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尘紧锣密鼓筹备改革成果展览之时,宣传手册的完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初稿完成后,叶尘深知,这份手册将成为连接改革理念与大众认知的关键桥梁,其内容的准确性、语言的通俗易懂程度,都关乎着改革能否得到更广泛的理解与支持。于是,他迅速召集各方专家,对初稿进行细致审阅。
宽敞明亮的书房内,气氛热烈而严肃。财政官员、农学家、商业学者以及律法专家等围坐在一起,手中捧着宣传手册的初稿,神情专注。叶尘站在一旁,目光在众人之间来回穿梭,期待着他们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财政官员李大人率先发言,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手指轻轻点着手册上关于税制改革的部分,说道:“叶大人,这税制改革的内容虽已大致清晰,但在一些细节上,还可进一步完善。比如,对于不同阶层百姓的赋税计算方式,可再列举一些具体案例,让百姓能更直观地明白自己将受到怎样的影响。还有,关于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和申请流程,也需详细说明,避免在实际执行中产生误解。”
叶尘微微点头,认真记录下李大人的建议,心中暗自佩服他的专业与细致。
接着,一位资深的农学家接过话茬:“我主要负责农业改革这部分内容的审阅。这里面关于新种植技术的介绍,有些术语过于专业,普通百姓可能难以理解。我们可以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比如将‘土壤改良剂’说成‘能让土地更肥沃的东西’,这样更易于被大众接受。另外,在介绍高产作物的种植要点时,可配上一些简单的示意图,让农民一看就懂。”
叶尘对农学家的建议表示赞同,他深知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农民是改革的重要受益群体,宣传手册必须让他们能够轻松理解农业改革的内容和好处。
商业学者则针对商业改革部分发表了看法:“商业改革的内容涵盖面广,涉及市场准入、税收政策、行业监管等多个方面。目前的表述较为笼统,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明确各项政策对不同类型商户的具体影响。例如,对于小商贩和大型商贾,在税收减免和经营许可方面的政策差异,要阐述清楚。同时,可增加一些成功商户的案例分析,让其他商户能从中看到改革带来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律法专家也补充道:“在改革过程中,法律法规的保障至关重要。手册中关于改革相关法律法规的部分,应更加准确和清晰。不仅要说明改革依据的法律条文,还要解释这些法律如何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百姓在改革中的合法权益如何受到法律保护。避免因法律解读不清,导致百姓对改革产生疑虑。”
叶尘认真倾听着每一位专家的意见,不时与他们进行深入探讨。在讨论过程中,他发现,虽然初稿已经尽力涵盖了改革的各个方面,但在专业知识的转化、政策细节的阐释以及语言的通俗化上,仍存在诸多不足。
经过一整天的讨论,专家们提出了上百条修改意见。叶尘将这些意见整理归纳,形成了一份详细的修改清单。随后,他组织幕僚们对宣传手册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
在修改过程中,叶尘亲自参与其中,与幕僚们一起反复斟酌每一个词句。他要求幕僚们不仅要准确传达改革的内容和意义,还要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思考如何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句‘优化商业资源配置,促进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太过于专业和抽象,百姓可能听不懂。”叶尘指着手册上的一句话说道,“我们可以改成‘让做生意的人更容易买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让好东西能卖得更远、更多’,这样是不是更通俗易懂?”
幕僚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宣传手册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然而,叶尘仍不满足,他决定走出府邸,深入街头巷尾,倾听百姓的声音。
他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在茶馆里,他与老人们闲聊,询问他们对改革的看法;在集市上,他与商贩们交谈,了解他们对商业改革的期待;在学校门口,他与家长们交流,探讨教育改革对孩子的影响。
“大爷,您看了我们发的改革宣传手册吗?”叶尘在一家茶馆里,笑着问一位正在喝茶的老人。
“看了,看了。”老人放下茶杯,说道,“有些地方能看懂,有些地方还是不太明白。比如说那个新的税收政策,到底是怎么算的,我还是不太清楚。”
叶尘认真地记录下老人的意见,又与他聊了许久。在与百姓的交流中,叶尘发现,尽管手册已经进行了多次修改,但仍有一些内容让百姓感到困惑。
回到府邸后,叶尘根据收集到的百姓意见,再次对手册进行了修改。他还专门邀请了一些识字不多的百姓,对手册进行试读。根据他们的反馈,进一步简化语言,调整内容结构。
为了让宣传手册更加生动形象,叶尘还聘请了一位擅长绘制插画的画师,为手册配上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涵盖了改革的各个方面,如农民在田间使用新农具劳作、集市上热闹的商业交易场景、孩子们在新学校里快乐学习等。通过这些插图,即使不识字的百姓也能大致了解改革的内容。
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一本内容详实、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改革宣传手册终于呈现在众人面前。叶尘看着这本凝聚着众人心血的手册,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深知,这本手册不仅仅是一本宣传资料,更是改革的有力宣传武器,它将承载着改革的理念和希望,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