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局长办公室内,嬴启孜向杨局长陈述了自己的推测:
曹志远在林宫蝉第一次进入330宿舍之前已经遇害,遇害地点就在330寝室。凶手杀人之后清理了犯罪现场,并喷了很多香水以掩盖血腥味。
而尸体就吊在330寝室上面一层,也就是430寝室,与330寝室的空调外机之间,刚好在330阳台的视野盲区,又被金属护栏掩盖。这样一来,无论是打扫卫生的家政人员,还是其他寝室的同学都很难注意到空调外机这边的异常。
并且应该有容器收集死者滴下的血液,以伪造犯罪现场。但死者伤的是大动脉,被刺伤时就已经喷溅出了大量血液,就算凶手把尸体剩下的血液都收集起来,洒在伪造的现场,也很容易就被警方发现疑点。
于是凶手在人为抛洒血液之后打开了饮水机,造成打斗现场的同时,掩盖出血量的异常。然而,饮水机内的水是几乎不含杂质的,同时,林宫蝉初次进入寝室后让人进行了仔细清扫,所以现场血液中的大量细小沙砾只能来自于雨水,且林宫蝉和曹志远下车淋雨进入教学楼这段时间,身上沾染的沙砾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说明尸体死亡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暴露在了室外。
另外有一个细节,那就是袜子的表面积太小,凶手尝试了一番,发现需要浪费较多的血液才能甩上去很小面积的血液。于是凶手将林宫蝉的袜子脱下来,将血液往上滴,再给他穿上。
尸体死亡四至五小时内人为变更尸体体位,尸斑的位置也会随之变化。所以这就能解释死者的尸斑为什么会呈现集中在背部及腿的背侧,这种仰卧姿势才能形成的形态,而不是呈现集中在下肢,竖着被吊起时才会形成的形态。
如果尸体先被挂在下雨的室外,温度较低,尸体的腐败速度会减缓,再移入温度更高的室内,那么死亡时间便不在是报告上的晚上十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了,而是会提前!
根据她的经验来计算,应该是在十一月一日六点!
十一月一日六点,到林宫蝉到达寝室时的七点二十六分,要完成杀人,悬挂尸体,清理现场,凶手至少是两个人!
“六点?一分不差?”杨局长震惊于嬴启孜给出这样确定的时间。
“没错,六点。”嬴启孜确定道。
“就算不从生化角度计算,也可以从犯罪心理推测。在c国,应该是有六六大顺的说法吧。凶手在这个点犯案能寻求到一些心理安慰。当然了,从这一点出发还能反映出凶手犯案时心理负担很大,且文化程度不高,是熟人作案。”
“可是,如果曹志远六点就死了,那之后和贺思年出去,和林宫蝉回来的曹志远是谁?”杨局长惊讶地问。
嬴启孜神秘冷笑:“杨局长,曹志远的家庭背景你真的查清楚了吗?”
杨局长原地愣住,回味着嬴启孜的话。嬴启孜没有停留,让林宫鹤找人调查曹志远的家庭背景。
一开始,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案件本身上,曹志远的家庭背景在他高考结束之后就被媒体报道了,警方调查时没费什么工夫。
半天后,林宫鹤那边比警方先带回消息:
曹志远自初中父亲去世之后就随母亲到了城里生活没错,但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叫曹志广,在他们离开之后被送给一户人家抚养,后来跟随这户人家外出打工。
这两个孩子出生后都没有上户口,读书都在村里私人办的学校读书。曹志远初中那年,家庭变故,母亲想将孩子带去城里接受教育,但因为文化程度和性别问题遭到歧视和拒绝,只能做环卫工。工资没有办法支持两个孩子上学,无奈让两个孩子抓阄决定去留。最终曹志远得到了去城里上学的机会,这才上了户口,之后又考上了青大。
而哥哥曹志广没有学历,没有身份证,只能打零工为生。他们的母亲认为,曹志广送出去便是别人家的儿子了,并未告知警方曹志广的存在。再加上曹志广没有户口,所以警方调查曹志远家庭背景的时候并没有查到他还有个哥哥。
一天之后,警方也确认了这条信息,立刻对曹志广展开抓捕。
嬴启孜不想等曹志广落网后再千方百计审问出第二个凶手,因为她已经有了怀疑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