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5月,英国白金汉宫。
“唉,南非那场让人厌烦的战争总算结束了。”
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终于卸下了一个巨大的负担。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布尔战争(boer wars)——
这场曾两度将大英帝国拖入泥沼的漫长战争,终于在南非画上了句号。
在与英国漫长的战争中,已无力再战的布尔人最终接受了大英帝国的统治,并以允许自治为条件向英国投降。
就这样,那些曾通过游击战持续折磨英国的布尔人的国家——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走入了历史的幕后。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算光彩。
也正因如此,爱德华七世无法单纯地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而感到高兴。
为了彻底消灭布尔游击队,英国屡次在战场上遭受羞辱后几近疯狂,不仅将布尔人关押进集中营,还通过焦土政策将他们的村庄尽数烧毁。
这自然引来了国际社会对英国的强烈谴责。
更何况,布尔人并非非洲随处可见的黑人。
他们是来自欧洲的开拓者的后代,也就是说,是实实在在的白人。
对殖民地的原住民做出这样的事已然会引来批评,而对同为白人的布尔人施以这样的暴行,更是无法逃脱舆论的责难。
因此,布尔战争对胜者与败者来说,最终都只是削弱国家实力和国际声誉的一场灾难。
尽管战争的胜利让南非殖民地完全纳入了英国的版图,但对于重视外交的爱德华七世而言,这一事实却令人无比痛心。
“和平条约的签署预计是什么时候?”
“咳咳!5月31日,我们将在比勒陀利亚与布尔领导人签订协议(《费里尼欣条约》,treaty of Vereeniging),陛下。咳咳咳!”
索尔兹伯里侯爵一边断断续续地咳嗽着,一边艰难地回答。
他的气色比起一年前与爱德华七世一起参加维多利亚·阿德莱德皇太后的葬礼时更加糟糕。
最终,索尔兹伯里侯爵决定辞去首相职务,爱德华七世也接受了这位与格莱斯顿、迪斯雷利共同引领了大英帝国黄金时代的伟大首相的辞呈。
“罗伯特也要走到这一步了吗。”
想到曾是挚友的索尔兹伯里侯爵为大英帝国所做出的贡献,爱德华七世深感遗憾。然而,即便在他看来,索尔兹伯里侯爵的健康状况也已不足以继续担任这个重任在肩的职务。
因此,爱德华七世不得不开始考虑索尔兹伯里侯爵卸任后的安排。
为了信任并支持他的英国民众,也为了大英帝国的未来。
“罗伯特辞职后,下一任首相应该会是他吧。”
爱德华七世看向站在索尔兹伯里侯爵旁边的年轻政治家(相对于爱德华七世和侯爵而言)。
阿瑟·贝尔福(Arthur James balfour)。
索尔兹伯里侯爵的外甥兼第一财政大臣兼下议院议长。
他的头衔绝非虚有其表,如果没有意外,他将继任侯爵成为首相。
他代替因病无法正常工作的索尔兹伯里侯爵实际领导内阁,同时在保守党内拥有极高的支持率。
更别说此次布尔战争的胜利,以及即将由他主持爱德华七世的加冕仪式,这些都将进一步提升他在国民中的声望。
“但这还真是奇怪。”
或许是久经风霜的老人的直觉,爱德华七世总觉得贝尔福并不能在首相之位上停留太久。不知为何,他就是有这种预感。
“对了,最近听说了一些有趣的事。阿瑟,你知道吗?”
“有趣的事?”
“是啊,我亲爱的外甥女婿‘尼基’似乎最近在远东弄了一些危险的东西。”
随着爱德华七世的话音落下,房间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英国国王的外甥女婿“尼基”,正是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
而俄罗斯一旦有所行动,通常都不会对英国有好处。
“是的,我也听说了。俄国似乎这次从德国进口了大量武器。”
“你觉得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准备与日本的战争吧?俄罗斯人如果还有脑子,应该能察觉到远东的紧张局势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
贝尔福自信满满地回答着,显示出他并非是靠运气得来的“未来首相”的头衔。
爱德华七世也对贝尔福的回答顺从地点了点头。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贝尔福的回答本身就是正论。
从常识上来看,俄罗斯的这次行动只能解释为与日本的摩擦所致。
再加上日本人也毫不掩饰他们想与俄罗斯开战的态度。
如果俄罗斯不做好准备,那才显得更奇怪。
然而,爱德华七世仍有些不安。
尤其是俄罗斯帝国偏偏进口了“德国制造”的武器这一点,让他无法释怀。
“你认为德意志帝国会不会站在俄罗斯帝国背后?”
“咳咳,您是指德意志帝国吗?”
“陛下,恕我直言,这种推测未免有些过于牵强了。”
贝尔福谨慎地回答国王。
毕竟,自从威廉二世即位以来,德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一直在持续恶化。
可是现在德国为什么要向事实上几乎是敌国的俄罗斯输送武器呢?
从常理上来说,这完全说不通。
“咳嗯。当然,我知道陛下的外甥,德皇对日本怀有极大的敌意。但那也一直仅限于口头上罢了。而且,即便德皇真想在与日本的战争中援助俄罗斯,德国的容克贵族们真的会允许他这么做吗?”
更何况,俄罗斯武器短缺是由来已久的痼疾,而德意志帝国到处兜售自己国家的武器也是常有的事。
因此,武器短缺的俄罗斯采购德国武器也完全是可能的事情。
“嗯......阿瑟,你说得对。你说得很对,只是......”
“咳咳!陛下,是不是那个人让您放心不下?”
那个人?
阿瑟·贝尔福并不知道“那个人”指的是谁,他疑惑地歪了歪头。
贝尔福的疑问很快从爱德华七世的接下来的话中得到了解答。
“没错,是亲爱的汉斯·冯·乔男爵。莫名其妙地,我在这件事上嗅到了他的浓烈气息。”
“汉斯·冯·乔?是您指那个曾救过德皇的东方少年吗?”
“嗯。你恐怕不了解。我和罗伯特去年在我妹妹的葬礼上见过他。”
“陛下,咳咳!当时您对那孩子印象深刻。”
更巧的是,据驻俄罗斯的英国大使馆向本国传来的消息,汉斯·冯·乔几个月前正好陪同爱德华七世的另一位外甥海因里希访问了俄罗斯。
“当然,根据报告,虽然说他总是和尼基一起沉迷于狩猎和派对......”
那个叫汉斯的小子,难道其实和自己是同类吗?
无论如何,爱德华七世心中总有一股莫名的不安。
“但陛下,那孩子再怎么聪明绝顶,也不过是个小孩子而已。德国人要不是疯了,怎么可能让一个小孩插手政治?”
“嗯。”
阿瑟·贝尔福再次发表了中肯的意见。
实际上,贝尔福始终不明白国王为什么对那个叫汉斯·乔的小孩如此执着。
“不管多聪明、多能干,不过是个黄皮肤的小鬼罢了。”
这就是贝尔福对汉斯的看法,也是大部分欧洲人对汉斯的看法。
“尽管如此,还是多注意德国吧。我活了这么久,深知这世道并不总是按常理出牌。”
最终,爱德华七世只能如此嘱咐下一任首相。
这是他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正如他的母亲维多利亚女王一样,爱德华七世作为英国君主,也必须坚持“君临而不统治”的原则。
“是,陛下。”
贝尔福的回应依旧冷淡得很。
“罗伯特,我已经开始怀念你了。”
“哈哈哈,陛下,我这把老骨头已经无法再为国家效劳了,请让我安享晚年吧。咳咳!咳咳咳!”
咚咚咚——
就在爱德华七世与索尔兹伯里侯爵低声私语时,国王的办公室门被敲响了。
“什么事?”
“陛下,首相大人,拉塞勒斯大使发来了一封电报。”
“拉塞勒斯?是驻德大使吗?”
贝尔福发问时,索尔兹伯里侯爵点了点头。
偏偏又是德国。
贝尔福在心里认真思考“今天究竟是什么日子”时,侍从走进办公室,将电报递给了爱德华七世。
接着,国王皱起了眉头。
“德国下个月将下水一艘新型战舰。”
“新型战舰?”
贝尔福隐约记得,德意志帝国似乎正在建造采用新技术的新型战舰。
拉塞勒斯大使对此显然很严肃,但英国海军却并不以为然。
因为德意志帝国的新战舰概念和理论,实际上英国海军早已提出过。
而且当时英国皇家海军得出的结论是,这不过是无意义的浪费。
因此,英国人认为德国建造的新战舰只不过是凯撒对海军痴迷所导致的实验性产物。
听到这个意见的贝尔福也不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毕竟,他是个忙人。
“看来舰名尚未正式公布。”
“是的,通常会在下水仪式时才公布。不过,德国海军内部似乎暂时称其为‘弗尔希特洛斯(Furchtlos)’。”
弗尔希特洛斯?
无畏?
“说起来,我们英国海军中也有一艘类似名字的舰船,不是吗?”
“咳咳咳!您是指‘无畏号’战舰吧。”
听到舅舅的话,贝尔福忍不住笑了。
德国人看来不仅抄袭了大英帝国的技术,还偷用了大英帝国传统舰名。
“不过拉塞勒斯大使说德国海军的气氛似乎有些异常。”
据说他们兴奋得像收到圣诞礼物的小孩。
“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
“嗯......不过......”
爱德华七世知道,拉塞勒斯大使是个出色的外交官。
如果什么都不需要担心,他不会无缘无故发来电报。
索尔兹伯里侯爵也同意国王的看法。
“咳咳咳!我认识弗兰克很多年了,他可不是会胡言乱语的人。”
“舅舅,不过......”
“咳咳,阿瑟,别忘了我才是现任首相。告诉海军部派遣海军武官前往德国,让他们亲眼观察并调查清楚。”
“是,我明白了。”
贝尔福在心里嘀咕,老人们真是胆子小,但嘴上还是顺从地答应了。
毕竟,正如索尔兹伯里侯爵所说,他还不是首相。至少现在不是。
“等我成为首相就不一样了。”
“那就这样吧,今天大家可以散会了。阿瑟,可别忘了我的话。”
“是,陛下。”
阿瑟·贝尔福和索尔兹伯里侯爵向国王鞠躬后,离开了爱德华七世的办公室。
但即便在爱德华七世和索尔兹伯里侯爵反复叮嘱下,贝尔福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德国海军哪里会有什么异动,不过是无端的恐慌罢了。”
皇家海军不是早就明确表示无需在意了吗?
难道堂堂大英帝国皇家海军那些德高望重的海军将领会看走眼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