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工厂不同于国有工厂。
后者的招工名额,被牢牢地卡在工厂主要领导手里。
村里的集体工厂,村长拥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不日。
一波接一波的男女老少出现在陆远家。
为了当工人,陆家门槛都快被踩平了。
“刘主任,查没查出是谁走漏了风声?”
公社主任办公室,陆远铁青着脸。
到底是哪个王八犊子,将这件事情传得沸沸扬扬。
短短三天,陆家的玻璃起码换了六块。
从早到晚全是人。
不但村里人都来了。
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也都来得差不多了。
估摸着三天的时间里,来找陆远跑关系的老百姓,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公社主任老刘安慰道:“小陆,你先别着急,公社这边正在调查。”
“主任,不是我着急,而是这个人的影响太恶劣了!”
陆远脸色不快道:“开办筷子厂这件事,县里虽然已经通过了,但还处于落实筹备阶段,这个时候有人将消息提前放出去,不但会让县里非常被动,也会让你我的工作很难展开。”
“这么多人过来攀关系,讨要招工名额,给谁不给谁,都会引起一连串的麻烦。”
“今天,这个人能够将还没有公开的消息散布出去,那么明天呢?公社的保密工作还要不要做了!”
换成是平时,陆远绝对不会这么生气。
偏偏,这些人不但纠缠陆远,连夏荷和陆月都不放过。
夏荷刚刚生完孩子,既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应对大量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属。
老刘心里也气,可是再生气又能有什么用。
他的能力本来就不出众,要是出众也不会被李文斌安排到这里当公社主任。
“要不把这件事情汇报给县里,请县里派人下来协助调查?”
老刘唯唯诺诺道。
陆远想了想,指望老刘在短时间内查出结果,根本是痴人说梦。
事情已经发生了,继续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
沉思片刻,陆远拿起老刘桌上的电话,拨通了李文斌办公室的号码。
得知开厂的事情被人提前传出去,李文斌比陆远还要生气。
不过现在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经过临时讨论,李文斌授权陆远先期在陆家庄招一批根正苗红的村民,负责工厂的前期准备工作。
以这种方式暂时平息下面的躁动。
等到事情十拿九稳,县里正式发布招工公告。
得到了一把临时的尚方宝剑,陆远离开公社返回陆家庄召开全村大会。
根正苗红,生产劳动中没有犯过任何错误的村民,都可以来村委会报名。
名单会有陆远和相关干部进行审核。
对于其他的村屯,县里自有统一安排。
第一批招工范围集中在陆家庄。
“当家的,这两天也太吓人了。”
夏荷愁眉不展地说道:“每天一大早就有人在家门口守着,咱们大人倒是没啥,关键是两个孩子被吓得不轻。”
“事情暂时有了解决方案,我估摸着这段时间,应该不会再有人来咱们家里跑关系了。”
陆远叹了口气。
要不是两个孩子受惊讶,陆远也不会跑去找老刘兴师问罪。
但是从根上说,还是穷怕了。
先不说当工人,能不能将户口从农业户变成城市户,吃上商品粮,端上铁饭了。
单是每个月的工资,足以让众人打破头争夺招工名额。
即使收入再少,也肯定比种地赚得多。
旱涝保收,不用担心吃不上饭。
种地的农民看天吃饭,年份好的时候勉强能混个半饱。
要是天公不作,收成不理想,恐怕连半饱都混不上,还会倒欠村集体的钱。
毕竟。
收成不好的时候,该交的公粮一粒米都不能少。
没有足够的粮食缴纳公粮,只能找村集体借。
有借有还是老理。
可万一明年的收成还不好呢?
越欠越多,日子也就过不下去了。
当上工人可就不一样了。
干多干少,每月都有钱拿,而且风吹不着,日晒不着。
既不用为气候变化担心,也不用起五更爬半夜地去田里干活。
陆月开口道:“大哥,你把人打发到了村委会报名,咱们村可有一千多口人,这还没算上知青,以及跟咱们村沾亲带故的那些人,这不还是……”
“你就少说几句吧,是不是觉得我还不够烦。”
陆远话音刚落,外面忽然有人叫他的名字。
陆远白了陆月一眼。
自家的这个妹妹,真是个乌鸦嘴。
说知青,知青就到。
“等一下。”
回了一声,陆远从炕上下来,出门打开院门。
“村长,这是我家给我寄来的一些土特产,我一个人也吃不完,给你拿过来尝尝鲜。”
门外站着一名男知青。
此人名叫曹东,年龄是知青当中最大的,下乡时间也是最早的。
作为老三届中的一员,曹东十七岁就下乡插队,现在已经十一年了。
“东西就不必了,留着你自己吃吧。”
陆远苦笑道:“曹东,你是为了招工的事情来的吧?”
曹东表情有些不自然,说道:“村长,我的情况你是了解的,六六年下乡插队,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要是没个正经工作,恐怕连媳妇都说不上,您看能不能帮帮忙?”
陆远既然已经把话说开,曹东自然也没什么藏着掖着。
想要落户当地,没人愿意嫁给她。
不同于那些年纪小的知青,即将三十岁的曹东,模样看着跟四十岁似的。
肩不能扛手不能挑。
即使给人当上门女婿,也没有女人要他。
“先回去等消息吧,具体的招工章程,我还要和村里的几个干部商量商量。”
陆远委婉拒绝了曹东走后门的打算。
县里对于招工要求说得模棱两可。
根正苗红,没犯过任何错误。
关键是拥有这样条件的贫下中农太多了。
真要按照这样的标准招工,陆家庄上千口人,几乎人人都符合要求。
可是名额只有一百个。
十个里面选一个,陆远肯定要再多加一些限制。
有文化是必须的。
而且还要能吃苦,年纪也不能太大。
曹东听后拎着东西一步三回头地返回了知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