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同志,你家的情况我了解得差不多了,麻烦你转告韩大爷韩大娘,这桩婚事我给你们做主。”
陆远笑着说道:“等你嫁到我们大河村,我把编入村中的民兵排,发你一支枪。”
“有了枪,你家的日子也能跟着渐渐地好起来。”
“陆村长,女人能当民兵吗?”
韩荷花大惊失色道。
“女人怎么就不能当民兵呢,荷花同志,你的想法太落后了。”
陆远半开玩笑地调侃道:“咱们国家有无数的女民兵,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了,飒爽英姿五尺枪,不爱红装爱武装。”
“把心放回肚子里,高高兴兴地准备嫁人吧。”
听到屋里的动静,陆远不能猜到老韩两口子正在张罗着饭菜。
现在要是再不走,今天恐怕就走不了了。
随即,陆远登上吉普车扬长而去。
望着远去的吉普车,韩荷花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回到屋里,韩荷花对着忙活饭菜的爹娘说道:“陆村长走了,你们别忙了。”
“走了?丫头,你咋不留下陆村长,好歹让他在咱们家吃顿晚饭呢。”
老韩头大失所望。
韩荷花抿着嘴说道:“爹娘,陆村长那么大的能人,还差咱们家的一顿饭,你们先回屋坐着,我跟你们说个事。”
当即,老两口从外屋回到屋里。
韩荷花深吸一口气,将陆远打算安排自己当女民兵,分她成一杆枪的事情告诉爹娘。
“陆村长要安排你当民兵,还要给你一支枪?天呐!这……”
老韩头始料未及,一脸愕然地看向老伴。
大闺女当民兵,这不是乱来嘛。
老伴则是一脸欣喜地说道:“闺女,陆村长真是这么说的?”
韩荷花点点头,用充满感激的语气说道:“我估摸着陆村长担心我放不下家里,安排我当女民兵只是个借口,实际上是想要给我一支枪,让我以后进山打猎的时候,能够多打一些猎物,打的猎物多了,咱家的日子也能渐渐地好起来。”
“唉!陆村长不但是个能人,更是个大善人。”
老伴哽咽道。
老韩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好人有好报,陆村长这么好的人,一定要长命百岁,多子多孙,闺女,这下子你总能安心地嫁到陆家庄,嫁给唐清明当媳妇儿了吧?”
闻言,韩荷花俏脸变得红扑扑。
韩荷花与唐清明处对象,不仅是因为二人同病相怜,有着相同的遭遇,更因为唐清明是个老实本分的年轻人。
愿意帮着韩荷花一块照顾韩家。
下面的三个妹妹也都长大了,即使自己嫁到外村,几个妹妹也能挑起养家的担子。
“哥,咋样啊?”
“当家的,你见到荷花那闺女了吗?”
另一边,陆远刚刚回到家,两个女人迫不及待地询问本次走访结果。
打听八卦看热闹是人之常情,不分男女老少,更不分城市乡下。
即使是夏荷,同样有着一颗八卦之心。
陆远拍了拍身上的灰,说道:“有结果了,韩荷花是个好姑娘,不但长得没的说,而且性格也贤惠,你们绝对想不到,这姑娘还是个赶山人,打猎的本事相当不错。”
“女人也能当赶山人?!”
陆月一脸意外。
“韩荷花的本事是跟她姥爷学的,我听过韩荷花姥爷的名字,确实很有本事。”
陆远介绍道:“韩荷花要是有把枪,我估摸着她的名字,早就在咱们当地传开了。”
紧接着,陆远不紧不慢将今天的所见所闻说给儿女。
老韩头两口子是个本分人,对姑娘没的说。
韩荷花也是个好闺女。
这门亲事属于是天造地设之和。
对方知道陆家庄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所以才会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在春耕之前让二人完婚。
说白了,无非是担心夜长梦多。
“原来是这么回事。”
夏荷笑盈盈地说道:“唐大爷这回可以安心了,小月,你老大不小了,就不打算……”
“嫂子,咱们说韩荷花的事情,你怎么扯到我身上了?不嫁人不嫁人,就是不嫁人。”
眼见夏荷拿婚事调侃自己,陆月噘起小嘴,嘟嘟囔囔就是不嫁人。
“村长,你在家吗?”
这边话音刚落,外边传来了唐清明的声音。
陆远摇头苦笑道:“唐清明的鼻子简直比猎犬还要灵,我刚坐下他就循着味跟来了。”
说罢,陆远大声说道:“是清明吧,我在家,你进来吧。”
片刻后,唐清明风风火火地跑进里屋,喘着粗气说道:“村长,你是不是去了富民屯,你……”
“别着急,坐下说。”
陆远拍了拍炕,承认今天确实去富民屯见了老韩头一家。
唠了几个小时,陆远对韩荷花非常满意。
“清明,你也把心放回肚子里,这件事情我给你们做主,尽快完婚。”
“太好了!村长,你让我怎么谢你呀。”
耳听陆远对韩家有着极高的评价,唐清明像是个毛头小伙子一样,从炕上跳在地上来回踱步,脸上的开心表情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陆月提醒道:“别在这傻乐了,还不赶紧回去告诉唐大爷,免得他老人家继续胡思乱想。”
“对对对,村长,嫂子,我先回去了。”
唐清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得马上飞回唐铁牛身边,将韩家的想法说给老爷子。
免得唐铁牛胡思乱想,寝食不安。
明白韩家为什么急着要将韩荷花嫁到陆家庄,唐铁牛果然打消了所有的顾虑。
娶妻当娶贤,这是亘古不变的老理。
为了照顾爹娘,韩荷花屡次拒绝媒人说亲,老韩头两口子同样将闺女当成掌上明珠。
儿女孝顺,老人明白事理。
和这样的人家攀亲戚,以后肯定不会出现乱七八糟的事情。
没说的,成了。
隔天,唐铁牛带着老伴和唐清明,拎着礼物直奔富民屯,正式商议结婚的日子。
一个月后,陆家庄再次迎来喜事。
唐清明和韩荷花今天正式结婚。
大喜的日子里,唯独少了一个人。
陆远。
身为村长和媒人之一,别人可以不来,陆远必须来。
好巧不巧。
婚礼开始前几个小时,李文斌的一通电话将陆远叫走了。
临走前,陆远吩咐陆老八代替自己当证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