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礼之后,守城的士兵便老老实实将城门打开,现在还未过子时,虽然不知道这太师提着一只死了的公鸡出城做什么,但士兵知道这不是他该问的。
城门打开之后,秦太师和管家加快了脚步,若是进城的时辰过了子时,二人恐怕要在城外过夜了。
秦太师便走,边在心里数数,一,二,三,四,五……
管家跟在身后大气也不敢喘,也在心里默默数着步数。
没一会儿,二人便停了下来,抬头看,果然有一棵高大的松树。
裴叔父真是料事如神呐,秦太师心想。
秦太师和管家对视一眼,都以为对方会拿出铲子,可没想到二人都没拿。
“我以为你拿了。”二人异口同声,然后摊了摊手。
“这可如何是好?”秦太师无奈,都说他心细如发,可却在这事上栽了跟头。
眼瞧着时辰快到了,再不赶紧把这鸡埋好,怕是进不了城了,秦恒蹲下身,看了看松树周边的泥土,灵机一动。
“瞧着这土壤松软,又是秋季,若是用手,怕是也能挖开。”说着,秦太师拢了拢袖子开始刨土。
管家秦忠看了,立即阻止道:“老爷,您这手是用来写字的,怎能干这种粗活,让我来。”
秦老太爷救了他父亲,又好心安葬了他爷爷,不仅让他父亲进府有个活路,甚至还让他父亲寿终正寝,给他们一家人极大的体面。
幸得秦家照拂,他也能识得几个字,祖上几代人都是穷人,到他这里,终于不愁吃不愁穿,有自己的宅子,有自己的田地,甚至还有一个小酒楼。
当然,这些都是他儿子在打理,女儿也嫁了一个好去处,不是大富大贵,却也是丰衣足食,这些全都是秦家给他的。
为了感念秦家的恩德,他爹跟了秦老太爷的姓,给了他生路,就相当于是再生父母。
他在秦府干了一辈子,就是为了报恩,秦家人良善,不该接二连三的遭受这样的事。
他从小就伺候秦恒,跟着他读书认字,后来秦恒当了大官,他也成为了府里的一把手。
官场上的事他不懂,但府里的事他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样秦太师在外也可以放心。
看着秦太师的背影,秦忠心底一阵酸涩,他也是做爹的,怎么会感受不到秦太师心里的担忧和焦急。
“不过是一点小事,你不必与我争。”秦太师也不是那种娇生惯养的,年幼时他也曾跟着祖父祖母一起下地干活。
他明白秦忠的好心,但这土质松软,根本伤不了他,也费不了什么力气。
秦忠见秦太师手上的动作一点没停,知道跟他争论毫无意义,于是也蹲下和秦太师一起刨土。
秦太师见此,抬头看了秦忠一眼,随后无奈的在心中轻叹口气。
从小秦忠便是这样,不让他干一点活,恨不得将所有的事都替他做了。
一抹倩影伫立在窗边,微风袭来,她拢了拢身上的披风。
恍惚间,她听见敲门的声音。
她搓了搓冰冷的手,轻手轻脚的去开门。
“皇祖母。”玉郡主眼底划过一丝讶异,“怎的怎么晚了还未休息?”
敲门的是太后和容嬷嬷,玉郡主赶紧将二人请进来。
“哀家已经睡了一觉了,有些口渴,起来喝口热茶。”太后笑道,“见你宫里还亮着灯,索性便过来瞧瞧,你怎的还不睡?”
玉郡主见太后只穿了里衣和披风,又细心的将窗户关上。
“不过是晚膳吃多了,有些不舒服,才一直没睡。”玉郡主笑着回答,在太后旁边坐下,又给太后倒了杯热茶。
是太后喜欢的花茶。
太后想了想,玉郡主晚膳也才用了半碗饭,哪里就多了?
况且看玉郡主眉间有一丝愁绪,明显就是心里有事啊。
太后拉着玉郡主的手,拍了拍,“有什么事不能跟皇祖母说的?别一个人闷在心里。”
她几岁时就来到她身边,虽说是心疼她是孤女,想照顾她长大,却是玉郡主照顾她这个老太婆多一些,这样孝顺的孩子,她舍不得看她蹙眉神伤。
玉郡主抿了抿唇,眼眶微红,“下午时孙女见一众太医慌慌张张的从慈宁宫往东宫走,拉住随行的小太监一问,这才知道殿下病了,孙女心中着急,这才无法入睡。”
太医来慈宁宫给太后请平安脉的时候她正好在自己宫里做糕点,打算带去给太后尝尝。
听说这事后心里担心得很,可瞧见太后泰然自若的模样却又不好开口问。
“孙女想去看看,可又怕遭人非议。”那份情意只能藏在心里,以至于连关心太子殿下的资格都没有。
太后听了之后笑了,脸上担忧的神色也随之消散,“阿玹他不过是遭了风寒而已,哀家本打算亲自去瞧瞧,皇帝和皇后怕哀家染了病气,非不让哀家去。”
“说是吃了太医院开的药,已经好了许多,你不必太担心。”
玉郡主听后,心里的石头当即便落下了。
“这般便好。”她拍了拍胸口。
太后看到玉郡主如释重负,却感觉有些心酸,这样关心阿玹,可终究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这番情意恐怕只能永远埋藏在心底了。
想到这里,太后语气软了软,“若是真的担心,去探望一番也无妨,你们是堂兄妹,旁人不敢说什么。”
“你我虽是半道祖孙,可情意早已超越了亲生祖孙,宫里是你的家,不必畏畏缩缩,你是郡主,没人敢非议你和太子。”
她一直都知道玉郡主的顾虑,玉郡主在宫里一直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错处,每每想到她的身世与经历,太后便心疼得不行。
玉郡主听后乖巧应下,“孙女知道了。”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又爱惜的拢了拢玉郡主耳边的碎发,“记住,在宫里,哀家是你最大的底气,不必因你对阿玹的情意而畏怯,只记住你是哀家的孙女,太子的堂妹。”
“不必为情所困,阿玹对你无儿女之情,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因为每个人的品质不同,喜好也不同,你也不必为阿玹改变,你就是你,不是谁的影子。”
一番话真心实意,让玉郡主感动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