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虽然最终还是采纳了李儒的计策,但是李儒已经直觉的感到了贾诩的可怕。董卓性情残暴、反复无常,李儒是知道的。那贾诩在自己的计策被自己一番质疑之后,竟然能够以一句“刘忠几千兵马可以主宰朝堂,主动数十万精兵如何不能为之”,讨得了董卓的欢心。此人对于人心的把控,实在是令人敬畏。
想到这里,李儒心中甚至有点忐忑!若是真如贾诩所说,朝廷朝令夕改,不许董卓大军入京。自己岂不是耽误了主公的大业?那自己在主公的心中,岂不是还不如眼前的贾诩?自己主公麾下的第一谋士的名头,岂不是要替代了?
有时候,事情的发展不是以个人意志而转移的。李儒的担心最终变成了现实。就在西凉兵马全军休整的第2天,朝廷的使者便来到了董卓的大营。朝廷的诏令说的明白,要董卓的兵马就地驻扎,令董卓孤身入京觐见圣颜。
“李儒,都是你的好计!”董卓送走了天使,立即召集麾下文武议事,上来就怒气冲冲的呵斥李儒,一点面子也没留。
董卓就是这样的脾气性格,对于麾下的文武视之如奴仆,就算是亲随心腹,也是动辄呵斥、打骂。当然,董卓赏起来那也是高官厚禄、金山银山的,麾下的文武对他倒也是忠心耿耿。没办法,虽然罚的重,但给的也实在是多。
“主公息怒,李儒知罪!”李儒见董卓发怒,也不敢争辩,赶紧向董卓请罪。
“如今坐失良机,如之奈何啊?”董卓斜了李儒一眼,这一句话仿佛是从鼻子里哼出来的。“难道要老夫真的孤身入京不成?”
“主公万不可孤身入京!”李儒见董卓问自己,知道若是没有对策,估计马上就是电闪雷鸣,也来不及思索,就说出了自己的补救之法。“这函谷关离京师不过40余里路,不如令三军即刻拔寨起营,直奔京师,为时未晚!”
“你们都如何看啊?”董卓看着帐下闭嘴不言的文武,不由的大怒:“都说话啊?老夫养你们何用?”
“主公,文优所言有理!”董卓麾下中郎将徐荣有勇有谋,平时里颇受董卓看重。“什么朝廷诏令,还不是那刘忠畏惧主公大军?主公若是孤身入京,岂不是正中了刘忠小儿之计?”
“哎呀,陛下诏令,岂敢有违?”董卓此时对于大汉王朝的余威还是有点顾忌,不敢明目张胆的违抗皇帝诏令。
“主公!天使刚刚离营不久。不如派兵将其……”李儒比了个杀头的手势。“我等只当不知有此诏令,只要大军进了京师,主公必须执掌朝政,谁又能奈主公何?”
“嗯……”董卓思索了许久,眼睛里已经充满了杀气:“此计甚好!”
“不可啊,主公!”贾诩上一次已经得罪了李儒,此次本不愿意再发声。此时见李儒为了摆脱责任,臭计一个接一个。心想你们作死不要紧,可我贾诩岂不是要遭池鱼之殃?反正得罪一次也是得罪,得罪两次也是得罪!若是因此被董卓重视,虽然不符合自己藏拙保身的原则,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只能暂时如此了。
“哦?文和有何话讲?”这贾诩在西凉也有些名气,只不过投入军中之后,一直在女婿牛辅帐下,没有过什么出色表现。董卓一向不怎么重视,也就是上次劝董卓速进洛阳,以防有变的说法,再加上说董卓必定执掌朝政之语,让董卓对他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如今见贾诩又有话说,董卓表现的颇有耐心。
“主公!如今大汉势微,但天下民心依然在汉。我等截杀天使,恐难掩天下人耳目,岂不是让主公成为众矢之的?”贾诩说到这里,偷眼看董卓脸色,见董卓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便放心的继续说了下去。
“更何况天子既有此诏,那刘忠必定已有防备!京师城高墙厚,京师内还有2万余兵马,尤其是那破虏军也为边军,能征善战。若是我军直奔京师城下,那刘忠闭门不纳,主公又当如何?”
“哈哈哈!”中郎将段煨平时和李儒交好,此时站出来为李儒出头。“我当你有何妙策,原来也不过如此!我西凉几万大军,还怕他区区刘忠几千破虏军不成?那刘忠若敢闭门不纳,只要主公一声令下,我段煨率兵攻破那洛阳城,我看他纳是不纳!”
贾诩心中长叹一声,自己平日里信奉明哲保身之策,处处收敛锋芒,今日却被动卷入风波之中,实在非自己所愿。只是此时若不说服董卓,取得董卓的重视,接下来的日子可能更不好过。\"段建军,主公此次兵进洛阳,目的为何?若是我西凉兵马悍然攻击京师,天下各路诸侯如何看?且不说别人,那并州丁原可也没有率兵返回并州,也在我们背后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呢!\"
“若是刘忠闭门死守京师,段将军需要多少兵马、多长时间能够拿下?若是不能速战速决,这函谷关守将再封锁关隘,岂不是将我军堵在这函谷关和京师之间?朝廷再令丁原侧击我军……”贾诩知道董卓不喜欢听不祥之语,说到这里便故意停住,再次向董卓施礼道:“主公三思啊!”
“段煨,你给老夫坐下!”董卓此人也有一大好处,就是听劝。“文和,以你之见,我军此时应当如何啊?”
“主公,以诩拙见,我军应当继续在此休整!”
贾诩一言既出,满堂哗然。董卓也满是不解,瞪大了眼睛瞅着贾诩:“这又是何意啊?”
“朝廷诏令我军就地驻扎,我军遵朝廷诏令就地休整,谁还能说出我们什么不是?”贾诩反问道。
“难道你要主公遵朝廷诏令,孤身入京?那主公生死岂不操于他人之手?贾文和,你到底是何居心?”贾诩刚说完,那些急于向董卓表忠心的人,就大声的呵斥起来了。
“主公遵朝廷密令,不远千里,亲率大军来为朝廷锄奸,忠心耿耿,可昭日月!如今偶感风寒,病体沉重。在此休养数日,在遵诏入京,朝廷还能不体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