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老爹心中,萧家能先后得到了空大师与了如大师的指点,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乔念心。
要不是乔念心,他那天就不会前往金光寺,自然也就不会遇上了空大师。
萧老爹觉得,正是因为和了空大师有过交集,了如大师才会决定把念心送到萧家,还亲自跑这一趟。
虽说了如大师曾提及与萧家有缘,可自从萧家搬到绿柳村后,了如大师也就来过两次。
头一回是应萧老爹热情相邀,来考察萧家准备建房的那块地,还带来了镇宅石龟;第二次便是这次,送乔念心过来。
萧老爹每年都会去金光寺拜访好几次。
李村长默默留意着萧老爹的神情,试图从中发现些蛛丝马迹。
萧老爹心里虽然有些不安,但不敢表现出来,依旧镇定地迎着李村长的目光。
李村长没能从萧老爹脸上瞧出什么异样,心里虽还有疑惑,却也不好再接着追问,便顺着萧老爹的话讲:“既然这孩子和你家有缘,那就好好照顾她,当自己孩子一样对待。村里的那些孩子,我会让各家去告诫,别欺负新来的。”
不管萧老爹有没有隐瞒什么,既然了如大师这么重视乔念心,李村长就觉得自己得关注这件事,也得向乔念心表达友好。
见村长不再刨根问底,还特意表明态度,萧老爹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既然明确说乔念心不姓萧是了如大师的意思,明面上或许没人会对她评头论足,可背后说不定还是有人会议论。
要是村长的态度能真正落实,乔念心或许就能少听些闲言碎语。
没打听出有价值的消息,李村长也不想多待了,便给正和萧天宝聊天的李保全使了个眼色,准备离开。
不管萧老爹怎么挽留,李村长就是坚持要走,就在两人僵持不下的时候,外面传来了李家老二李海泉的声音:“婶子,今天烧什么菜啊,好香呢,有没有我的份?”
没过多久,黄氏热情的声音传了过来:“哟,这不是李老三嘛。有有有,就算少了天宝哥的,也不能少了你的,等会儿你敞开了吃就行!”
“那我今天可真是有口福了!对了,我的小侄女在哪儿呢?”
李海泉脸上挂着笑,接着说道,这话让李村长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家里又不缺他这一口饭,怎么就这么好意思到别人家来蹭饭!
李海泉是李村长最小的儿子,今年二十岁,去年才结的婚,目前还没有孩子。
也许是因为念过几年书,他跟周围人格格不入,不过和萧天宝的关系却特别好。
李海泉的出现,让李村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脸色变得愈发凝重。
正为留住李村长而发愁的萧老爹,心里顿时一喜,赶忙给萧天宝使了个眼色。
萧天宝从堂屋走出来,不仅看到了赵大,还瞧见了跟在后面的李海泉。
李海泉身材比较瘦小,被赵大挡在身后,从灶房那边根本看不到他,所以黄氏也没注意到他。
“念心以后就是我家闺女了,什么时候见不着?来来来,赵大哥,李三哥,先进屋坐,咱们好好聊聊。”
萧天宝之前一直在堂屋陪着李保全聊天,压根不知道乔念心这会儿在哪儿,只能笑着先把两人请进屋里。
等他看到李海泉手里拎着的小酒坛时,忍不住沉下脸责怪道:“怎么还带酒来呀,平常也就算了。今天我家有喜事,难道还会缺酒吗?”
萧天宝不清楚黄氏具体准备了些什么,可既然萧老爹执意要留村长吃饭,肯定早就和黄氏商量过了。
黄氏做事向来周全,王氏也很细心,院子里已经飘满了肉香和鱼香,酒肯定也是备好了的。
就在这时,黄氏擦着手从灶房走出来,也看到了李海泉手里的小酒坛,还有被他挡在身后的段北盛,便故作嗔怪地说:“来就来呗,还带什么酒呀?对了,北盛,你娘和狗剩呢?你该不会打算以后都不让狗剩跟有为一起玩了吧?”
段北盛搓了搓手,露出憨厚的笑容说:“哪能呢!今天早上我娘带着狗剩去我二姐家了。”
“怪不得今天一整天都没瞧见你娘!”黄氏一下子明白了。
徐氏平常最爱热闹,村里但凡有个活动,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听到她的声音,可今天却不见她露面,也没听见她的动静,这让黄氏心里直犯嘀咕。
徐氏在红枫村以爱聊天、爱交际出了名,好在她说话一般都实事求是,所以黄氏并不反感,两人关系还挺不错。
绿柳村的居民大多姓李,段家和萧家则是为数不多的外来户。
段家早在段北盛爷爷那辈就定居在绿柳村了,可家里人口一直不多。到了段北盛这一代,他有两个姐姐,却没有兄弟,自己也只有狗剩这一个儿子。
段北盛的妻子生狗剩的时候难产去世,从那以后,段北盛担心再娶会对狗剩不好,就一直没再成家,至今和母亲、儿子三人相互依靠。
段北盛和萧天宝年纪差不多,只比萧天宝大两个月,可看着却显老不少。
段北盛二十七岁才有了狗剩,狗剩的正式名字叫段二柱。
今年六岁的狗剩,比萧天宝的大儿子萧正道整整小了七岁。
段家是离萧家最近的邻居,萧家刚搬到绿柳村的时候,段家就是最早表示友好的人家之一。
两家关系一直很铁,不管哪家碰上困难,另一家肯定第一时间帮忙。
两家的孩子相处得就跟亲兄弟似的。
除了十三岁的萧正道,十岁的萧安民、六岁的狗剩和五岁的萧有为,几乎天天都在一块儿玩。
在萧有为落水生病之前,要说狗剩常跟着萧安民,那萧有为就是常跟着狗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