还送人家一个使者。”
“张公子,别瞎说,大汉很讲道理的。”
“你看看我信你吗?”张彦揉了揉额头:“实际上唐朝这样做也有一个弊端,因为版图太大,只能用节度使,渐渐的,这些边军的战斗力就超越了朝廷的中央军,那场安史之乱就说明了一切。”
李丽质愣住了:“难怪我阿耶不彻底清除节度使。”
“所以啊,丽质宝宝,你还要学,尤其是鱼头汤,多喝。”
朱媺娖看向张彦:“张公子,我怎么感觉唐朝有点像后世的英吉利啊?”
“不是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也就是当时的科技不发达,不然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就是唐朝。”
“你对比一下就知道,唐朝掠夺人口充当奴隶,英吉利也是,唐朝压榨占领区的经济,英吉利也是。”
“停。”刘彻叫停了张彦:“张公子,注意言辞,那叫教化,不是压榨,华夏做不出压榨其他国家的事。”
刘彻还准备抄作业呢,哪能让张彦说的那么难听啊,不然他还怎么忽悠那些反对的儒生?
“没错。”李丽质这次站刘彻这边:“张彦,以后别说大唐压榨其他国家了啊。”
“额,行吧。”
不过刘彻眉头一皱:“张公子,你只有一个名吗?”
张彦点头:“对,没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