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江山风云变幻,诸侯王们心怀叵测,妄图以谶言和祥瑞之名,为其谋反行径披上一层看似“正义”的外衣。
胶东王府内,众诸侯王齐聚,殿内烛火摇曳,将几个身影映照在墙壁上,显得阴沉可怖。
济北王身披华丽锦袍,肥头大耳,养尊处优多年,自带上位者的气息,不过此刻他眼神却透着狡黠与贪婪。
他作为此次谋反的发起者,正与其他诸侯王和谋士们围坐在一起。
“紫微暗淡……”
胶东王此时开口道:“皇兄真是好文采啊,那些愚民也是真信!”
济北王道:“略施小计而已,这也不是决定此次勤王成败的关键,如今卫青大军拦住我们去路,相当棘手,要速战速决才行,以免夜长梦多!”
一直闭口不言的代王,则是不断打量着两人,其他诸侯王本就有封地,且在各自的属地经营多年,财大气粗,兵强马壮,势力盘根错节。
跟他相比就犹如参天巨树,他们随便一个抬手跺脚,便能在当地掀起一阵风云。
相较之下,代王的封地狭小贫瘠,人口稀少,兵力也不过寥寥数千,在这些诸侯面前,宛如一只瘦弱的羔羊,显得微不足道。
而且他的代国本是先帝封国,自从上任清河刚王被去除封号后,其实代国已然名存实亡。如今他能参与本次“勤王”,也是他厚着脸皮自封为代王,才勉强加入的。
这时济北王忽然回头看着代王道:“代王,此次大事,你可莫要拖了我们的后腿。虽说你那点兵力可有可无,但若是坏了我们的好事,哼!”
胶东王笑呵呵道:“苍蝇再小也是肉,哈哈哈,都是同族兄弟,不要彼此生分了。”
“虽然说是实力不一,但勤王之心可是殊途同归,大家还需勠力同心才好。”
众人这才纷纷点头。
商议也告一段落,代王心事重重的走出大殿,正欲回到寝宫时,忽然亲卫来报。
“殿下,封地传来消息,说是先帝兵符找到了,就在朔方!”
亲卫话音刚落,代王激动的抓住他的手臂道:“你此言当真?”
见亲卫点头肯定,他目光灼灼道:“如果拿到先帝兵符,那本王岂不是,未来可期?”
代王激动的不断拍手,然后道:“快,我们速速回封地组织兵力,前往朔方夺取兵符。”
说完也不跟其他诸侯王汇报,便带着一众亲卫星夜兼程前往朔方。
“紫微暗淡,异星将起,新主临世,德泽四方!”
这几句谶言随着有心人的舆论造势,顿时传遍了整个大汉。
同时大汉各地,也都纷纷出现了各种谶言和祥瑞。
“快看!那空中的五彩祥云,形状奇异,莫不是上天降下的征兆,预示着我等将迎来新的明主?”
同时在赵国的一处田间,有百姓发现了一株麦穗长出了双穗,这本是自然的变异现象,却被诸侯王的爪牙们迅速控制住消息,并散布谣言:
“此乃祥瑞之兆,古之圣贤降世方有此景,我王当顺应天命,拯救苍生!”
同时不同地区的山林之中,也有“异人”频现,逢人便说:“吾观天象,汉室气数已尽,新王将出,天下将迎来太平盛世。”
他们蛊惑淳朴百姓,让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开始对其谋反之举产生动摇,甚至隐隐期待着这所谓的“新世”降临。
城镇的集市上,原本热闹非凡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如今弥漫着一种压抑而惶恐的气氛。
百姓们聚集在街头巷尾,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那些诸侯王说什么‘紫微暗淡,异星将起,新主临世,德泽四方’,这到底是啥意思啊?”
一位朴实憨厚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满脸担忧地询问着身旁的人。
“我也不太清楚,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这些诸侯王平日里就作威作福,如今又拿这些神神叨叨的话来蛊惑人心,莫不是要天下大乱了?”
一位老者忧心忡忡地叹着气,手中的拐杖在地上重重地敲了几下,仿佛在发泄着内心的不安。
“这日子可怎么过哟?诸侯王们要谋反,我们这些老百姓可遭殃了。那些谶言,谁知道是真是假,可别让我们陷入战火之中啊。”
一位老农夫无奈地摇着头。
“不管怎么样,我们得想办法自保啊。听说有的村子已经开始组织起来,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乱了。”
整个大汉的土地上,百姓们在诸侯王的谶言和谋反的阴影下,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与恐惧之中。
之前新帝登基的新气象几乎是一扫而空。
而之前一直反对刘据新政的列侯宗族势力,也纷纷从此中看出了玄机。
曾经因谋反被削的淮南王,如今重新跟着气势:“哼!刘据那小儿推行的新政,这是要断了本王的财路!不过那谶言便是我等反击的利器。”
“王爷,此谶言一出,民心必乱。百姓向来敬畏天命,我等只需大肆宣扬,让更多人相信刘据非天命之人,届时王爷振臂一呼,天下自然响应。”
“刘据的新政让我等权力受限,财富缩水,绝不能坐以待毙。这谶言就是我等起兵的最好借口。”
此时其它曾经被封为诸侯王,汉武帝时被削弱的各地王侯,又重新死灰复燃,试图在这次巨变中有所图谋!
未央宫,宣室殿。
刘据看着手中的密报,脸上满是不屑。
而董仲舒则是一脸忧愁的上前道:“陛下,正所谓君权神授,此时谣言四起,不可坐视不管啊。”
石庆也道:“陛下,这些逆贼,竟妄图以如此荒诞手段蛊惑人心,绝对不能姑息。”
桑弘羊道:“陛下,朝廷有长安传媒子啊手,我们该占领舆论高地,臣自愿与司马迁会面,安排得力文人撰写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文章,深入剖析谶言和祥瑞的虚假本质。”
苏武上前道:“陛下,其实我们有最大的祥瑞,就是土豆和番薯,不如光是恩泽,给百姓分发粮食,让他们记住陛下的恩泽?”
张汤道:“陛下,臣这就派羽林卫深入各地,乔装成走街串巷的货郎,利用与百姓日常交易的机会传播真相,申斥诸侯王平日里的骄奢淫逸和横征暴敛,让百姓明白这些人绝非能带来福祉的明主。”
田千秋赞同张汤的做法,跟着道:“也可以让他们扮作云游四方的郎中,为百姓治病疗伤的同时,讲述历史上因轻信谶言祥瑞而导致国家灭亡的惨痛教训,告诫民众不要被眼前的虚假表象所蒙蔽。”
刘据笑着点头道:“你们该不会还有人告诉我组织其他宣传人员奔赴各地通过说唱、杂戏的方式揭露诸侯王的罪行吧?”
众人纷纷点头,看来陛下也知道舆论宣传的重要性啊?不对,这长安传媒就是陛下的,在座各位怕是没有比他更懂!
但是看到刘据戏谑的眼神时,纷纷疑惑。
刘据也不卖关子,说道:“诸位爱卿言之有理,以上办法都可行,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现在有诸侯王借着谶言的名义谋反,这次可以平息,那么以后呢?以后我大汉还是会陷入迷信的漩涡无法自拔。”
刘据站起来,朗声道:“朕现在就要一劳永逸,彻底的解决这等外门邪说,即日起,我大汉治下,妖魔精怪再不可成为气候!”
“还请陛下明示!”
石庆当先恭声问道,其他大臣也纷纷问询。
刘据缓缓走下台阶,目光炯炯的看着远方。
“拟诏,命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