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的呼喊,剧院的灯光陡然暗下。
原本喧闹的剧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
在这灯光骤暗的剧院里,舒绮梅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十六岁那年。
那是个蝉鸣喧嚣的夏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碎金。
舒绮梅怀揣着对戏曲懵懂却炽热的向往,踏入了那座古朴的戏园子。
戏园子里弥漫着淡淡的檀木香,墙上挂着一幅幅泛黄的戏服照,每一张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舒绮梅的恩师,一位面容和蔼却在戏曲上极为严苛的老人,正站在戏台中央,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皆是韵味。
“戏曲,讲究的是一招一式皆有章法,一颦一笑皆是故事。”
老人的声音醇厚而有力,在戏园子里回荡。
舒绮梅就那样站在台下,仰望着台上的恩师,眼中满是崇敬与向往。
从那一天起,舒绮梅便跟着恩师,从最基础的台步、手势学起,一招一式反复练习。
常常练到汗水湿透了衣衫,双腿酸痛得难以站立。
无数个日夜,恩师的教导如影随形。
当她因为一个动作总是做不好而沮丧时,恩师会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耐心地为她示范。
当她在台上紧张得忘词时,恩师会在台下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给予她重新开始的勇气。
后来,恩师离世,那是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整个世界都仿佛被阴霾笼罩。
舒绮梅站在恩师的墓前,泪水与雨水交织在一起。
她知道,自己肩负着恩师的期望,要将戏曲传承下去。
如今,站在这熟悉又陌生的舞台上,看着身旁的芳绮兰,就如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恩师的身影似乎又在眼前浮现,舒绮梅知道,恩师一定在某个地方看着她,看着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整个空间被静谧笼罩,唯有舞台成为视觉的焦点。
巨大的蒸汽灯释放出柔和而梦幻的暖黄色光芒,从上方倾泻而下,将舞台铺成一片暖黄。
舒绮梅与芳绮兰并肩而立,宛如从画中走来的仙子。
蒸汽灯的暖光轻柔地洒落在舒绮梅的面庞,清晰映照出她那精致的五官。
舒绮梅的眼眸明亮而深邃,在灯光下闪烁着光芒。
随之,舒绮梅抬手轻轻理了理鬓边的碎发,细腻的肌肤仿若被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泛着柔和的光泽。
舒绮梅的衣服,镶嵌着精致的机械小零件。
此刻在灯光的照耀下,这些小零件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随着舒绮梅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那些光芒就像灵动的萤火虫,为她增添了几分神秘而迷人的气质。
再看芳绮兰,光影在她身上肆意流淌,勾勒出她柔美的轮廓。
洁白无瑕的脸颊微微泛红,那是青春与羞涩交织的色泽,在暖光的映衬下更显动人。
此时,芳绮兰紧张地攥着衣角,手指不自觉地揪紧了布料。
大大的眼睛眼睛犹如清澈的湖水,纯净而明亮,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而芳绮兰微微低垂眼眸,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上投下淡淡的阴影,更添了几分温婉与含蓄。
芳绮兰身着的衣服裙摆处,齿轮装饰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随着芳绮兰的呼吸微微颤动,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关于这场演出的独特故事。
在这如梦如幻的光影中,舒绮梅轻轻侧身,动作轻柔而自然,像是生怕惊扰了这份热烈的气氛。
紧接着,舒绮梅伸出手,稳稳地拉住站在一旁的芳绮兰的手腕,将她拉到身前。
舒绮梅的嘴角微微上扬,脸上带着温柔又骄傲的笑意。
这笑容里,满是对徒弟的认可与疼爱。
仔细去瞧舒绮梅的眼睛,此时已经弯成了月牙,眼角的细纹里都藏着欣慰。
“大家如此热情,我满心感激。”
舒绮梅微微提高音量,声音清脆悦耳,在剧院里清晰地回荡。
紧接着,舒绮梅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眼神中满是真诚,每一个观众都能感受到她的谢意。
“这些年,许多关注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个徒弟。”
舒绮梅顿了顿,眼神柔和地看向芳绮兰,仿佛在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缓缓说道:
“在我退隐的日子里,她在戏曲之路上默默耕耘,从未停歇。”
芳绮兰微微颔首,下巴轻轻点动,幅度不大却尽显谦逊。
芳绮兰有些羞涩地向观众们欠身行礼,身体微微弯曲。
裙摆处的齿轮装饰随着芳绮兰的动作微微转动,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间隙里格外清晰。
粉嫩的脸颊微微泛红,低垂的眼眸里满是对观众的敬重。
台下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芳绮兰身上,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她,好奇与期待交织。
坐在前排的一位年轻人,微微前倾身子,双手撑在膝盖上。
想要更清楚地看看这位备受称赞的新人,脖子伸得长长的。
后排的几位观众则交头接耳,身体凑得很近,小声议论着对芳绮兰的期待,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