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木一脸着急,对着门口的老杨氏说:“娘,快拦住她,别让她把招福带走。”
本以为李春花和往常一样说说而已,没想到她竟然是闹真格。
看着李春花背着招福要走,老杨氏也着急了,一把拉住李春花的手:“老大媳妇儿,咱有话好好说。”
李春花沉着脸:“没什么可说的,在这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我还不如回娘家,起码我爹不缺我这口吃的,娘,快放开。”说着,要掰开老杨氏的手。
老杨氏耐着性子低声下气说:“老大媳妇儿,既然你还叫我一声娘,那你就听我句劝,咱不走了行不行?”
“不行!”李春花毫不犹豫。
这回老杨氏也恼了,阴沉着老脸:“你要走可以,但是把招福留下。”
李春花像老鹰护小鸡一样,护着招福,提高了音量:“他是我儿子,凭什么留下,让他跟着你们顿顿吃糠咽菜,我才舍不得让我招福受这种罪~”
老杨氏想上手去抢,可没法,力气没李春花大。
杨木这时也爬到了门口,哭丧着脸:“春花儿,求你了,你要走可以,但是你必须把招福留下来。”
李春花涨红着脸,大声的吼道:“让我把招福留下来,没门!”
老杨氏急了,朝一旁的高凤还有何竹大声的吼道:“你们几个还愣着干啥,还不快点帮忙。”
何竹和高凤他们反应过来了,赶紧想上手抢,招福这时被吓坏了,吓得嗷嗷直哭。
李春花抱着儿子放狠话了:“你们谁再敢上前,我们母子俩就一头撞死在这。
听李春花这么一说,大家顿时不敢上前了。
“你们都给我住手!”
何森冷着脸背着双手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大家都是一家人,闹成这样,让外人看了岂不是笑话。”
紧接着,何森又和颜悦色的看着李春花:“老大媳妇儿,你要是想家了,就回去住几天,过几天再回来,替我们问候亲家公亲家母。”
老杨氏不可思议的看着杨森:“老头子,你疯了!”
何森瞪了她一眼:“你给我闭嘴,要是再胡乱说话,我把你赶回娘家!”
老杨氏顿时不敢乱说话了,自己这把年纪,要是让老头子赶回娘家,不得让人家笑死了。
再说,娘家那边老父老母早已去世,只剩下俩哥,她那俩嫂子每回看见她都没好脸色,自己这两年也没回去了。
要是老头子把自己赶回去,那自己真的是无家可归。
李春花不明白何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她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看到他们几个都不敢再动手,赶紧抱着儿子出了家门。
院外围了几个凑热闹的妇人,看着李春花抱着儿子出门,故意问:“春花,您带着孩子拿着包袱这是要上哪啊!”
李春花知道这些人都是想看自己笑话的,没搭理她们,匆匆的走了过去。
“切!”
说话的妇人看李春花没搭理她,脸上挂不住了:“哼!有什么了不起的!”
何木看着李春花带着儿子走了,立马伤心的哭了起来:“呜呜呜~走吧,都走吧!”
老杨氏皱了皱眉头:“老头子,你咋愿意让她带招福走?”
何森白了她一眼:“你懂什么!”
说完,何森看着地下的何木:“瞧你没出息的样,她带招福回去吃娘家饭不是更好了,这样咱们就可以省下两个人的粮食。”
“反正招福也是你儿子,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再说,她能住多久,过几天就回来了。”
听他这么一解释,老杨氏恍然大悟:“老头子说的有道理。”
何森看向一旁的何竹何树:“老二,老三,愣着干啥,还不赶紧把你大哥扶上床去。”
何竹何树赶紧走进屋,把何木扶上了床。
可是,李春花走了,那何木的吃喝拉撒可咋办?
何森想了一会儿,打算让何竹何树轮流照顾。
何竹何树顿时傻眼了,何竹想也不想就拒绝:“爹,我不同意。”
何森瞪着何竹:“你这混账东西,让你照顾大哥几天都不行,没得说,反正你们俩轮流,过几天老大媳妇儿回来了就行了。”
眼下只能这样了,何竹何树的脸垮了下来。
……
这边,付彪招到了十个人,和李家兄弟加起来一共14个人,进度快了很多。
不到十天时间,在离招莲的房子前面的空地砌了五间土坯房。兄弟三人一人住一间。
还有一间灶房,一间是粪坑还有洗澡间。
很快来到了十月,刘家兄弟三人从牛角村过来了,石场的东家也派人把合适的石头运了过来。
起宅子仅靠这十多个人,进度慢了些,因为这些石块挺重,思来想去,刘金柱让招莲再多招20个工人。
这20个工人不一定要懂泥瓦活,只需要扛石块和搅拌沙浆就行,这次何家兄弟又报名了。
刘金柱找到了招莲,问她要不要招何竹何树。
招莲竟出乎意料的答应了:“无妨,大舅,就给他们个机会,反正咱们也要招人,不过丑话说到前边,要是他们偷懒的话,咱立马不要。”
本以为这次招莲不答应,没想到居然破天荒的招了他们俩,何竹和何树喜出望外。
本以为李春花最多在家里待两三天就回来,可这些天,李春花愣是没回来。
他们俩人在家除了下地干活,回来还得伺候着何木,本来何木的脚先前都好了许多。
可是后来人掉到了地下,那骨头又歪了,整天喊痛,伺候他上大号这事更是最让他们痛苦。
还每天都要把那恭桶从房间拿出去倒,臭气熏天,每次熏的他们把隔夜饭都吐出来了。
现在好了,终于找到了门差事,可以不用在家看他了。
他们俩松了一口气,可轮到老杨氏郁闷了。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得想办法让李春花回来。
没想到老杨氏还没想出法子,李春花背着儿子倒是回来了,除此以外,父母胡金凤和李大奎也上门了。
老杨氏心里暗暗窃喜,说的好听回娘家,现在还不是让父母给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