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京城的灯光在雾霭中透出一层朦胧的光晕。顾晨站在书房的落地窗前,沉默地望着远方。窗外,城市依旧喧嚣,然而他的内心却波涛汹涌。
刚刚结束的会议,明确了改革的方向,但同时也让他清楚地看到,反对势力依旧在暗中潜伏,随时可能反扑。沈斌虽然被暂时遏制,但他的影响力依旧盘根错节。而更令顾晨担忧的是,党内部分高层的态度开始微妙地摇摆起来。
一阵敲门声打破了沉思。
“进来。”顾晨收回目光,转身坐回书桌前。
秘书陈斌推门而入,神情凝重:“顾部长,刚收到最新消息,沈斌的旧部正在试图重整旗鼓。他们正在海外某基金会的支持下,策划一场金融市场上的冲击行动。”
顾晨的眉头微微皱起,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具体情况?”
陈斌低声道:“根据可靠消息,他们打算利用境外资本,联合国内部分利益集团,在股市制造一轮剧烈波动。如果计划成功,将会影响投资者信心,甚至可能波及经济运行。”
顾晨沉思片刻,问道:“幕后是谁在操控?”
“目前掌握的线索指向沈斌的亲信胡文杰,他近期频繁出入某些金融机构,并与部分外资银行高层有过密会。”
顾晨的目光沉了下来,语气坚定:“胡文杰……看来他们的触角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深。”
陈斌点头:“是的。而且他们似乎也在试图利用舆论造势,制造恐慌情绪,试图给改革施加更大压力。”
顾晨微微一笑,眼神却带着锋锐:“他们还是老一套,以为操控市场、煽动舆论就能让改革止步不前?”
陈斌迟疑了一下,低声道:“不过,部长,党内最近的氛围有些微妙。部分领导对改革的速度和力度表示了担忧,认为步子太快,容易引起社会动荡。”
顾晨收起笑意,目光锐利地看向陈斌:“是谁在散布这样的言论?”
陈斌低声道:“黄志强和李昌伟这两位老领导,最近在一些内部会议上表达了相对保守的观点。他们并未明确反对,但语气上明显带有迟疑。”
顾晨轻轻点头,心中已有计较。
“我明白了。”他缓缓说道,“他们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毕竟每一次变革都会触动既有格局。但现在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不能再有丝毫犹豫。”
他顿了顿,眼神锋利如刃:“让财政部门做好应对资本市场波动的预案,同时加强监管,防止异常资金流动。至于舆论……让宣传部门准备一批新的政策解读文章,明确改革的方向和意义。我们不仅要在行动上占据主动,在舆论战场上也绝不能落后。”
陈斌点头:“明白,我马上去安排。”
顾晨摆摆手,示意他留下:“还有一件事。”
“您请吩咐。”
顾晨缓缓说道:“联系中央纪检部门,启动对胡文杰的调查。”
陈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明白了顾晨的用意。
“我会安排人低调进行调查。”
“要快。”顾晨的语气坚决,“他们已经开始行动,我们不能等到局势恶化才去收拾残局。”
陈斌郑重地点头:“我这就去办。”
望着陈斌离去的背影,顾晨目光深沉。他知道,接下来的斗争不会轻松,但此刻,他已经做好了迎接风暴的准备。
---
暗流汹涌
两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市场动荡让整个经济圈为之震动。
股市在短短数小时内出现剧烈波动,多家企业的股价瞬间下跌,市场一片恐慌。而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也迅速出现了各种质疑改革的声音,甚至有媒体暗示,当前的经济问题是由于改革政策过于激进所导致的。
这场风波,显然是有预谋的。
国务院经济工作会议紧急召开,顾晨作为改革的主要推动者,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
会议上,几位资深领导提出了疑问:“顾部长,这次市场动荡,是否说明改革的节奏需要调整?”
顾晨面对众人的注视,神情镇定,声音铿锵有力:“这次市场波动,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实则是人为干预的结果。如果因此动摇改革信心,只会让真正的幕后推手得逞。”
一位官员沉吟道:“可是……市场信心确实受到影响,社会情绪也有些不安。”
顾晨目光扫视全场,语气坚定:“信心的根本,来自于我们是否真正掌握主动权。如果任由资本操控市场,导致国家经济体系受制于人,那才是真正的不稳定。”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众人都在权衡顾晨的话。
片刻后,一位重量级领导缓缓开口:“市场需要稳定,但改革的方向不能动摇。顾部长,你有什么具体的应对方案?”
顾晨微微点头:“首先,财政部门将加大对市场的流动性支持,防止过度恐慌;其次,金融监管机构已启动调查,严厉打击恶意做空和市场操控行为。同时,宣传部门也会加大力度,向社会传递改革的真实信息,避免被误导。”
几位官员相视一眼,缓缓点头。
会议结束后,顾晨回到办公室,刚坐下,电话便响了起来。
“部长,调查有新进展。”陈斌的声音透着一丝兴奋,“我们掌握了确凿证据,胡文杰确实在暗中操控市场,并与境外资本勾结。”
顾晨目光一沉:“立刻移交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是。”
放下电话,顾晨深吸了一口气,望向窗外。夜色下的京城依旧灯火通明,而这场改革的战斗,也才刚刚开始。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