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皇城之内,红绸铺地,鼓乐齐鸣。
汉献帝刘协与曹操之女曹节的婚礼如期举行,场面宏大,盛况空前。
皇宫正门,刘协身着龙袍,头戴皇冠,面含微笑,却难掩眼中那抹不为人知的冷芒。
曹节身着凤冠霞帔,容颜绝美,却神色复杂,只有对未来的迷茫。
两人并肩而立,接受着群臣的祝贺。
“一拜天地!”司仪高喝,刘协与曹节缓缓弯腰,天地为证。
突然,天际一抹火光划破宁静,董承府邸之上,烽火狼烟骤起,直冲云霄,这是兵变的信号!
“二拜高堂!”
司仪之声未落,城中已传来阵阵喊杀之声,打破了婚礼的祥和。
刘协眼神一凛,心知肚明。
“董承动手了!”
“夫妻对拜!”司仪依旧高声呼喊,但此刻已无人理会。
曹节望着刘协,眼中闪过一抹复杂之色,似有不甘,似有冷漠。
正当两人即将拜下之时,城外喊杀声更近,城中亦是一片混乱。
种辑、王子服、吉本等衣带诏成员已率私兵按计划发动兵变,他们身着黑衣,手持利刃,从四面八方涌向皇宫,与曹操的亲信部队展开了激战。
“保护陛下!”皇宫侍卫迅速围成一圈,将刘协护在中间。
刘协却轻轻摆手:“不必惊慌,按计划行事。”
此时,曹节被宫女们护在身后,她望着眼前的混乱,心中五味杂陈。
她深知,这场婚礼,或许将成为她命运的转折点。
“陛下,您这是要……”曹节的声音微微颤抖,她试图从刘协的眼神中寻找答案。
刘协回望曹节,眼中闪过一丝疯狂:“曹节,你以为我真的想娶你吗?如果是利用你罢了!”
此时,董承亲率大军,与曹操的守军激战正酣。
他立于阵前,手持长枪,神色坚毅:“为了汉室,杀!”
喊杀声震天动地,血雾弥漫在许都的上空。
种辑、王子服等人亦在各处发动攻击,与曹操的亲信部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城中百姓惊慌失措,四处逃散,整个许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至于举行婚礼的大殿之内,曹仁等曹军将领,已经被刘协提前安排好的人直接拿下。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喊杀声渐渐平息,但空气中仍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有亲信侍卫前来,刘协急忙问道:“事情如何?”
他深知这一次政变非同小可若是不成,他只有死路一条。
“许都已经在车骑将军的掌控。”一侍卫低声回答。
刘协闻言,大喜过望。
他站在皇宫的高处,望着城外渐渐散去的硝烟,心中五味杂陈。
这么多年了,朕终于要做真正的皇帝了吗?
金殿之内。
董承满身血污的身影。
他大步流星,跨过门槛,直奔刘协面前,双膝跪地,声音中带着一丝喘息与激动:“陛下,兵变已大获全胜!曹仁、荀彧已被擒住,许都要害尽在我军掌控之中,曹操诸子正四处搜捕,许都城,已彻底归顺陛下!”
刘协闻言,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看到了重掌大权的曙光。
他大手一挥,声音坚定:“好!董承,你功不可没,即日起,封你为大将军,统领三军!”
董承抬头,眼中满是感激与忠诚,连连叩首:“谢陛下隆恩!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此时,伏寿从旁侧走出,神色凝重,轻声提醒:“陛下,虽兵变成功,但距离真正夺回大权,尚需时日。
荀彧乃曹操心腹,却素有威望,快请他前来,号召兖豫二州世族官员弃曹向汉,则大事可期。”
刘协点头,目光深邃:“所言极是,即刻命人去请荀彧。”
不久,荀彧被两名侍卫押解着步入金殿。
他衣衫略显凌乱,但神色依旧从容,目光在刘协与董承之间流转,心中五味杂陈。
刘协起身,缓步走至荀彧面前,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与期待:“荀文若,兵变已成,朕问你,是否愿助朕一臂之力,公开斥责曹操为乱国逆贼,号召各地世族官吏背曹向汉?”
荀彧闻言,眉头紧锁,内心挣扎不已。
他深知,此刻的选择,将决定他一生的名节与忠诚。
片刻沉默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复杂:“陛下,曹操昔日确有救驾之功,不可轻易抹杀,但臣身为汉臣,也不愿违抗陛下之令。”
董承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满,厉声道:“荀文若,莫要首鼠两端!此刻若不表态,休怪本将军不客气!”
荀彧苦笑,目光转向董承,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大将军,非是荀某贪生怕死,亦非背叛曹公,只是心中天平,始终偏向汉室正统,既如此,荀某愿遵陛下旨意,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几分恳切:“只是望陛下能体恤民情,勿让战乱再起,伤及无辜。”
刘协闻言,心中暗自点头,对荀彧的忠诚更添几分敬意。
他轻声安抚:“荀卿放心,许都城的也是朕的子民,朕怎会伤之。”
荀彧同意配合,刘协欣喜若狂。
董承命人将曹操的诸子女与正妻丁夫人一一押解上殿。
他们或被绳索捆绑,或被刀剑胁迫,脸上尽是惊恐与不甘。
“丁夫人,你为曹操之正妻,你可愿背弃曹操,助陛下重掌大权?”
董承目光如炬,直视丁夫人,冷声问道。
丁夫人抬头,目光坚定,嘴角挂着一丝冷笑:“我乃司空之妻,生是司空的人,死是司空的鬼,岂会背叛夫君?”
董承闻言,脸色一沉,手中长剑一挥,寒光闪过,丁夫人的人头已然落地。
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金殿的青石地板,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母亲!”
“你们这群畜生!”
曹氏的子女,尽皆放声怒骂哭泣。
群臣皆惊,连荀彧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他望向刘协,试图劝阻,但刘协只是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得意与疯狂。
“曹操之子,曹彰,你可愿降?”董承的目光又落在了曹彰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
曹彰瞪大了眼睛,怒吼道:“我乃曹家儿郎,宁死不屈!”
董承冷笑,长剑再次挥出,曹彰的人头也应声落地。
鲜血四溅,与丁夫人的血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
荀彧终于忍不住,挺身而出,高声喝道:“陛下,祸不及家人,此举太过残忍,还望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