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的余波尚未平息,政坛暗流却更加汹涌。沈斌的资本势力被精准狙击,资金链遭受重创,但他并未彻底败退,而是策划着更为疯狂的反击。与此同时,顾晨深知,改革的攻坚阶段已然到来,唯有步步为营,才能确保最终胜局。
---
资本战场的终极较量
清晨,金融监管部门的会议室内,气氛格外紧张。
“最新数据来了!”一名工作人员匆匆递上报告。
韩志国接过资料,快速浏览后,脸色骤变:“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沈斌的资金并未完全撤出,而是通过多家离岸公司形成隐蔽资金流,正在回流国内。”
“这意味着什么?”一名官员皱眉问道。
“意味着沈斌在制造更大的金融风暴。”韩志国沉声道,“他现在的策略,是利用海外资本制造市场恐慌,迫使政府让步。”
顾晨翻阅着数据,眼神冷峻:“他们在逼我们表态。”
“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行动,市场信心可能彻底崩溃。”一位金融专家忧虑地说。
顾晨合上报告,目光坚定:“既然他们想用资本战场来施压,那我们就让他们看到,真正的力量在哪里。”
---
精准打击,封锁资本通道
当天,央行、证监会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紧急通知,对所有涉及腾远投资的资金账户进行冻结,同时加强外汇流动监管,严密监控跨境资金流动。
“所有账户的资金流向,必须在24小时内彻底查清!”韩志国下令。
与此同时,公安部门也同步行动,调查腾远投资的核心金融团队,试图彻底切断沈斌的操盘网络。
“必须找到关键人物。”顾晨在会议上强调,“沈斌不是单独作战,他背后的操盘手才是关键。”
经过连夜调查,公安系统锁定了一名关键人物——刘建平,腾远投资的核心资金操盘手,也是沈斌最重要的金融智囊。
“立即行动,不能让他跑了!”
---
沈斌的绝境
夜幕降临,一家隐秘会所内,沈斌面色阴沉地坐在沙发上,手里握着一杯威士忌,神情格外冷峻。
“刘建平失联了。”一名手下低声说道。
沈斌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警方动手了?”
“是的,他们已经锁定了资金流向,正在彻查。”
沈斌沉默片刻,随即冷笑一声:“顾晨,还真是不留情面。”
“沈总,现在该怎么办?”
沈斌眯起眼睛,缓缓说道:“启动最后的计划。”
“最后的计划?”手下愣了一下,随即瞳孔一缩,“您是说……?”
沈斌点了点头,目光阴冷:“既然他们想要一场较量,那我们就让他们付出更大的代价。”
---
舆论战升级,改革阵营受压
第二天,各大财经媒体突然出现大量负面报道,指责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度,导致外资信心下降,甚至有人渲染“经济危机”即将到来。
“这是典型的舆论战。”韩志国怒道,“他们试图通过媒体施压,让我们放弃行动。”
“这不是普通的媒体战,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攻击。”顾晨翻阅着新闻报道,神色冷峻。
“必须尽快反制。”
顾晨迅速部署:
官方媒体发声,邀请权威经济学者进行解读,稳定市场信心。
精准曝光,公布沈斌资金操控的证据,让公众了解资本市场的真正幕后黑手。
加强市场监管,推出一系列经济稳定政策,打消外界疑虑。
随着一系列措施的落地,市场逐渐回稳,舆论攻势也开始反转。
“他们的最后一张牌,也快失效了。”韩志国松了口气。
“但战斗还没结束。”顾晨语气沉稳,“我们必须彻底清理掉所有隐患。”
---
终极收网,沈斌的末日
几天后,公安部门的行动取得突破,成功逮捕刘建平,并从其账户中发现大量资金流转记录。
“这些资金,足以证明沈斌的市场操控行为。”调查员汇报道。
与此同时,纪委方面也传来消息——沈斌的部分政商关系网已经被锁定,涉及多名高层官员。
“是时候收网了。”顾晨站起身,眼神坚定。
几个小时后,官方宣布对沈斌展开正式调查。
消息传出,整个商界震动,腾远投资的股价应声暴跌,资本市场彻底崩盘。
当晚,沈斌的别墅被警方包围。
他站在窗前,看着闪烁的警灯,脸色苍白,眼中却仍带着一丝不甘。
“输了吗……”他喃喃自语。
门外,脚步声渐近,警员的声音冷静而坚定:“沈斌,出来吧。”
沈斌深吸一口气,缓缓合上眼睛。
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
改革的胜利,新的征程
几天后,顾晨站在高层会议室,向领导层汇报改革成果。
“沈斌的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
“市场秩序基本恢复。”
“金融监管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
听完汇报,一位领导缓缓点头:“顾晨,这次你们做得很好。”
顾晨微微一笑:“改革,还远未结束。”
窗外,晨光洒落,新的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