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法医赶到了现场,对尸体进行了初步的检查。法医的表情凝重而严肃,他站起身来,向邵栋和赵波汇报着尸检结果。“两名死者的致命伤均为颈部大动脉被利器割断,凶器应该是一种刺器。死亡时间在凌晨 1 点至 2 点之间。从尸体的状态和现场的情况来看,凶手的作案手法非常残忍,而且似乎很有经验,能够在短时间内致受害者于死地。” 法医说道。邵栋皱着眉头,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的作案动机。“会不会是仇杀呢?路志勇作为村干部,会不会在工作中得罪了什么人?”赵波在一旁摇了摇头:“不太像。如果是仇杀,现场应该会有一些打斗的痕迹,而且凶手应该会对路志勇进行更多的伤害,而不是仅仅割断他的颈部大动脉就了事。”“那会不会是情杀呢?路志勇和他妻子的感情状况如何?” 邵栋又提出了一种可能。“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调查。我们可以向周围的邻居打听一下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 赵波说道。邵栋和赵波走出卧室,开始对周边的邻居进行走访调查。一位邻居大妈满脸惊恐地说道:“路书记和他媳妇平时看起来关系挺好的呀,没听说他们吵架或者有什么矛盾。这事儿太突然了,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另一位邻居也说道:“路书记在村里人缘挺好的,平时也很热心,帮了大家不少忙。我实在想不出谁会这么狠心地杀害他们。”走访调查并没有得到太多有用的线索,邵栋和赵波回到案发现场,再次对现场进行了仔细的勘查。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被遗漏的线索,哪怕是一丝一毫,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在院子里,邵栋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痕迹,像是有人在翻墙时留下的擦痕。“赵波,你看这里。凶手会不会是翻墙进入院子的?” 邵栋指着那些擦痕说道。赵波走过来,仔细观察着:“很有可能。这说明凶手是有备而来,而且对路志勇家的布局比较熟悉,知道从哪里进入不容易被发现。”他们顺着这些线索继续追查,在院子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块破旧的布片。这块布片与现场的布纹足迹似乎有着某种联系。邵栋小心翼翼地拿起布片,仔细观察着。“这布片看起来像是从一件衣服上撕下来的,会不会是凶手在翻墙或者作案过程中不小心被刮下来的?” 邵栋说道。赵波点了点头:“有这个可能。我们把这块布片带回去检验,看看能不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邵栋站在会议室的前方,表情严肃而坚定,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警员,声音沉稳有力地说道:“同志们,路志勇夫妇被杀案以及之前的大王村血案,如今迷雾重重。我们必须进行拉网式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排查行动在县城内展开。警员们如同细密的渔网,撒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重点排查那些身高在 175 - 185 厘米之间、年龄 35 - 45 岁左右且可能背双肩包的男子。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地询问、调查,仔细查看每一个可疑人员的行踪与背景。然而,随着排查范围的不断扩大,结果却如石沉大海,一无所获。疲惫与沮丧开始在警员们中间蔓延,但邵栋深知,此时绝不能放弃。他重新召集大家,在案情分析室里展开深入的探讨。“这样盲目地排查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必须换个思路。” 邵栋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的光芒,“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杀人动机入手。每一个凶手作案必定有其原因,可如今这些死者身份多样,看似毫无交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赵波在一旁点头称是:“邵栋说得对。我们之前一直侧重于寻找嫌疑人的外貌特征,却忽略了最根本的动机问题。但这些死者到底因为什么被凶手盯上了呢?这实在是让人费解。”就在案件陷入僵局之时,李友的父母从外地匆匆赶了回来。然而,他们面对警方的态度却极为异常。李永清,李友的父亲,眼神中总是闪烁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似乎隐藏着什么巨大的秘密。在一次询问过程中,李永清的一番话引起了邵栋的高度警觉。李永清微微颤抖着嘴唇,提及了十几年前的一起案子,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警察同志,这事儿可能和十几年前的事情有关。我们…… 我们父子俩曾经换过名字,十五年前才搬到大王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