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被方垚一句话问得愣了下。
履历造假?哪儿造假了?
非要吹毛求疵的话,那就是体重可能不太准,她最近瘦了。
两秒愣忡后,姜宁笑起来,“九品斋的hR招人都不做背调的吗?”
有没有造假,一查不就都清楚了?
方垚身子往后靠在椅背上,摊手,“背调这种事,可操作的空间太大了,比起背调,我更倾向于跟你本人谈。”
他看着桌面上的简历,手指在纸上某处敲了敲,“从小跟着县里的老师傅学习漆艺,京大美院毕业,又跑去当小学的美术老师……姜小姐,能跟我说说你的心路历程吗?”
现在的人学漆艺,说好听点是传承非遗,从现实层面出发,那就是爹妈给学习不理想的孩子寻摸的一门出路。
学的是手艺,也是谋生的手段。
她都能考上京大了,还学什么漆艺?
还有,京大美院毕业的人才,前途一片光明锦绣,她居然跑去当美术老师,还是小学的美术老师,开什么玩笑?
姜宁有些烦躁,觉得他在没事找事,“没什么心路历程,想做就做了。”
方垚问:“那又为什么会选择来我们九品斋?还是想来就来了?”
姜宁皮笑肉不笑,“冲你们名气大行不行?”
方垚挑眉点头,“这句是实话。”
姜宁站起身,“还有别的事吗?”
方垚笑起来,目光中让人不适的强势探究也随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略有些浮于表面的真诚和坦率。
“你别生气,我这是差点栽了大跟头,被吓怕了。”
他缓缓道出一件旧事。
以前九品斋在招人上出过一次大篓子。
竞争对手安排了一个很有实力的漆艺师过来,短短两个月时间,把漆师和大师傅工作室里的设计稿偷了个遍。
上一任人事经理就是折在这个事上,才有了后来孙婧顶上来。
虽然最后及时拦截没让他带出去,也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也把方垚实实在在吓了一跳。
招人甄选做背调是人事的工作,但最终承担风险的却是工艺部,自那之后,每每有新人来,他都会多留个心眼。
姜宁重新坐回椅子上,轻嘲,“方总这是怀疑我居心不良图谋不轨?”
方垚坦言,“之前是这样,不过现在没了。”
如果真是别有居心,反而会把履历做得无懈可击。
他之所以叫她来,首先是真的好奇姜宁为什么会有这么跳脱的人生轨迹,其次才是试探。
姜宁轻嗤,“那真是谢谢了。”
方垚去旁边的茶台,从巴掌大的紫砂壶里倒了一杯茶放到她面前。
“其实这事儿真不怪我多想。要不是昨天你走后孙婧说你是空投过来的,而且连她都不知道是谁做的安排,我也不至于今天一早就把你叫过来,所以……你到底有什么背景,你师父是谁?”
姜宁昨天髹漆的盘子他看过了,均匀平整,毫无瑕疵,手稳得堪比大师傅。
她的师父,肯定是圈里某个大佬。
方垚坐回到对面,身体前倾凑近,双臂交叉置于桌面,满眼期待的等着她的答案。
姜宁这回是真懵了。
背景?
她一个刚出生就被抛弃的孤儿,已经断绝收养关系的曾经的姜家养女,能有什么背景?
难道是老头儿?
九品斋这边是他联系的。
姜宁认真郑重的回答:“我师父是夏雨田,他在云来县开了一家漆器作坊。”
“云来县夏雨田?”
方垚见她不像瞎说,认真想了想。
什么云来县,完全没听说过。
夏雨田……圈子里姓夏的大佬倒是有几个,但没有叫夏雨田的。
谐音的都没有。
难道真是高手在民间?
姜宁见他还是存疑,不想在之后的日子里始终被当做‘奸细’看待,直接从桌上拿了笔和便签纸,写下一串座机号,顺着桌面推到方垚面前。
“随便查。”
身正不怕影子斜。
方垚也不搞那些虚的,当着面就开始拨号。
刚按完区号,电话先一步进来,大老板的助理通知五分钟后紧急开会。
办公室里安静,姜宁听了个大概,主动起身,“我先去工作了。”
方垚点点头,随手把写了号码的便签压在笔筒下,起身去开会,结果回来便签就找不着了。
他记得刚刚按过的区号,查了一下,属于江城。
江城旁确实有个云来县,县里也确实有家漆器工坊,方垚托人打听了一下,那家工坊开了得有二十多年,店主正是夏雨田。
跟姜宁说的都对上了。
中午,姜宁和林欢盈在楼下的餐厅吃饭,手机震动,有人加她微信好友。
头像是一张竹林的照片,昵称:自在观。
直觉告诉她,这人应该是方垚。
通过申请,对方自报家门:方垚。
姜宁:方总好。
方垚没跟她寒暄,直接把她拉进一个群。
姜宁昨天已经弄好了企微,今天这个是工艺部的微信大群。
群里七十来号人,全员寂静。
姜宁默默修改了群昵称。
接下来的几天,她准点上班,到点下班。
漆匠的工作内容都很简单,她纯当练基本功了,下班回家吃完饭就开始修复九龙漆盘,生活简单而又充实。
一晃到了周五,快下班的时候方垚的助理肖蓓在群里发了个表,艾特全员。
是月底升级考核的报名表。
姜宁第一时间填表报名。
很快方垚发来私聊消息:期待你的表现。
姜宁胸有成竹,回:漆师可以自选工作室吗?
她想要个朝阳的。
方垚:原则上不行,不过我这个人不喜欢讲原则,如果你能在年前成功升到漆师,我给你这个特权。
姜宁:谢谢方总。
下班路上,姜宁顺道去超市买菜屯粮,打算周末在家闭关修盘子,不出门了。
选番茄时,突然听到砰的一声。
低头一看,不知道从哪儿跑来一个三四岁的锅盖头小娃娃,一脑门儿撞在货架上。
紧接着屁股一沉,坐地上了。
小锅盖嗷的一嗓子哭起来。
姜宁忙把人拉起来,环顾四周寻找小孩家长,结果小家伙儿自己哭着跑掉了。
她不放心追上去,转过一个货架的工夫,人没了,也没听到哭,估计是被家长抱走了。
拎着一大包食材回家,走出电梯,姜宁隐隐约约听到有小孩儿的哭声。
她也没多想,回家准备煮碗豪华版的鸡蛋面吃,加虾加火腿丸子的那种。
一切准备就绪,加足了料的汤在锅里翻滚,姜宁正准备把面放进去,门口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
通过电子猫眼,她看到外面站着个三四岁的小娃娃,锅盖头,正扯着嗓子哭嚎。
额头上圆滚滚闪亮亮一个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