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了几位重臣的观点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不过,他亦未显急切之态。
既然有泾阳县先行打样,那便再过些时日观察一番。
届时,再瞧瞧是否要将这所谓的专利费用予以推广,进而设立相关之法度。
其龙颜凝重,目光深邃而悠远,似在筹谋着大唐未来之发展走向,权衡着其中利弊得失。
长孙无忌从皇宫返回自家府邸之后,迈着沉稳的步伐,回到那清幽静谧的书房里,开始仔细查看起一摞摞的信件。
这些信件皆是来自各地的长孙家产业的详实汇报。
这些信件之中,赫然便有从那遥远的夏州建设兵团传回来的。
原本长孙无忌遣人前往夏州建设兵团,欲与李承乾有所接触,妄图在夏州之地的矿产之上分得一杯羹。
然就那信件之中所述之内容细究,显而易见,李承乾未曾应下长孙无忌之要求。
其字里行间,未现丝毫应允之意。
至于李承乾于夏州建设兵团之所为,诸如将矿产、牧场等诸多物什皆归为官府所属之举动,长孙无忌亦是知晓的。
然其未曾料到,李承乾竟会回绝他这位舅舅之恳请,竟是丝毫颜面未留。
那李承乾之心意决绝,犹如磐石难移,全然不顾舅甥之情分,着实令长孙无忌大感意外,心中惊诧不已。
虽言长孙无忌身为当朝之国舅,理应支持李承乾等长孙皇后所出之嫡嗣。
然此并非意味着,长孙无忌必定要力挺李承乾。
毕竟,长孙皇后所诞之嫡子,岂止李承乾一人耳。
那宫廷之内,权谋交错,人心难测,长孙无忌自当权衡利弊,斟酌再三,又怎会轻易便将宝全然押于李承乾一人之身。
只要李承乾非愚钝之辈,便理应竭力拉拢长孙无忌方为上策。
有长孙无忌之襄助,李承乾于朝堂之上之助力,自会大增许多。
长孙无忌未曾料想,李承乾竟未能看透此层关联,顿时令长孙无忌心生些许失望之意。
长孙无忌,位高权重,谋略过人,本以为李承乾能洞察此中机要,岂知其竟如此懵懂不明,实是出乎长孙无忌之意料,令其心中不禁泛起微微怅然之感。
不过,长孙无忌并未筹谋欲行何事。
现今李世民君临天下,他们这群功臣位尊名显,得以尽享荣华富贵,断是万万不敢将其手伸入皇储之事当中。
那帝王之威赫赫,朝纲之律森森,谁敢轻易触其逆鳞,冒此天下之大不韪,徒惹杀身灭族之祸端。
于夏州建设兵团之大都护府中,李承乾正于案牍前繁忙不迭地处置着政务。
而钟元与颜昭则立身一旁,殷勤打下手,竭力替李承乾分担重负。
只见那李承乾神色凝重,目光专注于卷牍之上,时而凝眉思索,时而奋笔疾书。
钟元和颜昭亦不敢有丝毫懈怠,小心翼翼,唯恐有所差池。
倒是那程咬金颇为得闲,每日除却率军四处巡察一番之外,实无甚要紧之事。
只不过,这夏州建设兵团之生活境况,相较泾阳,可谓相差甚远矣。
此般情形,令程咬金不禁心生怀恋,忆起在泾阳之时的岁月。
那泾阳之地,繁华昌盛,衣食丰足,如今身处夏州,诸多不便,程咬金每每念及,皆嗟叹不已,愁绪满怀。
自程咬金莅临夏州建设兵团主管军务以来,亦有诸多世家大族前来与之接触。
然而,程咬金皆一一予以回绝。盖因他断不愿给李承乾增添烦扰。
倘若他为李承乾招来麻烦,便是在给陆通找麻烦。
万一因这桩事,陆通那小子对程咬金心存嫌隙,那可就大为不妙了。
想那程咬金,深知其中利害,行事谨慎,唯恐稍有差池,累及他人,坏了情谊,如此结局,实非其所愿。
况且程咬金对李承乾配合至极,只要李承乾非胡乱指挥军队,程咬金可谓是指何处便攻向何处。
此般情形,亦令李承乾心中欣慰万分,暗自慨叹:还得是老师深知吾心呐。
李承乾每每念及程咬金之鼎力支持,便觉如沐春风,心湖荡漾,愈发坚定了治军理政之决心。
夏州建设兵团之土改政策,正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推行开来,当地贵族之抵抗力度亦已减小甚多。
倒非是他们不欲抵抗,实乃被程咬金杀得心生惧意。
即便有来自大唐之世家大族于其中从中调停斡旋,然终究不过是螳臂当车,所起之作用甚微。
程咬金之威猛杀伐,恰似雷霆万钧,令贵族们闻风丧胆,莫敢再轻举妄动。
而世家大族之周旋,在这浩浩大势面前,亦如蚍蜉撼树,难以扭转乾坤。
李承乾除却于夏州建设兵团广布良策,大力推行土改之政外,更令程咬金不时前往与吐蕃国交界之边境地域操练兵卒。
此一举,直把那吐蕃惊得胆颤心惊,误以为大唐对吐蕃心怀觊觎之意。
想那吐蕃,闻得大唐于边境厉兵秣马之声,心内惶惶,揣测不安,唯恐大唐之兵锋骤然而至,踏破其山川关隘。
至于在边境练兵这一事宜,实则并非李承乾之主张,而是陆通修书告知于李承乾的。
其让李承乾于高原之上操练兵士,乃是为防患未然之举。
日后倘若吐蕃与大唐之间生起战事,届时大唐之士卒便可克除高原所致之气急之症,不至在战争中处于劣势之境。
陆通深谋远虑,心忧家国,此计一出,尽显其睿智之思,忠勇之志。
而李承乾得此良策,亦能未雨绸缪,筹谋布局,以期保大唐之疆土,护百姓之安宁。
原本程咬金对于在吐蕃边境练兵一事,并未觉有何意趣,毕竟那气急这般事物,好似恶疾,怎会因久居便能够适应呢。
然时光终会印证一切,李承乾对此倒也未多作解释,其心中思忖,即便与程咬金阐释这高原反应,程咬金恐亦难以明悟。
程咬金生性豪爽,惯于征战沙场,对这等玄奥之理,怕是难以领会。
而李承乾深知其性,故而不多费唇舌,只待时日推移,成效自现,届时自能令程咬金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