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与路远的通话,代洪泽开始主动交代起自己所有违法犯罪,一条条的违法事实,全部都指向了背后的邵汉举。
依次是城管局局长信莫良、田大雷、吴迪、等市里与南中区太多的领导。
代洪泽交代的所有问题及利益输送记录在一个账本上,看来我们的代洪泽并不是想象中的愚蠢,账本代洪泽放置在市区一套房子的保险柜内。
李祥龙闻言不敢怠慢立即向路远做了汇报,路远当场要求李祥龙此事一定不要声张。
代宗泽交代了问题,吴迪的问题也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
办公室路远拿着从代宗泽保险柜里取回来的小账本认真的拜读起来,越看越是愤怒,这个账本简直如同一颗炸弹一样随时能将整个山南甚至东山省炸开个口子。
路远心里大概算了一个数目,仅凭代宗泽的身上就有近亿元的利益输送,着实是让人吃了一惊,其中见不到人的生意往来可想而知。
第二天一早省、市两级领导陪着部委的专家小组在拟设定的两个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用了半天的时间终于考察结束。
下午专家组与省领导没有在山南继续留宿,直接赶回了省城,当晚还要赶往京城。
部委专家的领小组就这样对山南新区的考察结束,至于结果那就无从知晓,只能静等着京城官宣的消息。
看着远去的中巴车,山南一行领导终于也松了口气。
路远在人群里刻意看了看邵汉举,邵汉举的气色不错,看上去跟没事人一样。
路远心中暗笑,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也无所谓。
市委书记陈志华显得心情不错,主动走到于波涛的跟前:波涛市长,这段时间确实辛苦,晚上一起吃顿庆祝一下吧?
秘书长曹俊才不失时机的接过话说道:两位领导,我这个秘书长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我来安排,今天我们一起吃个饭,我和谭书记到了山南,我们还没有一起吃过一顿饭。
于波涛点了点头:是呀,陈书记,新区的设立对于我们山南都是一件大喜事,值得庆贺庆贺。
目光看向曹俊才:秘书长,晚上准备的简单点,不搞铺张浪费。
众位秘书看着大佬们难得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聊着天,路远心中也是一阵感慨,如果事事都能如此团结和谐,还愁山南的经济发展不起来。
答案显而易见是不可能的事,不出意外邵汉举很快就会离开这个圈子。
距离晚上的晚宴还有些时间,于波涛回到了办公室继续忙着手里的工作。
路远紧跟其后走进市长办公室:老板,重要的事情向您汇报。
于波涛眉头一紧:坐下说。
路远简明扼要的将代洪泽、吴迪交代的问题的情况向于波涛作了汇报,也将代洪泽的小账本交到了于波涛的手里。
于波涛看后,恼怒的当即做出指示:依法严惩,简直是无法无天,让路远单独向纪委书记晋海东汇报。
山南市委一行领导的晚宴同样是在招待所进行,晚宴的氛围很是融洽,各位领导酒都没少喝。
就连一向不怎么喝酒的于波涛也喝了不下半斤的酒,这是于波涛在山南工作期间极少的情况。
晚宴结束路远将于波涛送回了住处后才放心的离开。
走出市委家属院,路远拨通了宫晓晓的电话:宫区长还没休息吧?
宫晓晓好听的声音立即传来:路远,你刚刚忙完吗?
听到宫晓晓接电话方便,路远继续说道:宫姐,事情很快就会有眉目,这段时间你有个心理准备。
路远的话宫晓晓明白,欣喜的关切道:路远,我知道了,你也注意安全,谢谢你。
刚刚挂断电话,夏广和的电话就打了进来:路远,这么晚了没打扰你休息吧?
路远开心的说道:夏部长,我刚刚忙完,您什么时候来上任啊。
夏广和升任山南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后并没有卸任东川县委组织部长,所以于波涛也就没有急着让夏广和到市政府上任。
听着路远的问话,夏广和心情不错的说道:过了这个周末就能与你在一起工作了。
确定了夏广和来上任的消息,路远心情还不错,因为很快能与老领导夏广和在一起工作。
更何况路远想帮助夏广和提一级的事情终于实现,官场的恩情很难报,尤其是好领导,送钱送物都是不能接受的。
路远也就只能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能帮就帮一把,毕竟权利过期作废。
路远刚刚挂断夏广和的电话,又一个电话打了进来,路远一看吃了一惊立马接通:晋书记这么晚还没休息?
晋海东爽朗的声音立马传来:路远,你的电话是真难打进去。
路远有些不好意思:晋书记,不好意思刚才有两个工作电话。
晋海东并没有责怪路远的意思:路远你来一趟,我们见一面。
路远明白晋海东这么晚要跟自己见面的目的,路远当即答应。
一家不起眼的茶馆内,路远走了进去时,晋海东已经将泡好的茶倒入了路远眼前的茶杯中。
路远欠了欠身:晋书记让您久等了。
晋海东笑笑:给你打电话的时候我就已经在这里了。
接下来路远将代宗泽、吴迪的事情向晋海东作了一个详实的汇报。
晋海东忍不住长叹一声:路远,看来山南又得大地震一次。
路远心中也是忍不住的感慨:晋书记,其实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结果,我们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这些蝇营狗苟违法乱纪的事情上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晋海东脸色显得格外凝重:路远,斗争也就意味着我们是对的,如果大家一团和气,那才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第二天晋海东秘密去了趟省城,只有路远、于波涛知道,就连晋海东的秘书和司机都无从知晓。
邵汉举的事情不是小事,毕竟涉及一位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必须要谨慎再谨慎。
这天路远收到一个来自京城的快递,路远看到寄件人是妹妹路雅,很是开心的打开了快递。
快递是妹妹与上官婉儿寄给自己的一些吃的喝的京城特产,最下面还放着一个文件袋。
路远刚开始以为是妹妹写给自己的信,结果打开一看是一沓照片,路远顿时就开心的笑了起来。
照片上全部是路远日思夜想的佳人,上官婉儿与路远两人在京城的第一次合影留念,路远忍不住想到了两人坐在脚力三轮车上拍下的这一张照片。
路远看着这些照片有些出神,想了想已经很久没有见上官婉儿,心中的思念顿时涌上心头。
路远本来计划中秋国庆去一次京城,因为手里的工作,也就错失了进京与上官婉儿和妹妹见面的机会。
使劲法公司私人餐厅内,市委副书记谭启亮、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文涛、南中区体育局局长马广平、教育局的采购科副科长丁晶莹,还有一位南中区体育局的美女干部。
酒菜上齐,李文涛起身恭敬的说道:谭书记,您到山南高就我和广平一直想为您祝贺,考虑到这段时间您一直忙,也就晚了一段时间为您祝贺。
谭启亮是当年时任山南教育局副局长,跟随路不为的步伐水涨船高直至教育厅副厅长,现在又从教育厅副厅长位置调任至山南任副书记,可谓是绝对的实权派领导。
得知谭启亮到山南任市委副书记的李文涛与马广平闻言都是极为高兴,在山南有了谭启亮这座大山在,两人再进一步的想法便涌上心头。
都是曾经的老部下,几人没必要太客套,谭启亮端起酒杯与李文涛碰了碰,又与身边体育局的美女干部碰了碰酒杯。
谭启亮语重心长的说道:文涛、广平,你们都是我曾经在山南的老朋友老部下,没想到又回到了山南工作。
谭启亮的话说的很是让李文涛、马广平心里舒服,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
坐在谭启亮身旁的体育局美女干部刘长娟身子几乎贴近谭启亮的说道:谭书记,那我们今后就唯你马首是瞻。
谭启亮用自己宽大而又肥胖的手在刘长娟的小手上轻轻拍了拍:长娟,工作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向你们的文涛局长和广平局长汇报,当然解决不了的也可以直接来找我。
刘长卷心花怒放,满眼含春的看着谭启亮,要不是有李文涛和马广平在,估计这会两人早已进入主题。
一顿饭吃的谭启亮很是开心,李文涛与马广平也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把马屁拍得啪啪响。
李文涛的女人丁晶莹都有些听不下去,中途连忙去了好几次卫生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顿饭快要接近尾声时,谭启亮在李文涛的耳旁嘀咕了两声,李文涛便让两个女人走出了包厢。
两个女人走了出去,谭启亮脸上顿时收起笑容:文涛,上次你说的路远委托人查过自己的高考成绩无果后没有再查过吧?
李文涛回答:谭书记,自从上次路远查找无果后就再也没有提及过此事,应该是觉得没有查到就放弃了。
谭启亮若有所思的摸着自己的下巴:你们两个在这个事情上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大老板那边我没有汇报,担心大老板知道了此事对大家都不利,毕竟是大老板家的孩子,非同小可,你们俩还是要多关注一下这件事。
免得再出现我们不知道的情况,大老板一生气,难做的还是咱们,只要那小子查不到自己的成绩,就不会有什么事情。
万一查到了自己的成绩,就会顺藤摸瓜的追查起来,到时候我们都不好做。
这段时间从市委了解得知这个路远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主,更何况他又是于波涛的秘书。
谭启亮心中一阵感慨:兜兜转转十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自己亲手经办的高考成绩顶替竟然是现在市长的秘书。
谭启亮作为一个官场的老手,政治智慧绝不在陈志华之下,这件事情如果被人揭开自己绝对是顶锅的那个人。
李文涛与马广平对视一眼心里也极为些忐忑不安起来,觉得事情绝不可能就这样到此为止。
吃完饭几人各怀鬼胎的离开了史劲法的公司会所。
南中区教育局女干部亲自将谭启亮送回到了住处,至于两人要干什么那就无从知晓。
回去路上李文涛与马广平两人步行在马路上走着,马广平还是没忍住:李局,这个事情这么多年了,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事吧。
李文涛心里有些拿不定主意,满怀愁容的停了停:但愿路远别追着这个事情不放就行,我们就万事大吉。
有时候我真想主动将当年的事情直接告诉他,取得他的原谅,这件事情在我的心里也是如同一个心结一样,经常做梦梦到。
马广平安慰的说道:李局,现在谭书记不是来了吗,怕什么,出了事有个高的顶着,再说了当年我们也是无奈之举。
半个小时后史劲法的办公室里,路远与史劲法相对而坐静听着录音笔传来几人吃饭聊天的内容。
终于录音的最后才播放到关于路远的那一段,路远此刻的神情露出极少的紧张神情。
路远脸上的神情也从刚开始的慌张变得愤怒,不安起来。
史劲法知道路远等着查明自己高考的真相这一天终于来临。
尽管谭启亮口中所说的背后大老板,但事情逐渐慢慢也有了眉目。
对谭启亮身后所谓的大老板也愈发的清晰起来,事情不难猜测,毕竟都姓路。
虽然路远的心中早已有答案,但路远还是不能准确的确定是他,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判断失误。
第二天一早路远就拨通了省委一秘梁建的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兄弟,一早打电话肯定是有事,我时间不多。
路远知道梁建的工作性质,便直奔主题:梁大哥,谭启亮这人你熟悉吗?
梁建道:听说过,在省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原因就是他是路的人,而且是铁杆,最早从你们山南一路追随到省里。
梁建的这一句话路远心中便百分百确定了谭启亮所谓的大老板是谁。
无需多言,路远简单的说了一声谢谢就挂断了与梁建的通话。
梁建同样也不会问路远为什么会打听谭启亮的事情,这就是两人之间为人处世的一种高度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