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沉浸在回忆与期盼中时,病房的门再次被轻轻敲响。
一位身着白大褂,头发花白但眼神矍铄的老者走了进来,他正是叶父紧急联系的世界顶尖脑科专家。
专家手中拿着一沓厚厚的检查报告,神色认真地走到病床前,仔细查看了叶羽辰的状况,又和护士低声交流了几句,随后转身面向大家。翻译迅速站到一旁,准备随时传达信息。
专家清了清嗓子,“从目前的各项检查结果来看,患者的脑部损伤虽然严重,但好在没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我们之前制定的治疗方案初步显现出了效果,不过后续的康复之路依旧漫长且充满挑战。”
叶父赶忙上前,急切地问道:“医生,那依您看,我儿子醒过来的几率有多大?还需要多久?”
专家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回答:“几率难以确切估量,这很大程度取决于他自身的恢复能力和求生意志。
至于苏醒时间,目前真的无法给出准确预测,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周甚至更久。但只要我们不放弃,持续给予恰当的治疗和护理,就一定有希望。”
听到这番话,叶母的泪水又在眼眶里打转,她紧紧握住叶羽辰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给他传递更多力量。
叶羽辰的姐姐强忍着泪水,轻轻拍着母亲的肩膀安慰着。
林梓熙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看着专家,“医生,无论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都会全力配合。只要能让羽辰醒过来,付出任何代价我们都愿意。”
不久之后,林梓熙的父母听闻此事,心急如焚地赶到了医院。因为林梓熙父母和叶羽辰父母不是一个国家的,叶羽辰父母身边的翻译时刻准备着协助交流。
林梓熙父母一进病房,看着病床上昏迷不醒的叶羽辰,满是心疼。
林父用不太流利的叶羽辰父母的母语,在翻译的补充下,拍了拍叶父的肩膀,沉重地说:“老叶,别太着急,孩子们吉人自有天相。”
林母则走到叶母身边,在翻译的帮助下,轻轻抱住她,温柔地安慰:“妹子,咱们都得坚强,孩子们还需要我们呢。”
从那以后,林梓熙的父母也常留在医院,陪着叶父叶母。
闲暇时,林父会和叶父坐在医院的长椅上,虽然语言交流不太顺畅,但通过翻译的耐心转述,他们互相倾诉着为人父母的担忧与期望。
林母则与叶母一起为叶羽辰准备营养餐,在病房里轻声聊天,借助翻译的帮忙互相打气。
专家点了点头,接着道:“除了药物治疗,刚才护士也提到了,情感上的支持对患者非常重要。
你们可以多和他说说以前的事,唤起他的记忆和求生欲望。另外,我们还会安排一些康复训练,等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时,就可以逐步开展,这对于他的恢复也至关重要。”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梓熙和叶羽辰的家人按照专家的建议,日夜陪伴在叶羽辰身边。
每天,林梓熙都会给叶羽辰读他们曾经一起喜欢的书,讲述他们在娱乐圈里的点点滴滴,从初次登台的紧张到获得奖项时的喜悦。
叶母则会每天给叶羽辰擦拭身体,一边擦拭一边念叨着他小时候的趣事,从第一次学会走路,到第一次开口叫妈妈。
叶父也会在繁忙地联系各路资源,为叶羽辰的后续治疗做准备之余,坐在床边,轻声和儿子说着话,鼓励他要坚强。
医院的走廊里,常常能看到叶羽辰的姐姐和林梓熙疲惫却坚定的身影。
他们会一起讨论叶羽辰醒来后的计划,想着等他好了,要带他去看最美的日出,去吃他最爱吃的美食。
林梓熙的父母有时也会参与讨论,通过翻译笑着说等叶羽辰康复了,一定要请他去家里做客,做一桌他爱吃的菜。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叶羽辰虽然依旧没有苏醒,但他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
他的手指偶尔会轻轻动一下,这一小小的举动都能让守候在旁的家人和林梓熙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终于,在一个阳光格外明媚的清晨,当林梓熙像往常一样坐在床边,握着叶羽辰的手,轻声讲述着他们的故事时,叶羽辰的眼皮微微动了动。
林梓熙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他瞪大了双眼,死死盯着叶羽辰的脸,生怕错过任何一丝变化。
紧接着,叶羽辰的眼皮又缓缓颤动了几下,干裂的嘴唇也微微开合,发出了一声极为微弱、含糊不清的音节。
“羽辰!你能听见我说话吗?”林梓熙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他紧紧握住叶羽辰的手,身体前倾,几乎贴到了叶羽辰的耳边,仿佛这样就能让他听得更清楚。
叶母和叶羽辰的姐姐原本正在一旁轻声交谈,听到林梓熙的呼喊,立刻快步冲到床边。
叶母双手捂住嘴,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她颤抖着说:“辰儿,我的孩子,你终于有反应了!”
叶羽辰的姐姐眼眶也红透了,她一边轻抚着弟弟的额头,一边哽咽着:“羽辰,你可算要醒了,大家都盼着你呢。”
林梓熙的父母也闻声赶来,林父拍了拍叶父的肩膀,通过翻译说道:“老叶,这是好兆头,孩子有希望了!”
林母则走到叶母身边,轻轻抱住她,用不太流利的语言安慰着,在翻译的辅助下,让叶母感受到那份温暖与支持。
林梓熙见叶羽辰有了更多苏醒的迹象,急忙按下呼叫铃。
不一会儿,护士匆匆走进病房,看到叶羽辰的状态,惊喜地道:“这是非常好的信号,我马上通知医生!”
很快,医生和专家们再次聚集在病房。他们围在叶羽辰身边,专注地检查他的各项生命体征,眼神中满是欣慰。
专家道:“他的意识正在逐步恢复,之前的治疗和你们的陪伴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接下来还是要继续保持,康复训练也可以根据他的恢复情况,适当提前准备。”
听到专家的话,病房里压抑的气氛瞬间轻松了许多,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