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缘初结,桃源佳梦
明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可在这乱世的一隅,有一处桃源村,仿若被岁月遗忘的净土,悠然隐匿于青山绿水的环抱之中。四周山峦连绵起伏,似巨龙蜿蜒守护着这片宁静之地,山上绿树成荫,鸟鸣婉转,如灵动的音符奏响自然的乐章;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潺潺流过,水波荡漾,倒映着岸边的繁花绿树,阳光洒下,粼粼波光闪烁,为村子增添了几分灵动与诗意。
村头,一场热闹非凡的婚礼正在举行,处处洋溢着喜庆与欢乐。新郎名叫孙生,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但命运的坎坷并未磨灭他对生活的热爱,反而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他勤奋上进,每日天不亮便起身习武,寒来暑往,从未间断,一招一式都透着刚劲有力,习得一身好武艺。平日里,他为人正直善良,村子里不管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或是帮忙修缮房屋,或是协助收割庄稼,从不求回报,因此在村里人缘极佳,大家都对他称赞有加。此时的他,身形挺拔,身着大红喜服,更显得英姿飒爽,剑眉星目间透着一股英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新娘是邻村的李家姑娘,名唤李婉。她生得花容月貌,宛如春日盛开的繁花,娇艳动人。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如瀑布般垂落在腰间,肌肤如雪,吹弹可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仿若藏着璀璨星辰,顾盼间满是温柔与灵动,笑起来脸颊上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如春日暖阳,温暖人心。李婉不仅外貌出众,还温柔娴静,知书达理,擅长女红,绣出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十里八乡的人都对她的手艺赞不绝口。
婚礼当日,孙生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团团喜庆的火焰,照亮了整个庭院;喜庆的对联贴满门框,笔墨未干,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字里行间都是对新人的美好祝福。亲朋好友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道贺,小小的院子里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孙生骑着一匹高大健壮的白马,马身上装饰着鲜艳的红花和彩带,显得格外精神。他带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前往李婉家。一路上,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那清脆的声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孩子们跟在队伍后面,嬉笑玩耍,手中拿着从地上捡起的鞭炮纸屑,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迎亲队伍来到李婉家,孙生依照习俗,经历了重重考验。先是被李婉的姐妹们堵在门口,要求他对出妙对、唱出动情的情歌,才肯开门。孙生虽然有些紧张,但凭借着平日里的积累和对李婉的深情,顺利地通过了这些考验。门打开后,他又要在众多绣鞋中找出李婉的那一双,这可难不倒细心的孙生,他一眼就认出了李婉亲手绣制的绣鞋,引得众人一阵欢呼。
终于,孙生见到了美娇娘。李婉头戴凤冠霞帔,身披红色盖头,在丫鬟的搀扶下,缓缓走出闺房。她的步伐轻盈而优雅,仿佛一朵盛开的牡丹,娇艳却不失端庄。孙生小心翼翼地牵起她的手,那一瞬间,他感受到了李婉手心的温度和微微的颤抖,心中涌起一股柔情。他轻轻地将李婉扶上花轿,花轿装饰得精美绝伦,四周挂着红色的流苏,随风飘动,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返回孙生家,一路上吹吹打打,热闹极了。唢呐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欢快的乐章,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这对新人的幸福。道路两旁的乡亲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送上真挚的祝福。
回到家中,在众人的见证下,孙生和李婉举行了庄重的拜堂仪式。他们先拜天地,感恩天地的恩赐;再拜高堂,虽然孙生父母已逝,但他心中依然充满了对父母的思念和敬意;最后夫妻对拜,从此两人结为夫妻,携手共度一生。
拜堂成亲后,宾客们纷纷入席,享受着丰盛的喜宴。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有肥美的烧鹅、鲜嫩的鱼肉、精致的糕点,还有香醇的美酒。孙生和李婉挨桌敬酒,感谢大家的祝福。每到一桌,他们都会双手举杯,真诚地向亲朋好友致谢,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孙生心中满是幸福,他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李婉,只见她的脸颊在烛光的映照下微微泛红,如熟透的苹果般可爱。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李婉过上幸福的生活,护她一生周全,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宴会持续到傍晚,宾客们才渐渐散去。孙生和李婉手牵手回到新房,屋内红烛摇曳,温馨而浪漫。他们相对而坐,虽未言语,但彼此的眼神中都充满了爱意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一天,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也是他们幸福故事的开篇,他们期待着未来的日子,如同期待着一场美好的梦境,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展开 。
良辰惊变,挚爱失踪
夜幕宛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却又不容抗拒地覆盖了整个桃源村。宾客们带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孙生家。欢声笑语渐渐消散,只留下偶尔的几声犬吠,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
孙生牵着李婉的手,缓缓步入新房。新房内,红烛摇曳,那跳跃的火苗将两人的身影映照在墙上,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温馨的剪影。孙生的心跳微微加快,他深吸一口气,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缓缓伸出手,轻轻揭开了李婉的盖头。
刹那间,李婉那如春花般娇艳的面容映入孙生眼帘。烛光温柔地洒在她脸上,勾勒出她精致的轮廓,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此刻正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孙生,眼中满是爱意与羞涩,脸颊因为羞涩而微微泛红,恰似天边的晚霞,美不胜收。孙生望着眼前的娇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柔情与幸福,他的眼神里也满是深情,仿佛世间万物都在这一刻失去了光彩,唯有眼前的李婉是他的全部。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对视着,千言万语都在这深情的目光中流转。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甜蜜起来,时间也仿佛为他们停驻。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命运的黑手悄然伸向了这对新婚夫妇。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那原本摇曳生姿的红烛“噗”的一声熄灭了,房间瞬间陷入了一片黑暗,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拽入了无尽的深渊。李婉吓得惊叫一声,身体本能地颤抖起来,她紧紧抱住孙生,仿佛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声音带着哭腔:“相公,我怕……”
孙生也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骨升起,他下意识地抱紧李婉,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慰道:“别怕,婉娘,可能是风太大了,吹灭了蜡烛,我这就去重新点燃。”说着,他试图松开李婉,起身去摸索火石。
可就在他刚要迈出脚步时,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他只觉眼前一黑,大脑一片空白,紧接着便失去了意识,身体软绵绵地倒下。
李婉还沉浸在恐惧之中,突然感觉怀中的孙生没了动静,她心中一惊,连忙伸手去摸索,却只摸到一片冰冷的空气。“相公!相公!你在哪里?”她惊恐地呼喊着孙生的名字,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凄厉,仿佛一只受伤的夜莺,在黑暗中无助地哀鸣。
家人和邻居们原本已经准备入睡,突然听到李婉那令人心碎的呼喊声,纷纷从睡梦中惊醒。大家来不及多想,匆匆披上衣服,点起灯笼,朝着孙生家赶来。一时间,孙生家的院子里挤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着情况。
李婉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她语无伦次地向众人诉说着刚刚发生的事情:“我们刚进新房,相公揭开我的盖头,然后就……就突然一阵阴风吹灭了蜡烛,接着相公就不见了,他就这么凭空消失了,我该怎么办……”她的声音充满了绝望与无助,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众人听后,都感到十分震惊和不可思议。他们纷纷点起灯笼,在孙生家的每一个角落仔细寻找,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人的地方。有的钻进床底,有的爬上屋顶,有的在院子里四处查看,甚至连柴房、猪圈都找了个遍,可却一无所获,孙生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一位年长的邻居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说:“这事儿透着古怪,难不成是碰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众人听了,都不禁打了个寒颤,脸上露出担忧和恐惧的神色。
李婉听到这话,哭得更加厉害了,她抓住邻居的手,哭着求道:“求求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相公,他一定还在某个地方,他不会丢下我的……”众人看着李婉那可怜的模样,心中满是同情,纷纷表示一定会尽力帮忙寻找。
于是,大家分成几队,一队继续在村里寻找,一队前往村子周边的山林寻找,还有一队则去邻村打听消息。他们举着灯笼,在黑夜里艰难前行,呼喊着孙生的名字,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李婉站在院子里,望着众人离去的方向,泪水不停地流淌。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绝望,心中默默祈祷着孙生能够平安归来。她不明白,为什么幸福的时光如此短暂,刚刚还在自己身边深情对视的丈夫,怎么会突然消失不见。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孙生的身影,想起他们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每一个回忆都像一把刀,狠狠地刺痛着她的心。
夜越来越深,寒意越来越重,可李婉却浑然不觉。她依旧站在那里,痴痴地望着远方,仿佛只要她一直等下去,孙生就会突然出现在她面前 。
误入黄泉,危机四伏
孙生在一片混沌与黑暗中,意识仿佛被抽离了身体,只剩下迷迷糊糊的感知。他觉得自己像是一片无根的浮萍,被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肆意牵引着,飘飘荡荡,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方向。周围的一切都如梦魇般虚幻,耳边不时传来若有若无的风声,那风声仿佛带着诡异的低语,却又听不清在说些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孙生的双脚终于触碰到了实地。他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里雾气弥漫,浓厚的雾气像是一层又一层的白色纱幕,将四周的一切都笼罩其中,让人看不清远处的景象。雾气冰冷而潮湿,每吸入一口,都带着丝丝寒意,顺着喉咙直沁心肺。四周一片寂静,没有虫鸣鸟叫,没有风吹草动,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按下了静音键,这种寂静让人毛骨悚然。
孙生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极为诡异的事情。他试图寻找回去的路,凭着直觉朝着一个方向走去。然而,无论他怎么走,四周的景象似乎都没有任何变化,那浓浓的雾气始终如影随形,仿佛在故意捉弄他,将他困在这个无形的牢笼之中。他开始加快脚步,后来甚至小跑起来,可一切都是徒劳,他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尽的循环,怎么也走不出去。
时间在恐惧与迷茫中缓缓流逝,孙生的体力逐渐耗尽,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前方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些光亮。起初,那光亮只是一个模糊的小点,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希望。孙生心中一喜,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拼尽全力朝着光亮的方向奔去。
随着距离的拉近,那光亮逐渐变得清晰,他看到了一座村庄。村庄里灯火通明,点点灯光在雾气中闪烁,宛如鬼火一般。隐隐约约还传来了欢声笑语,那声音在这寂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却也让孙生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猜测或许能在村里找到离开这里的办法。
孙生快步朝着村庄走去。走进村庄,他立刻察觉到了异样。这里的人都穿着奇装异服,那些衣服的款式和材质都十分古怪,颜色暗沉,绣着一些奇怪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人的脸色苍白得如同白纸,毫无血色,眼神空洞无神,仿佛没有灵魂一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僵硬和诡异,让人不寒而栗。
孙生鼓起勇气,走向一位站在路边的老者。他恭敬地抱拳行礼,问道:“老丈,请问这是什么地方?为何我从未听闻过此地?”老者缓缓转过头,用那空洞的眼神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这里是黄泉村,你一个活人怎么会来到这里?”
孙生听后,心中猛地一惊,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脑门。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误入了地府,这个认知让他的心跳陡然加快,心脏仿佛要跳出嗓子眼。他连忙向老者说明自己的情况,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老丈,我本是阳间的新郎,今日新婚之夜,不知为何突然被一股神秘力量带到了这里。家中娇妻还在等我回去,恳请老丈帮忙,让我回去吧。”
老者听了孙生的话,微微叹了口气,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怜悯:“你是被这里的鬼新娘看上了,她想让你做她的新郎。这黄泉村向来有个规矩,被鬼新娘选中的人,若不答应成婚,便无法离开。你若想回去,必须想办法逃过她的婚礼。只是这鬼新娘法力高强,手段狠辣,想要逃过她的婚礼,谈何容易。”
孙生听后,心中充满了恐惧。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李婉那惊恐无助的面容,想到她此刻可能正在为自己的失踪而悲痛欲绝,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望在他心中燃起。他咬了咬牙,坚定地说:“无论多么困难,我都要想办法逃脱,回到我妻子身边。还望老丈能给我指条明路。”
老者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鬼新娘的婚礼将在明日举行,举行婚礼的地点是村后的那座阴森古宅。古宅中有一口古井,传说那是阴阳两界的通道。在婚礼举行前,会有一场祭祀仪式,那时鬼新娘的法力会有所减弱。你可以趁这个机会,找到古井,或许能顺着通道回到阳间。但你要小心,这一路上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会魂飞魄散。”
孙生感激地看着老者,再次抱拳行礼:“多谢老丈指点,我定会小心行事。”老者摆了摆手,转身缓缓离去,身影逐渐消失在雾气之中。
孙生望着老者离去的方向,深吸一口气,暗暗为自己打气。他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将是一场极其艰难的挑战,但为了回到李婉身边,他别无选择。他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开始在心中谋划着逃脱的计划 。
鬼宅惊变,生死一线
夜幕如墨,浓稠得化不开,将黄泉村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孙生在几个身形飘忽、面色惨白的鬼仆押解下,步履踉跄地来到一座宏伟华丽的府邸前。府邸的朱漆大门高耸,上面的铜环闪烁着森冷的光,仿佛一双双窥视的眼睛。大门两侧,两盏巨大的白色灯笼摇曳着幽绿的火焰,与寻常喜庆的红色灯笼截然不同,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踏入府邸,里面张灯结彩,可这喜庆的布置在这阴森的氛围下,却显得格外怪异。红色的绸缎随风飘动,像是一道道鲜血淋漓的伤口;灯笼里的烛火明明暗暗,投下的光影扭曲而狰狞。耳边隐隐传来若有若无的丝竹之声,却又夹杂着诡异的低吟,仿佛是从九幽地狱传来的哀号。
孙生被鬼仆们强行拖进一间屋子,屋内堆满了各种奇怪的服饰和器具。他们不顾孙生的挣扎,七手八脚地扒下他的衣服,给他换上一身华丽却透着寒意的新郎礼服。那礼服的材质冰冷刺骨,仿佛是用寒冰织就,每一寸接触皮肤的地方都让孙生忍不住颤抖。
换好衣服后,孙生又被带到了新房。新房的门被“砰”地一声关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孙生环顾四周,房间里摆满了各种精致的家具,可一切都蒙着一层淡淡的灰雾,显得陈旧而破败。床边,一位身着红色嫁衣的女子正静静地坐着,她的身形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模糊,宛如一幅褪色的古画。她的面容被红色的盖头严严实实地遮住,看不清模样,但孙生能感觉到,那盖头下正有一双眼睛在紧紧地盯着他。
孙生心中充满了恐惧,他的心跳急剧加速,心脏仿佛要冲破胸膛。他知道,眼前的女子就是那个觊觎他、要强迫他成婚的鬼新娘。他下意识地朝着门口冲去,想要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可当他伸手去推房门时,却发现房门被紧紧锁住,无论他怎么用力,都纹丝不动。
“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孙生用力拍打着房门,大声呼喊着,声音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回荡,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这时,鬼新娘缓缓站起身,她的动作轻盈得如同鬼魅,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她朝着孙生走去,每走一步,孙生都能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寒意扑面而来,仿佛有无数根冰针在刺痛他的肌肤。鬼新娘的脚步越来越近,孙生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他的后背紧紧贴着房门,双手在身后慌乱地摸索着,试图找到一丝逃脱的希望。
终于,鬼新娘走到了孙生面前。她缓缓伸出手,那双手苍白如纸,手指细长而干枯,指甲泛着青黑色的光,仿佛是从腐朽的棺材中伸出来的。她的手轻轻搭在孙生的肩上,孙生只觉一股寒意瞬间传遍全身,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鬼新娘的另一只手缓缓抬起,伸向自己的盖头。她的动作缓慢而优雅,仿佛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随着盖头缓缓揭开,孙生的视线逐渐清晰,当他看清鬼新娘的面容时,吓得差点昏过去。只见她脸色惨白如霜,毫无血色,皮肤像是干裂的土地,一道道裂痕触目惊心;眼睛里没有一丝神采,空洞得如同两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仿佛能将人的灵魂吸进去;嘴角还挂着一丝诡异的笑容,那笑容扭曲而阴森,让人毛骨悚然。
鬼新娘看着孙生,轻声说:“你终于来了,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新郎了。”她的声音如同寒风中的呜咽,冰冷而又缥缈,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孙生拼命挣扎,想要逃脱,他用尽全身力气,挥舞着双臂,试图挣脱鬼新娘的束缚。然而,鬼新娘的力量却大得惊人,他的挣扎在她面前显得如此无力。鬼新娘的手下见状,立刻围了上来,他们的手如同铁钳一般,死死地按住孙生的胳膊和双腿,让他动弹不得。
鬼新娘轻轻一笑,那笑容愈发诡异,她转身拿起桌上的一对红烛,缓缓走向供桌,准备进行拜堂仪式。就在她正要和孙生拜堂时,突然,整个房间剧烈地震动起来。墙壁上的画像纷纷掉落,地面出现一道道裂痕,灰尘弥漫,整个府邸仿佛即将坍塌。鬼新娘和她的手下们都露出了惊恐的神色,他们四处张望,不知所措。
孙生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这或许是自己逃脱的机会。他用尽最后的力气,猛地一挣,竟然挣脱了鬼仆的束缚。他不顾周围的混乱,朝着门口冲去……
情牵阴阳,破厄重圆
孙生失踪后,李婉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白天,她坐在新房里,望着那尚未收拾的喜烛和散落一地的红绸,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她的眼神空洞,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孙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从相识时的羞涩,到相知后的甜蜜,再到新婚之夜的惊恐与绝望,每一个画面都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地刺痛着她的心。夜晚,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孙生的气息仿佛还残留在枕间,可身边却再也没有那个温暖的怀抱。她常常在梦中与孙生重逢,然而每当她伸手想要抓住他,却总是从梦中惊醒,只留下无尽的黑暗和孤独。
李婉整日茶不思饭不想,身体日渐消瘦,原本红润的脸颊变得苍白如纸,明亮的双眸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她的父母心疼不已,日夜陪伴在她身边,轻声安慰,可李婉却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自拔。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孙生。
李婉的真情如同穿透云层的光束,在冥冥之中打动了一位云游至此的道士。这位道士鹤发童颜,身着一袭道袍,手持拂尘,仙风道骨。他听闻了李婉的遭遇后,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道士深知阴阳相隔,人鬼殊途,此事极为棘手,但李婉对孙生的深情让他决定出手相助。
道士来到李婉家中,看着形容憔悴的她,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姑娘,莫要过于悲伤。我已算出些许端倪,你家相公应是被鬼物掳至黄泉村。那黄泉村乃阴阳交汇之地,常人难以进入,且其中鬼物法力高强,但我定会竭尽全力,助你找回相公。”
李婉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她“扑通”一声跪在道士面前,泣不成声地说道:“道长,求您一定要救救我相公,若能让他平安归来,我愿做牛做马报答您的大恩大德。”道士赶忙扶起李婉,说道:“姑娘快快请起,此乃贫道分内之事。”
随后,道士在李婉家中设下法坛,摆上八卦盘、桃木剑等法器。他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快速结印,只见法坛上香烟袅袅,光芒闪烁。通过法术的指引,道士终于找到了孙生的踪迹。他收拾好法器,叮嘱李婉在家耐心等待,便匆匆踏上了前往黄泉村的征程。
道士来到黄泉村外,只见这里雾气弥漫,阴森恐怖。阵阵阴风吹过,夹杂着鬼哭狼嚎之声,让人毛骨悚然。道士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手持桃木剑,毅然踏入了黄泉村。刚一进村,便有一群小鬼张牙舞爪地扑了过来。道士不慌不忙,挥动桃木剑,口中念动咒语,桃木剑瞬间光芒大盛,一道道金光射出,将小鬼们打得魂飞魄散。
然而,这只是开始。鬼新娘察觉到有人闯入,亲自现身。她身着华丽的嫁衣,面色惨白,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鬼新娘看到道士,冷笑一声:“你这不知死活的道士,竟敢闯入我黄泉村,坏我好事!”说罢,她双手一挥,无数黑色的阴气如利箭般向道士射去。
道士身形一闪,巧妙地避开了阴气。他挥动桃木剑,与鬼新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鬼新娘法力高强,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强大的力量,一时间,道士竟难以取胜。但道士并没有放弃,他一边躲避着鬼新娘的攻击,一边观察她的破绽。
在一番激斗后,道士终于发现鬼新娘的弱点在于她的嫁衣。那件嫁衣看似华丽,实则是她法力的关键所在。道士看准时机,当鬼新娘再次发动攻击时,他猛地冲向鬼新娘,桃木剑直指嫁衣。鬼新娘察觉到危险,想要躲避,却为时已晚。道士的桃木剑精准地刺中了嫁衣,嫁衣瞬间燃起熊熊烈火。
鬼新娘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她的身体开始颤抖,法力也随之消散。道士趁机发动最后的攻击,一道强大的金光从桃木剑中射出,直接击中鬼新娘。鬼新娘的身体瞬间化作无数碎片,魂飞魄散。
鬼新娘一死,黄泉村的迷雾渐渐散去,阴森的气息也随之消失。孙生终于摆脱了束缚,他看到道士,心中又惊又喜。道士带着孙生,离开了黄泉村。
回到桃源村,李婉正在家中焦急地等待。当她看到孙生平安归来时,喜极而泣。她飞奔到孙生面前,两人紧紧相拥,泪水夺眶而出。孙生将自己在地府的经历,从被神秘力量带到黄泉村,到被鬼新娘强迫成婚,一一告诉了李婉和众人。大家听后,都感到十分震惊,对孙生的遭遇既感到后怕,又为他能平安归来感到庆幸。
从那以后,孙生和李婉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相濡以沫。孙生深知,这份感情来之不易,是他们共同的坚守和道士的帮助,才让他们得以团聚。他们的故事在桃源村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每当夜晚来临,老人们总会坐在村口,给孩子们讲述着这个充满奇幻与深情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孙生和李婉,也用他们的经历,为桃源村的人们诠释了真爱的力量,让这份美好的情感,在这片土地上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