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婉清自幼丧父,十几岁就帮助沐天波,管理沐王府的内部事务。打理沐王府家产,也是井井有条。
嫁给王成这几年,说是王成的贤内助也毫不为过。不仅让王成没有后顾之忧,王成的家业,也是翻了几番。大明钱庄建立,王成能轻易拿出一百万两银子,这也有沐婉清的功劳。
沐婉清有如此成就,除了王成从中点拨,还有沐婉清自身本事。这也是王成放心,让她为大掌柜的原因之一。
本就出自大户人家的沐婉清,见识、格局,也不是一般女子可比。这几年又操持王成的内院,管理蚂蚁作坊等家业,使得沐婉清漂亮之余,又多了些御姐的气质。
“我想大家对这银元很好奇吧!”
沐婉清极会把控节奏,一句话吸引众人的目光。又在众人充满好奇的时候,沐婉清让婢女拿出一个小秤,当众称起银元的重量。
一连称了十几个,重量都是一致,基本都是25克。又将二十个银元放在一起称,重量也是二百五十一克。反复称了几堆,重量也大致相仿。
这个精度,在后世不值一提。在这大明,足以为之惊叹了。
趁热打铁,一个姿色较好的婢女,又对龙币进行一系列的解说。
手里还拿着一套纸币。纸币和龙币有同等,上面的面值,就是代表银元的数量。大明钱庄也办理龙币存放业务,龙币存放每年满一年,就可以获得百分之一的利息。
要是想兑换龙币,同样是三个月免费兑换期。之后用银子兑换龙币,要收百分之二的造币费。也可以直接兑换纸币,但纸币兑换龙币,需缴纳百分之一的兑换费。
在婢女解说完后,沐婉清又向一众人承诺:琼州每发行一个龙币,都会对其负责。倘若银元有瑕疵,就以一兑百。大明钱庄不倒,这句话永远生效。
至于纸币,沐婉清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说了一句:“欢迎大家仿制纸币。”
这个承诺一说出,一众人也是议论纷纷。历来在钱庄存银子,都是支付存放费用的,没想到大明钱庄还倒给银子。长此以往,大明钱庄会不会垮掉?王成是不是傻了……
让别人仿制纸币,这绝对是对纸币的自信。一众人又是打量起纸币,要说纸币像纸又不是纸,细模之下,纸币上还有不规则的纹路……
“现在只要兑换一万龙币的,可享受为期一年的兑换费减半。”沐婉清这话都说出口了,肯定不能跌了主母的面子。
振华商会要兑换十万元,蚂蚁作坊兑换十万元……
倒不是他们不想兑换更多,主要还是大明钱庄没那么多龙币。
就算造币厂可以制造,现在也没有那么多银子。也只有将龙币兑换出去,才可以做到钱生钱。
前期准备了五百万元,看似很多,分到每个钱庄也就几万而已。再将兑换的银、铜运回造币厂,这也需要时间…
有振华商会带头,亲近琼州的商会、商人,也跟着兑换一些。其他商家,最低也兑换了一万元。毕竟这些龙币,本身价值就值一两银子,怎么算都不亏。
纸币和存放业务,没有几家愿意兑换。主要还是大明钱庄刚刚成立,信用还是要一点点建立。
龙币就算不是货币,也有自身价值,算是一种商品。造币厂制造银元,纯利润也有百分之十。角币有百分之十五的利润。铜币利润最少,只有百分之五,但铜币造量也最少,只需满足市场需求即可。
以造币场现有生产力,每天可以制造两万元的货币。将近三百万两的交易额,大明钱庄的利润,最少也有三十万元。只要龙币足够坚挺,造币厂就不会停工。这个前提就是钱庄,有足够的信用……
龙币一经流通,就受到市场青睐。
琼州每个县,至少有一个钱庄。这几年的发展,琼州民间也极为富有,对王成也极为拥护。把龙币运往每个县城,就兑换一空。
有的家里有闲钱的,也在办起了存款业务。但存款业务,在哪里办理,只能在哪里支取。有的商人还是兑换一定的纸币,这样不仅安全,也极为的便利。
其他几个行省,只有在沿海重要府城,开设一个钱庄。毕竟这些地方新附,除了护送钱币的安全风险,这些地方对大明钱庄,还缺乏一些信任。
信任这东西,还需要时间建立……
王成这段时间,也极为忙碌。
各个部门也初步组建,但缺少管理经验。从无到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只有慢慢摸索。
就是几府总理,有很多事情,也把握不好度。很多地方都需要请示,这无形之中,给王成增加许多工作量。
这一忙碌下来,转眼到了十月。有的部级单位,已经陆续迁入广州,王成也着手搬迁事宜。
王成这一走,半个琼州府城空了。带着一众家眷,出了武成堡,虽有准备,还是被眼前一幕惊呆了。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从武成堡门口,在道路两旁站满了人,一眼望不到头。
王成想说些什么,只是话到了嘴边,怎么也说不出口。王成眼眶也微微湿润,回头看了一眼“武成堡”的牌匾,深吸有口气,随后走进自己的车架。
王成本他算骑马的,只是临时改变了主意。他不敢看眼前一幕,他怕看时间长了,就舍不得走了。
琼州曾经的流放之地,也是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从武成堡门口,到海口港十余里地。王成的车驾经过之处,百姓也是跪地相送。虽然百姓们没有言语,此时已是无声胜有声。
百姓自发赶来,为王成送别,也是对王成的崇敬。毕竟吃不饱饭的年代,好像很遥远,细算下来,也是前几年的事……
海上漂泊本是枯燥,这一次王成感觉很是惬意。船上虽是吵闹,但极为赏心悦目。时不时的歌舞表演,王成也乐在其中。
看着一儿两女,看着莺莺燕燕。果真是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又想起临行前,百姓送别的一幕,王成知道前面的路还很远。他要的不仅是吃饱饭,他要的是站在民族之巅,要的是站在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