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莫紫认真思考婆婆退休的事。婆婆朱庆退休后,肯定是闲不下来的。不仅要照顾三哥樊丁越,还要照看侄子。
要是三哥腿好了,不仅能顶婆婆的工作,还能正常娶妻生子。
原剧情里,樊丁越在今年底结婚了。朱庆用工作名额钓来了三儿媳。
然而,三儿媳婚后私下里对樊丁越冷嘲热讽,没有好脸色。
过了两年柏拉图式婚姻,三儿媳婚内出轨,怀了野男人的种。那个女人和野男人受到惩罚,下放农场。
但这事的影响没有结束。对樊丁越来说,婚姻不幸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不久后,樊丁越割腕了,送到医院没有抢救回来。
想到一个美男子就这样香消玉殒,莫紫不忍心。
空间里有体质增强剂,能修复身体的病痛,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一剂见效。
莫紫不担心体质增强剂起不起作用、有没有效果,而是怎么拿出来。要用合理的方式拿出来。莫紫祖上不是医学世家,不能直接拿给樊丁越。
一天,樊丁辰在莫紫的指示下,去供销社买酱油、醋、盐。
经过一条巷子,樊丁辰遇到一个快要晕倒的老爷爷。他扶了老爷爷,从口袋里拿出一颗糖,给老爷爷吃。
老爷爷恢复了精神,说:“小伙子,谢谢你。要不是你,我这把老骨头摔倒就死了。我祖上是御医,若是你家里有人得了难治的病,我可以免费医治你的家人,作为你扶我的报答。”
樊丁辰第一时间想到了三哥,但他不认识老爷爷,对老爷爷的话半信半疑。
“老爷爷,乐于助人是美德。我只是扶了一下,都是小事。”
“小伙子,你是好人。好好想想,三天后,我还会来这里,要是你改变心意就来,还是这个时间。”老爷爷拄着拐杖走远了。
樊丁辰回家后,老爷爷的话回荡在他的脑子里。三哥的腿是樊家的痛。
每次回家,三哥强撑笑脸,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次日下班,樊丁辰回父母家,告诉了老爷爷的事情。
朱庆说:“不管什么办法,都可以尝试。没有比现在更差的了。”
樊按说:“阿辰,你带老者来家里,给阿越医治。不管行不行,这是一个机会。”
樊丁越说:“小弟,我想试一试。我不想一辈子坐轮椅,当一个废人。”
得到家里人的同意,樊丁辰在约定时间、地点来找老爷爷。两人见面后,樊丁辰带着老爷爷回樊家。
老爷爷敲敲樊丁越的双腿,“有痛感吗?”
樊丁越回道:“没有。开水烫、用棍子打都不会痛。”
“没关系,我祖上有神药。你喝下就能好。”老爷爷十分自信的说道。
一旁的樊按、朱庆和樊丁辰一脸不相信。他们去省里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看过,医生说治愈的可能性很低很低,只能祈祷有奇迹发生。
老爷爷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紫蓝色的液体,“这就是我家祖传的秘方,需要上百种珍贵稀有药材,按特定顺序依次加入,熬制十天十夜,浓缩成这一瓶精华。”
“喝下十分钟,不管什么急难杂症,药到病除。它的颜色和你以前喝过的中药不一样,不要觉得奇怪。这是祖上的秘方才能出现的颜色。”
看着诡异的药水颜色,樊丁越感觉在做梦。
中药熬出来不都是黑漆漆的吗?怎么会是这个颜色?这就是秘方!
老爷爷将玻璃瓶放在樊丁越手中,自信满满的说:“喝下它,你就能从轮椅上站起来。”
在爸妈、小弟的注视下,樊丁越喝下了紫蓝色的药水。没有奇怪的气味,到嘴里是甜甜的味道。
十分钟内,樊丁越感觉药水在身体里乱窜,一股暖流在四肢游走。
体质增强剂发挥作用,将樊丁越损坏的神经修复。
时间一到,老爷爷说:“小伙子站起来,走两步。”
樊丁越身子往前倾,两手撑起身体,他真的站起来了。双腿和正常人一样,能够行走、跑跳。
不需要做手术,不需要复健。樊丁越在喝下药水,短短十分钟后就好了。
樊按、朱庆、樊丁辰眼睛里的惊喜溢出来,真的好了,不是做梦。
朱庆掐樊按的手问:“疼不疼?”
“疼。你为什么不掐自己?”樊按无语。
“你皮糙肉厚。”朱庆说。
见病人好了,老爷爷告辞。樊丁辰送老爷爷离开。
樊丁越的腿好后,家人没有往外传。这太神奇了。
不久,樊丁越的腿有知觉了,去医院检查,医生赞叹这是医学奇迹。
又过了三个月,樊丁越从蹒跚学步到行走自如。
八月,朱庆退休,樊丁越顶班。樊丁越上班后,朱庆忙着给他找媳妇。
樊丁越病好前不想耽误女孩子,现在病好了心态跟着变化,对找媳妇没有拒绝。
但是,相亲后,樊丁越发现相亲女身上的气息他不喜欢。不愿意勉强自己,所以他的婚事没有迅速定下来。
经过体质增强剂的改造,樊丁越没有觉醒末世异能,而是增强了嗅觉、视觉、触觉、听觉。他可以感觉到人的好感、恶感。
九月,莫紫生下第三胎,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朱庆白天来照顾小孙子、做饭、洗尿布,晚上回家睡觉。主要原因是没有多余的床让朱庆睡。
房间放两张床已经很挤了。樊丁辰想过在女儿的床上加一层,却迟迟没有行动。
朱庆年纪大了,睡下床。两个女儿年纪小,睡上层,晚上下床上厕所要是踩空就危险了。架子床一旦做好,儿子长大独自睡觉后就睡上层。
于是,莫紫想的是做带储物功能的梯子,不安装爬梯。这就需要更多的木料。
樊丁辰认为木料不能是边角料,必须是木材厂的好料子。现在供应不足,等好木料就要很久才能凑齐。
孩子满月后,樊按给小孙子取名樊堇鹤。
产假结束,莫紫正常上班。樊堇鹤白天在奶奶家喝奶粉,晚上爸爸妈妈接回家。
这样的日子在樊堇鹤满足去托儿所的月份后结束了。
身子重和坐月子的那几个月,樊丁辰代替莫紫送5元的赡养费。之后,莫紫自己送赡养费。
黄莉的态度每次都十分冷淡。大女儿翅膀硬了,脱离她的掌控。她做不到笑脸相迎。
她清清楚楚的记得,以前她提一句,大女儿就会大包小包提着东西回娘家。只要她诉诉苦、说说养育之恩,大女儿就会掏心掏肺的补贴娘家。
但是,现在没有了,现在不会了。
无论黄莉说什么,莫紫只给5元赡养费。节日还好,莫紫带东西回娘家。平日里,一个鸡蛋都见不到。
黄莉给丈夫莫桐、三个儿子抱怨。男人们默不作声。他们心里知道,要是自己的媳妇像莫紫一样,用自己的大半工资、票补贴娘家,他们肯定不同意。
别说红糖、鸡蛋,一袋玉米、高粱就算他们大度。
莫桐说:“下次阿紫来,你好好给她讲,不用给我说。我工作很累,回到家是休息,不想听这些。”
二弟莫瑞说:“妈,大姐帮助了家里很多了,外甥出生了,大姐家里有三个孩子,不容易。”
三弟莫嘉说:“妈,大姐愿意给就给,不愿意还有二哥、我和小弟。有我们在,不会让你饿肚子。”
莫嘉结婚时,缝纫机和自行车是莫紫出票、出钱买的。他没有忘记。
却说莫紫,娘家没有来厂里、筒子楼闹腾,她是有些惊讶的。但,不来也好,不用应付。她最近沉迷养娃,奶香奶香、白白胖胖的小娃娃,连小脚脚都是迷你可爱的。
谁看谁不喜欢?
谁看谁不迷糊?
莫紫也没忘记两个女儿。给小儿子樊堇鹤做布娃娃,樊堇梨和樊堇梅也要有,还要更大更可爱。
于是,樊丁辰看到家里多了一条鱼、一只猫咪、一条狗。填充物是旧棉絮,用旧衣服做外层。
三个孩子很喜欢,樊堇梨和樊堇梅晚上睡觉要抱在怀里。樊堇鹤用涂口水的方式表达喜欢。
樊丁辰吃醋了,吃孩子的醋。
“阿紫,我也要,我要更大的老虎。”
“好,明天给你做。”莫紫笑着说。
时光荏苒,樊丁越的婚事定下来了。女方在邮政局工作,比他小7岁。
休息日回公婆家,莫紫听到樊丁越提起给他治好腿的老爷爷,想邀请老爷爷参加婚礼。
莫紫低头一笑,老爷爷是机器管家小白熊假扮的。
“三哥,自从那天治好你的病后,我就没见过老爷爷了。”樊丁辰说。他曾经去那个路口等待过好几次,都没有发现老爷爷的踪迹。
询问过路的人和附近的居民,大家都不认识老爷爷。老爷爷就像凭空出现的人一样,消失不见。
樊丁越结婚那天,一家人喜气洋洋。莫紫和大嫂、二姐在厨房做饭。
现在崇尚节俭,婚宴请的人不多,只有两桌。更多是发喜糖,沾沾喜气。
小孩子围着新郎新娘要喜糖,叽叽喳喳的声音烘托气氛。
婚后,樊丁越和媳妇田小雨住在筒子楼。新的职工筒子楼没有建起来,分房遥遥无期。
租小平房多了一笔开支,生活便利程度不及筒子楼。单说上厕所,筒子楼每层都有厕所,排队的人少。
公厕是旱厕,味道大不说,夏天有蛆虫,下雨的时候要打伞出门上厕所。
转眼间,樊堇鹤一岁半了,会用四肢探索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有时候躲在床底下,和爸爸妈妈躲猫猫。
樊丁辰看到儿子长大了,心思也跟着活泛了。儿子跟着夫妻俩睡总归不方便。
三个孩子的上中下床可以安排了。木料准备齐全,尺寸量好,只等待入户安装。
房间的层高接近四米,中铺和上铺都有一米的高度。晚上睡觉才爬上床,其余时间在地面活动。
住房紧张的年代,让一个孩子有一张床。莫紫和樊丁辰夫妻是想尽了办法。
安装的那天,樊丁辰先带着三个孩子去父母家。家里小,孩子东跑西跑容易撞到尖角受伤。
回来的时候,樊丁辰和大哥、三哥一起回来。多一个劳动力,自己轻松一些。
走廊上,莫紫用小炉子做午饭。
樊家三兄弟和木工师傅在房间里忙活。乒乒乓乓的声音断断续续。
下午四点,上下床安装完成,木工师傅回家。
接着,樊丁辰和莫紫打扫卫生。卫生打扫结束,夫妻俩很大哥、二哥一起走,去接孩子。
晚上,三个孩子回到家。家里有了新的变化。床从一层变成三层,床的两面靠墙。
床尾处有阶梯。阶梯下方是储物柜,可以放被子、衣服、杂物。
樊堇鹤年纪最小,睡下铺。中铺和上铺由樊堇梨和樊堇梅抓阄盲选。
两姐妹从记事起就睡一张床,如今分开睡反倒有点不适应。每张床是1.2米宽,两姐妹睡一张床也是可以的。
夜里,樊堇梅爬到上铺,和姐姐头碰头睡觉。
下铺三面有围挡,没有的那一面插一块木板,用绳子绑住两端,不用担心小孩子翻身掉下床。
不过,樊丁辰和莫紫夜里起床上厕所好几次,检查孩子有没有盖好被子。
樊堇梨七岁,要开始上小学。莫紫做了一个挎包,缝上女儿最喜欢的小猫咪。
在两面各有一只,形态不一样。正面是猫扑蝴蝶,反面是小猫滚地。
樊堇梨特别喜欢专属的猫咪书包。
姐姐有了新书包,樊堇梅和樊堇鹤也要。
但是幼儿园没有课本,莫紫直接拒绝,“等你们上小学,读书才能有书包。”
眼看妈妈态度坚决,樊堇梅和樊堇鹤转头缠爸爸樊丁辰。
“爸爸,你会做书包吗?我要小老虎的。”樊堇鹤眨巴着大眼睛提要求。
“爸爸,我要有狗狗的。”樊堇梅摇着爸爸的手臂,娇声说道。
“爸爸不会做。你们现在的年龄不需要书包,等你们和姐姐一样大了,妈妈就会做小老虎书包和狗狗书包。现在不要着急。”樊丁辰耐心的解释。
失望的两人垂头丧气。樊堇梨看不过去,将书包借给妹妹和弟弟,体验背书包。这才让他们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