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走近冲她笑笑,卫良媛也回以一笑,主动说道:“给贾良娣请安。”
元春还没来得及说话,门口的大宫女已经让她们进去,两人便敛了声,一同走进屋内。
此时太子妃罗氏已经端坐在正厅中央,等着几人的到来了。
贾、卫二女齐齐走上前去给太子妃请安。
两人跪在她面前,这时已有宫女端了茶过来分别递给二人。
她二人恭恭敬敬地将茶盏端起高过眉间,请太子妃喝茶。
只听得一声温婉的“妹妹们起来吧”,元春抬头向她望去。
太子妃虽不算极美,但胜在端庄大气,一看就是名门之女,气质非凡。
太子妃让人将茶接过来,象征性地喝了一口。
她分别打量了一下两女,露出一个恬静的笑容,“果然,一个明艳,一个娇媚。
皇后娘娘给殿下选人是用了心的。”
说完摆摆手,便有宫女送上了太子妃送给二人的见面礼,是一模一样的累丝红宝凤钗,并没有因为位份不同而有所偏差。
卫氏心中已然对太子妃敬了两分。
两人拿着自己的凤钗刚刚坐下,就听见有宫女说江侧妃来了。
“两位妹妹来的真早,倒显得我这个做姐姐的偷懒了。”人还没进来,声音就已经到了。
元春心中纳罕,这位江侧妃在太子妃面前居然都这般放肆,也不知道是和太子妃关系太好,还是在太子面前太受宠。
几人俱向门口处看去,一个花团锦簇的女子款款走了进来。
元春心中叹道,若论美貌,江侧妃果然胜过太子妃一筹,但是她这个打扮多少有点过于华丽了,恨不得把珠翠都堆到身上呢。
江侧妃径直走过去坐在太子妃左下首的位置,笑着打量了一番元春和卫氏。
她二人也连忙起身给江氏请安。
江侧妃随手从腕子上褪下来两个镯子,递给她二人一人一只。
“妹妹们别嫌弃,戴着玩吧。”
这一举动让元春和卫氏都有些看傻了眼。
按理说从来都是正妻赏赐妾室,江氏虽说是侧妃,但也是妾嘛,哪里有妾赏妾的道理。
不接吧,打了江氏的脸,接了吧,岂不是要承认她和太子妃平起平坐?
元春和卫氏对看一眼,谁都没有伸手。
幸好太子妃开了口,“我刚赏了她们首饰,你的留着下一次再赏吧。”
江氏见此情景,冷哼一声,又把镯子带了回去。
她瞟了元春一眼,“这位是贾妹妹吧,听说殿下昨夜去了你哪儿?”
元春立刻低眉颔首地回道:“正是。”
江氏轻笑一声,“看来比起卫妹妹,还是贾妹妹更得殿下欢心呢。”
元春心道不好,这江氏明显是要在自己和卫氏中挑拨离间嘛。
虽然还不清楚卫氏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元春可不想一来就给自己树个敌人。
元春笑道:“殿下想必也是随意选的,只怕今晚就会去卫良媛屋里了。”
江氏挑了挑嘴角,随意选的嘛?
世人只道太子仁厚,却不知此人在对待感情方面从来不够仁厚。
向来都是爱就极爱,不爱的就应付一下。
不然也不会自己进宫里都好几年了,连个孩子都不让自己生。
现在东宫的两个郡主都是出自罗氏。
可是谁让自己不争气,自打在十二岁那年的元宵宫宴上对李湛惊鸿一瞥之后,心中就再容不得其他人了呢?
若不是爹爹真心疼爱自己,舍了这张老脸去求皇上,李湛怕是也不见得会纳了自己为侧妃吧。
只是江暮歌想不到的是,她自认为家世、样貌都不输罗韵,但是在李湛心中,自己从来都比不过罗韵。
这时太子妃也发话了,“殿下向来都是一视同仁的,想必不日就会去卫良媛那里了。
日子长着呢,这种事情可有什么好争个早晚的呢?
江妹妹虽然进门比我晚,但是殿下也没少去你屋里不是吗?”
江氏冷笑一声,再没说话,罗氏真得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殿下是没少来自己屋里,可是不让自己生孩子,来得再多又能如何?
理国公府上也不是没出面暗示过李湛,奈何李湛每次都言之凿凿地说太子妃还没生下嫡长子,自然是不能让其他人先生的。
这个理由虽不那么尽人情,却也让人无法反驳。
普通高门大户都不愿意有个庶长子,更何况是天家。
更何况江氏入住东宫后,除了没能生孩子,其它的吃穿用度一样也不曾少了她的。
李湛每月去她房里的时候也不算少,江家自是再说不出什么了。
江老太太也只得写信安慰她道,再忍忍,等罗氏有了儿子,自然就会让她生了。
但是江氏心中就是不平,难道罗氏一天生不出儿子,她们这些侧室就一天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吗?
更何况,李湛是储君啊,他难道不应该有更多的儿子傍身才是正理吗?
可是李湛不过二十四岁,他就是再等十年也不怕。
江氏怕啊,她和罗韵一样的年纪。
如果再等十年,就算让她生,她也不见得生的出来了。
到时候自是还有年轻的女人会进到府里来,即使到时候罗韵生不出儿子来,终归也会有人给他生的。
现在进宫的元春和卫霓裳,一个十四,一个十五,都是花儿一样的年纪。
她们的青春刺痛了江氏的眼睛。
也许,将来她们都会给李湛生下儿子来。
一想到这个,江氏就恨不得在那两张水嫩嫩的脸上抓一把。
请安回来,元春似乎明白了当初楼姑姑为什么会让她多多留心江侧妃了。
这个女人唯恐天下不乱嘛,就那么一盏茶的时间,惹出多少事端来,和她在一起真是心累。
倒是太子妃,确实有母仪天下的风范,自己可一定要和她好好相处,对江氏能躲就躲着点吧。
这天晚上,李湛果然去了卫良媛那里,元春心下稍安,至少她和卫霓裳之间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是非了。
贾、林两府都通过自己的人脉得知了元春刚到东宫就得到了太子宠幸的事情。
不管是王氏还是王熙凤,心里都为元春感到高兴。
虽还不知道以后会如何,但总是个良好的开端嘛。
日子一晃就进入了冬月,都说冬至大如年,今年林如海又不在京里,林家的人就更少了。
贾母自是要邀请林家老小到贾府里去过节。
爱热闹的宋夫人也是一口答应,让王熙凤备了多多的节礼,一起去和荣宁二府的人过节。
王熙凤更是乐得不用再操持冬至的准备,直接去贾府吃现成的。
所以冬至那天,林家老小,乘了三辆马车,又带了足足一大车的节礼,到荣国府去过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