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高丽国皇太后中毒!
虽然他不惧,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朴于恒是个孝顺的人,他对自己的母亲言听计从,十分依赖和信任。
对付这种人,必须得拿捏软肋,所以杨天准备对方的母亲下一点小毒,
他不在乎外界对自己的名声,也不怕高丽对自己的谩骂,
毕竟是现代人的灵魂,没有素质,就无法被道德绑架。
其实杨天也没有那么不堪,他给这老太太的药丸只是一枚对皮肤好的补药,
只不过,对朴于恒来说,杨天这人极度危险,
而且,事关母亲的性命,即便是有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他也不敢赌。
杨天让心腹秘密潜入高丽国,将那枚看似补药的药丸,通过巧妙的方式送到了朴于桓母亲手中。
朴于桓母亲并未察觉异常,只当是寻常补药服下。
只不过,虽然杨天无意伤害这年近八旬的皇太后,
但有人不这么想,高丽国一些藏起来的余孽眼看杀不了朴于恒,
他们便丧心病狂的将目光投向了朴国太这个老人。
这些人认为,杀了朴国太,即便对大局没什么用,
也能提升残兵败将的士气,打击朴于恒的自信。
好巧不巧的是,这些人的方式跟杨天一样,
只不过,虽然都是下毒,杨天那枚药丸对身体无害,这些人的药丸却是剧毒。
与此同时,朴于桓正忙于整顿国内局势,清除叛臣余孽,稳固自己的统治。
然而,没过多久,他便收到母亲身体不适的消息,心中顿时大骇。
朴于桓匆忙赶到母亲寝宫,只见母亲面色苍白,虚弱地躺在床上。
太医院的太医们忙前忙后,却都束手无策,查不出病因。
朴于桓心急如焚,看着母亲痛苦的模样,自责不已。
“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母后会突然如此?”朴于桓怒视着一众太医,眼中满是焦急与愤怒。
太医们纷纷跪地,战战兢兢地表示不知缘由。
朴于桓心中疑惑又担忧,他怀疑这背后定有阴谋。
就在此时,有侍卫来报,称云国边境军队似乎有调动迹象。
朴于桓心中一凛,难道是云国趁此机会想要有所行动?还是说母亲的病与云国有关?
朴于桓立刻派人暗中调查,很快便发现母亲所服的那枚“补药”竟是来自云国方向。他怒不可遏,认定这是杨天的阴谋。
“杨天,你竟敢对我母亲下手!我定不会放过你!”
朴于桓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
他当即召集将领,准备整顿军队,与云国决一死战。
然而,冷静下来后,他又有所顾虑。母亲的病情不明,
若此时贸然开战,不仅母亲的病情可能会因战事耽搁而加重,
高丽国也可能再次陷入战火,百姓又将生灵涂炭。
朴于桓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是对杨天的仇恨和为母亲报仇的急切心情,另一方面是国家和百姓的安危。
而在云国,杨天得知朴于桓母亲服药后的情况,心中也有些疑惑。
他虽想用这种方式威慑朴于桓,但并不想真的伤害无辜。
“怎么可能!朴国太竟然病倒了,症状还是中毒!
究竟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我给的药丸只不过是寻常的美容养颜功效,
难道是朴于恒自导自演,目的就是为了让我放松警惕,然后给我致命一击?
亦或者高丽国的余孽贼心不死,想要借刀杀人,将高丽国的水搅浑?”
得知了朴国太的性命危在旦夕,杨天大吃一惊,心里在默默盘算。
杨天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必将引发两国的大战,这对云国来说也并非好事。
他决定先派出使者前往高丽国,一则慰问朴于桓母亲的病情,二则表明自己与此事并无关联。
使者快马加鞭赶到高丽国,求见朴于桓。
朴于桓看到云国使者,怒目而视:“你来干什么?是来看我母亲笑话的吗?”
使者赶忙拱拱手,不卑不亢地说道:“陛下息怒,我家将军得知太后身体抱恙,十分担忧,特命我前来慰问。
我家将军还让我向陛下表明,太后所服之药虽由我云国方向送出,
但功效却是美容养颜,本次中毒,绝非我家将军本意,其中定有误会。”
对于使者的话,朴于桓不置可否,他冷哼一声:
“误会?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我母亲生命垂危,你们云国必须给我一个交代!”
面对咄咄逼人的对方,使者也无奈地说:
“陛下,我家将军愿意全力协助太医查找病因,找出真正的幕后黑手。
还望陛下能给我们一个机会,不要轻信一面之词,
贸然与云国开战,以免两国百姓遭受战火之灾。”
朴于桓沉思片刻,觉得使者所言也有几分道理。
他心中也清楚,若真的开战,高丽国目前的国力并不一定能承受得住。
而且母亲的病还需要太医全力诊治,此时若分心与云国作战,恐怕对母亲的病情更加不利。
“哼,暂且相信你们一次。若查不出幕后黑手,你们云国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想了想,朴于桓也觉得杨天没那个必要做这种事,他冷冷地说道。
使者离开后,朴于桓继续派人调查母亲中毒一事。
经过一番深入追查,终于发现了那些高丽国余孽的踪迹。
原来,这些人得知朴于桓母亲服用了云国送来的“补药”,
便觉得有机可乘,偷偷将剧毒掺入了其他药物中,
让朴于桓母亲服下,企图嫁祸给云国,引发两国战争。
朴于桓得知真相后,怒不可遏:“这群可恶的余孽,竟敢如此狠毒!”
他立刻下令,将这些余孽全部缉拿归案,严惩不贷。
在云国使者回去复命后,杨天得知朴于桓愿意先按兵不动,一同查找幕后黑手,心中稍感宽慰。
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继续加强边境防御,以防朴于桓改变主意。
随着对余孽的审讯深入,更多的细节浮出水面。
原来这些余孽与之前叛乱的大臣们暗中勾结,一直妄图颠覆朴于桓的统治。
他们认为只要能制造混乱,就能浑水摸鱼,重新夺回权力。
朴于桓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些余孽的罪行,大臣们纷纷表示愤怒,要求严惩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