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二世的长子,也是德意志帝国的王储——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多·奥古斯特·恩斯特,最近心情极为不快。
原因无他,正是父亲带回来的那个东方少年——汉斯·乔。
“父亲到底在想什么?”
这位威廉王储承认,那个黄种小子确实救了父亲一命。
但给点赏钱了事也就罢了,竟然非要把他带进宫里来,这未免太过分了。
尽管这是父亲的意愿与决定,但我们这位威廉王储实在在感情上无法接受这件事。
“父亲肯定是脑子出问题了,不然怎么可能会让一个黄种人进宫呢?”
“霍亨索伦皇室简直要成为全欧洲的笑柄了。”
不满汉斯的可不仅仅是这位王储。
二皇子艾特尔·腓特烈、三皇子阿达尔贝特、四皇子奥古斯特·威廉,以及五皇子奥斯卡,除了年纪尚小、不太明事理的六皇子约阿希姆和小妹维多利亚·路易丝以外,几乎所有的兄弟都讨厌汉斯。
在历史上,由于德意志帝国的灭亡,这几位皇子的未来都不太“光明”。
威廉二世的长子,威廉王储,他是德意志帝国最后一位王储。他在德意志帝国灭亡后就加入了极右翼组织“钢盔团”,并支持纳粹,但由于希特勒对霍亨索伦复辟毫无兴趣,被毫无疑问地冷落了。
次子艾特尔亲王是一位勇敢且具有领导才能的军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出色,战后他和其他兄弟一样加入了“钢盔团”,但并未支持希特勒,于1942年去世。
三子阿达尔贝特亲王选择了不同于其他兄弟的道路,加入海军,他在帝国灭亡后未参与政治活动,晚年生活在瑞士。
四子奥古斯特·威廉亲王因其对希特勒的狂热支持而臭名昭着,是威廉二世的子女中唯一的坚定纳粹分子,他在战后被捕,因战争罪被判劳教2年6个月。
五子奥斯卡亲王也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凡尔登战役中立下大功。战后他继承了二哥艾特尔的圣约翰骑士团团长职位,并努力保护德国的传统文化免受纳粹清洗。
六子约阿希姆亲王则是最为不幸的一个。他自幼体弱多病,无法适应德意志帝国灭亡后的生活,深陷抑郁,最终于1920年开枪自杀,给皇室带来巨大打击。
至于唯一的女儿维多利亚·路易丝,则深受威廉二世宠爱,甚至被称为“唯一成功获得父亲青睐的孩子”。她后来与不伦瑞克公爵恩斯特·奥古斯特结婚,成为不伦瑞克公爵夫人。
而这几位仍不知未来命运的王储和王子们,因为几个月前在清国土地上黄种人针对“善良”白人的“恶行”,对汉斯有深深的厌恶。
当然,德军也对清国人进行了残酷的报复性屠杀,但对处于帝国主义狂热巅峰的威廉王储来说,那不过是正当的反击罢了。
“不过,威廉哥哥,汉斯是哪国人?”
“清国人?日本人?印度支那?”
“闭嘴吧,你们这群蠢货。清国也好,印度也罢,不都一样是黄种猴子吗?他们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呵呵,说得也是。”
当然,如果汉斯听到这一切,心里肯定会骂:“那照你们的逻辑,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都是白皮猪,所以也是一样的货色咯?”
总之,威廉王储丝毫不打算尊重汉斯。
他觉得,那家伙和其他黄种人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什么?”
然而此刻,威廉王储下意识地闭上眼睛,改变了对汉斯的看法。
疯了,这家伙简直疯了。
不,这家伙无关种族,纯粹是个疯子。
这混账知道自己刚刚当着父亲的面说了什么吗?
肯定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话,他绝不会在父亲面前口出如此狂言。
而且,这居然还是关于英国的。英国!
父亲虽然表面上喜欢作为母国的英国,但内心却有着深深的自卑感。
尤其是在舅舅爱德华七世登基之后,这种自卑愈发严重。
“结果这家伙不仅碰到了父亲的雷区,还直接炸了个粉碎!”
连王储自己都不敢轻易尝试的疯狂之举,汉斯却毫无畏惧地做了。
砰!
“立刻收回你刚才的话!”
汉斯的回答让愤怒的提尔皮茨上将猛地拍案而起,脸涨得通红,几乎要爆炸,恨不得马上把汉斯扔进易北河里。
“说我们的‘皇帝海军’永远无法超越那些岛国佬?你个小鬼懂什么,居然敢放出这种狂言!”
“提尔皮茨,冷静些!”
“别拦我,总理!就算他是个孩子,我也绝不能容忍这种侮辱!”
“汉斯!快向陛下和提尔皮茨上将道歉!”
皇后奥古斯特惊恐地喊道,脸色惨白。
然而,汉斯却无视了皇后的好意,平静地摇了摇头。
“抱歉,我只是说了实话。”
“你说什么?!”
这家伙的脑子里到底装了什么?
威廉王储认真地想打开汉斯的脑袋看看。
“你这黄皮猴子!”
提尔皮茨上将彻底被激怒,冲向汉斯。
“提尔皮茨上将!你竟敢在陛下和皇后面前如此无礼!”
此时,参谋总长施里芬挡在了提尔皮茨面前,怒斥道。
“让开,施里芬伯爵!那小子侮辱了我,侮辱了我们的皇帝海军!”
“别胡说八道了,冷静点!连陛下都没有发作,你却在这里大吵大闹,成何体统!”
父亲没发作?
在王储看来,父亲分明是愤怒到无法自控。
瞧瞧那微微颤抖的八字胡,要不是皇后拼命拉着,父亲早就掐住汉斯的脖子了。
“汉斯,听说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施里芬参谋总长说道。
“从我的观察来看,你似乎不是那种会毫无考虑就乱说话的人。”
“......”
“你刚才说,德国海军无法超越英国海军,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会这么断言吗?”
施里芬的发问,让原本喧闹的宴会场陷入了微妙的沉寂。
发生了什么?
“喂,艾特尔,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不知道啊,连你都不明白,我怎么可能知道?”
我真是蠢,竟然问了这家伙。
威廉王储叹了口气,专注地听起了施里芬与汉斯的对话。
......
“活下来了!”
汉斯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当提尔皮茨冲过来的时候,他真是吓破了胆。
提尔皮茨的性格暴躁显而易见,但汉斯原本以为他至少会在皇帝面前有所克制,没想到他竟然真的一点就着,连这点自制力都没有。
如果不是施里芬及时挡在提尔皮茨面前,汉斯现在恐怕就已经在易北河河底看风景了。
“果然还是太急了。”
威廉二世对他那位岛上亲戚充满了自卑与爱恨交织的情感,而提尔皮茨在原本的历史中,也是个做梦都想摧毁英国海军的狂热分子。
在这种人面前直接断言“你们的海军赢不了英国”,就连汉斯自己都觉得,他能活着从这个场合走出来简直是个奇迹。
这的确是个极其愚蠢的行为。
但汉斯现在只能做这种愚蠢的事。
即便冒险,也必须强行推进,因为他别无选择。
他必须尽一切可能,尽快登上可以推动整个德意志帝国运转的主导位置。
为了让一战的失败者德国成为胜利者,他没有时间等待成年。
“这很简单,总参谋长阁下。”
汉斯深吸了一口气,稍作停顿后缓缓开口。
“关键在于英国和德国的地理差异。”
“地理差异?”
“是的,首先,阁下也知道,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它没有与其他国家接壤的陆地边境,他们的边境是那片广袤的大海。”
但德意志帝国却完全不同。
“相反,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大陆的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而其中两个国家,是不可能与德国和解的名副其实的敌国。”
“法国和俄国,对吧?”
施里芬似乎明白了汉斯的意思,脸色变得阴沉,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叹息。
“只要这两个国家敌视德国,德国就必须始终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
“因此与英国不同,德国难以将资源投入到海军建设中,这就是你想说的,对吧?”
汉斯点头表示认可。
英国可以减少陆军,集中力量发展海军,因为只要守住海洋,本土就绝不会遭到入侵。
但德国却无法像英国那样放弃陆军。
那只会让法国和俄国感到高兴。
这也是两国海军实力差异的根本原因。
“德国的陆军无疑是世界第一的军队,但同时维持世界第一的陆军和海军是不可能的,就连大英帝国也做不到。”
在这个时期,唯一能同时发展这些并依然不被拖垮的国家,只有那个仿佛占尽优势而生的国家——美国。
他们能被称为“美帝”也是有原因的。
“但这些没试过怎么知道呢?即使有先天不足,只要汇集全体德国人的力量发展海军,肯定......”
“据我所知,目前德意志帝国已经将60%的财政收入用于军费开支。提尔皮茨阁下,若继续勉强追赶英国,将预算倾斜给海军,只会导致巨额财政赤字。到那时,德意志帝国的财政体系将彻底崩溃。”
更何况,那些耗费巨资建造的舰队,真的能派上用场吗?
但事实并非如此。
“那就减少陆军的规模......”
“你没听到刚才小汉斯说的话吗?只要法国和俄国这两个敌对国家存在,陆军就不能随意削减。当然,别忘了在那之前,包括我在内的整个陆军高层都会向提尔皮茨阁下发起决斗挑战!”
施里芬脸上带着无比坚定的表情说道,提尔皮茨的肩膀不由得垂了下来。
实际上,在原本的历史中,施里芬等德国陆军高层也曾强烈反对威廉二世削减陆军预算以增强海军的计划,最终迫使威廉二世退了一步。
普鲁士容克贵族对陆军的热忱毋庸置疑。
“但......但加强海军是必要的。”
“陛下?”
当讨论的气氛逐渐倾向于“皇帝海军无法现实地超越英国海军”时,一直观察汉斯与施利芬对话的威廉二世带着焦虑的语气开口了:
“若德国要成长为与英国和法国同级的列强,强大的海军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加强海军不仅是我的愿望,更是全体德意志帝国国民的热切期待。
如今放弃已不可能!”
“陛、陛下所言极是。”
面对皇帝关于加强海军的慷慨陈词,本已心灰意冷的海军上将提尔皮茨重新燃起了斗志。
但这一切在汉斯预料之中。
这两个“军舰狂热者”宁可选择死亡也不会放弃加强海军。
“反正我的目的也不是阻止建舰竞赛本身。”
而且,也不可能阻止。
汉斯只是决定将这个海军问题当作一个铺垫,用以赢得德皇的信任,并提升声望。
“陛下,我从未建议陛下放弃加强海军。”
“汉斯?”
“我想说的是,以目前这种数量上的竞争,不仅无法超越,甚至无法赶上英国皇家海军。”
此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汉斯身上。
这就是关键时刻,加油。
“汉斯,你究竟想说什么?”
“若想让皇帝海军赶超英国海军,就必须改变策略。”
“改变策略......?”
“建造一艘能将现有所有战舰统统变成废铁的终极战舰。”
“!”
“陛下,这正是您目前所需要的。”
无畏舰。
20世纪初海洋霸权的核心。
一经问世便让所有旧式战舰过时的钢铁怪物。
“详细说说看。”
那位军舰狂热的皇帝会拒绝吗?
汉斯赌他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