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无期即将启程奔赴北方灾区的前夕,京城的局势同样不容乐观。一封加急密报传来,京城百里之外的要道上,出现了大批流民。这些流民拖家带口,扶老携幼,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向着京城的方向蜂拥而来。他们眼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为了生存,一路乞讨,沿途的村庄和城镇被这突如其来的流民潮搅得混乱不堪。
为了应对这一紧急情况,凤无期与镇南大将军独孤鸿,以及几位足智多谋的幕僚,在密室中展开了一场紧张而又周密的商议。密室里,烛火摇曳,气氛凝重。凤无期神色严肃,率先打破沉默:“如今京城百里外流民聚集,若不妥善安置,恐生大乱。” 镇南大将军独孤鸿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三皇子所言极是,此事刻不容缓。” 几位幕僚也纷纷表示赞同,开始各抒己见。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初步拟定了搭建帐篷、调配物资的方案。这时,一位幕僚忧心忡忡地开口:“三皇子,虽说物资能调配,但以往赈灾,总有人贪图私利,将粮食截留,真正到流民手中的所剩无几,这次该如何避免?” 这话一出,众人皆陷入沉思。
凤无期眉头紧锁,在室内来回踱步,片刻后停下,沉声道:“我有个办法,或许可行,只是听起来有些无奈。我们往米里加沙子。” 此言一出,众人皆露出惊讶之色。镇南大将军疑惑地问道:“三皇子,这是为何?”
凤无期解释道:“那些妄图贪腐的人,多是为了谋取私利。米中掺沙,一来不好售卖,二来他们自己也不愿食用,自然就觉得无利可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截留粮食的情况。而流民们为了活下去,是不会在意这些沙子的。”
众人听闻,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位幕僚感慨道:“三皇子此计虽无奈,却能直击要害,或许真能解决贪腐难题。”
随后,凤无期与镇南大将军独孤鸿,全身心投入到救灾筹备当中。为组建一支能高效应对复杂状况的救援队伍,他们日夜忙碌,仔细查阅各类官员履历,又实地考察士兵训练情况,反复斟酌、层层筛选,终于从众多人员里挑选出一批精明能干的官员和精锐士兵。这些官员思维敏捷、办事干练,士兵们则体格健壮、纪律严明,每个人都怀揣着为百姓排忧解难的热忱。
仅靠救援队伍还远远不够,凤无期深知团结各方力量的重要性。他与镇南大将军一同,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各大世家府邸与豪绅宅第之间。每到一处,凤无期都言辞恳切地向他们阐述当前流民的艰难处境,以及救灾行动对整个京城乃至国家稳定的重大意义。他语重心长地说:“如今流民遍野,他们皆是我朝子民,我们怎能忍心看着他们受苦?唯有齐心协力,方能共渡难关。” 镇南大将军也在一旁以自身威望力劝,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和威望,不断说服众人。
在他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各大世家和豪绅纷纷被打动,认识到救灾乃是关乎社稷安危的大事,不能置身事外。丞相府也迅速响应,在京城外设立了粥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