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谄笑道:“老奴觉着还不错,是个会干事的。”
朱瞻基点点头,“我儿那边,正是要个会做事的。他在铁厂的差事,你让他交了,改派别人去,让他去景仁宫服侍小皇子。”
贵妃胡氏几月前已经诞下一名皇子,成为朱瞻基的第一个儿子。成婚多年,朱瞻基终于喜获麟儿,重视程度十分之高,不仅给他赐名“朱祁镇”,有“镇国”之意,还命人将端敬殿给腾出来,准备过两年小皇子大一些,搬过去住。
端敬殿可是东宫的宫室,专门给太子居住的,这举动可把皇后孙氏给气坏了,没少给朱瞻基醋喝。
“调兵之事,你催促兵部速速办理,现下交趾正值雨季,不会有大的战事,正好让我们从容调遣,莫要延误了时机。”朱瞻基道。
金英恭敬地应诺。不久之前,朱瞻基终于借机杀了朱高煦,然后又整治完了北方一众军将,中间曾经跟朱高煦眉来眼去的武将或被调任或被惩处。如今,朱瞻基终于可以放心的从京师京营调兵支援赵辉了。
“还有,宝庆大长公主府上,挑一些时鲜的吃食、四方贡品送去。”朱瞻基顿了顿,又补充道,“不,驸马府上,也同样来一份。”
下达完口谕,朱瞻基起身站到占据了一整面墙的《大明混一图》前,视线从京师一路往下逡巡,直到交趾。
金英又小心翼翼地问道:“皇爷,那这弹劾驸马的御史如何处置?”
朱瞻基回头,有些促狭地道:“把他贬到交趾去。”
交趾,战事却没有像朱瞻基以为的那样暂停,至少在红河以西不是。
沐昕带着士卒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往北走,已经连续下了五天的雨了,放眼望去,整个地面都是一片水汪汪的。
沐昕骂道:“这老天是漏了吗?怎么下个没完没了。”
部将道:“都尉,大帅命我们南撤,我们这可是一直在往北走啊。”
沐昕嗤之以鼻,“怎么往南撤,黎贼派了一大堆跟屁虫,我怎么好再往南去。”
沐昕说的是黎利派了几路大军来围住堵截他,几月来,他已经连续击破了三支军队,但是南面一直不断有大军追着他。
沐昕便只好越跑越往西面的山区而去,他先是抢了威蛮州,等到黎军赶到之后,他出击将黎军击败,在黎军合围之前,往东跑到了福安州城下,黎利以为他要攻打福安州,又调了大军前来。
哪知道沐昕只是兜个圈子就跑了,又跑回威蛮州,然后就继续北上慈廉州。
在慈廉州的红河渡口,沐昕击溃了黎军的守卫军队,渡过了红河,过了河,便是三带州。
沐昕随即攻破了三带州,抢了一波后,面对围追堵截来的黎军,沐昕又撤回了红河西面。
然后继续往西北方向进兵。
部将们哭笑不得,石林自嘲道:“好家伙,再这么走下去,我们就要到云南了。”
石林这么说也是没错的,只要沿着这个方向再走五百里,就到云南境内了。
如果沐昕真这么干的话,那他就有可能会在云南边界遇到他哥沐晟了。
黎利虽然气急败坏地派人追击沐昕,但沐昕的行径伤害不大、只是侮辱性强,黎利有着唾面自干的本事,自然是能忍的。
他现在有着更大的计划。
黎利调集了他能收集到的所有船只,命水军将领郑克复率领,沿着红河顺流而下,驶入白藤江,准备趁机偷袭明军,截断赵辉的粮道。
黎军在白藤江中钉入了几丈长的木桩,以此来阻挡郑和的船队溯江而上。
要知道这招河里钉木桩的手法是安南“自古以来”就熟练惯的了,在明朝之前,分别有五代、宋朝、元朝都与安南政权在白藤江中发生过战争。
安南的惯常操作手法便是用木桩将白藤江给钉死,屡试不爽。
明军水军船大,被黎军钉下的木桩阻挡,无法与其交战,急得团团转。
黎军船队在白藤江边停靠,准备登岸,从昌江东面发起偷袭。
不料赵辉早已有察觉,派遣金山卫前来阻击。
彭震是打惯了“以陆制海”战术的,因为金山卫设立就是为了防备倭寇的,见黎利在他面前玩抢滩登陆这种战术,彭震觉得黎利颇有点“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挑衅意味。
由于下雨火药潮湿,明军打造了许多投石机,彭震命人将投石机拉来岸边,与黎利的船队对轰。
黎利的水军也是装备了投石机的,大家半斤对八两,对轰了数日。
彭震命人逐日偷偷减少兵力,造成兵卒伤亡惨重的假象。
郑克复果然信以为真,心中暗暗得意,命人随时做好登陆的准备。
这日,两军照例继续对轰,郑克复眼见明军兵力越来越稀少,便派兵突然发起登陆,杀向岸上。
彭震便将计就计,命士卒假意抵挡不住,纷纷后退。
郑克复大喜,命全军杀上。
等郑克复上岸追击了三五里之后,忽然发现前面明军不再逃跑,而是开始有意识地让开大道。
顿觉不妙。
果然,很快大道上杀出来一支兵甲齐整的大军来,直接奔黎军而来。
是彭震亲自带领的主力,向郑克复发起猛攻。
郑克复惯于水战,哪里能跟金山卫这种打老了水陆大战的精兵对垒,很快就被杀得大败。
此时的郑克复恨不得多生两条腿,飞也似跑回白藤江畔。
到了江畔,郑克复更是惊得魂飞魄散——明军水军已经悄悄破除了水下的木桩,杀了过来。
这下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黎军被水陆两厢夹击,杀得丢盔弃甲,几乎全军覆没,船队也被明军大部击沉。
郑克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跳入白藤江中,不知死活。
击退了黎利的阴谋之后,明军获得了难得的宁静时刻,加上雨季下雨越来越频繁,天地之间全是一片汪洋大海,双方都默契地进入了停战期。
不过,黎利也不闲着,派人向赵辉来昌江城求和,表示愿意“割地称藩”,只求放他一马,让他回清化,“甘愿为一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