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峨眉山的这段时光,皇上心中渐渐萌生出一个想法:将马春喜和赵靖轩母子接回京城,安置到杨将军府。如此一来,日后前去探望他们便会方便许多,不必再受这长途跋涉之苦,且杨将军府的环境也能让他们生活得更为舒适惬意。还可以让大学府的老师去给赵靖轩授课。
皇上带着满满的诚意,准备了许多贵重药材和精美布匹,亲自赠予素静师太,以表对其照顾马春喜母子的感激之情。他微微欠身,恭敬地对素静师太说道:“朕想带马春喜母子回去。多谢师太对他们的照顾。”
素静师太双手合十,回礼道:“好,我得派弟子护送你们回京城。”
于是,素静师太早有安排,派遣大弟子素文与杨晓兰率领其他几位女弟子一同护送皇上和马春喜母子返程。一辆普通的马车被找来,皇上与马春喜母子安然坐于其中,两位侍卫依旧保持着乡下人的朴素装扮,骑马在旁护卫。峨眉山的几位弟子则骑着马,身姿矫健地随行。杨晓兰骑着马紧紧跟在马车旁边,目光不时望向马车,思绪飘飞。
赵靖轩在马车里却难以安坐,他不时地牵开帘子,探脑袋出来与杨晓兰欢快地交谈着,稚嫩的声音在山间回荡,为这归京之旅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生机。杨晓兰耐心地回应着他,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
不知不觉间,太阳渐渐西沉,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丽的晚霞。众人一路奔波,直至天黑,才抵达山路边的一家小旅馆。皇上与马春喜母子入住一个房间,杨晓兰则和师姐们共住一室。两位侍卫尽职尽责,在外守夜,守护着众人的安全。
然而,就在大家都准备安歇之时,赵靖轩却悄悄跑了过来。他轻手轻脚地来到杨晓兰身边,小声说道:“晓兰姐姐,我们从小在峨眉山长大,那时都是我娘亲带着我们两个一起睡觉,我娘亲和父皇那么久没在一起了,我想给他们腾点地方,我要来跟你一起睡。”杨晓兰听了,心中微微一动,想起上一世赵靖轩就是自己的儿子,那股母性的慈爱油然而生,于是便欣然应允了。
其他师姐看到杨晓兰和赵靖轩都还是十一二岁的孩子,也没有阻拦。
皇上和马春喜在房间里等了许久,不见赵靖轩回来,心中担忧,便出来寻找。当他们看到杨晓兰和赵靖轩躺在一起,已然沉沉睡去,那画面宁静而祥和。皇上与马春喜相视一眼,没有忍心叫醒他们,便轻手轻脚地回了自己房间。
皇上坐在床边,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我们的皇儿喜欢晓兰。”马春喜轻轻点头,应道:“是的,我们的皇儿非常喜欢晓兰,但晓兰她……”话说到此处,马春喜欲言又止。她原本想说出杨晓兰曾提及赵靖轩上一世是她的儿子,日后不会与赵靖轩结为一对。但马春喜犹豫再三,她还是将话咽了回去。
皇上似乎并未察觉马春喜的异样,他沉思片刻,又道:“再过两年,我下旨给他们赐婚。”马春喜一听,心中一惊。她深知皇上下旨赐婚意味着什么,一旦如此,杨晓兰便只能嫁给赵靖轩。这样杨晓兰就不会纠缠皇上,跟自己争抢皇上的爱了,其实马春喜就想杨晓兰与自己的儿子成婚,她害怕杨晓兰会跟自己争抢皇上的爱,到时处于尴尬处境。马春喜深知,皇上现在那么爱自己,是把对马秋兰的爱转移到了她身上,因为她生了赵靖轩,母贫子贵而已。
夜渐渐深了,小旅馆里一片寂静。然而,每个人的心中却都涌动着不同的思绪与情感,在这归京的途中,一场关于爱情、亲情与宫廷权力的微妙纠葛,正悄然拉开帷幕,未来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但马春喜侍女出身,心中简单,没有算计,她把儿子当作人生的全部,她非常喜欢杨晓兰,盼着杨晓兰以后能够成为自己的儿媳妇就非常美满了。
第二天一早,众人吃过早饭马上出发,赶路回京城。
马春喜说:“皇上,晓兰还那么小,昨天骑了一天的马,我怕她累着了,不如你骑她的马,让她坐马车吧。”
皇上说:“好。”便走到杨晓兰身边,满眼慈爱,伸出双手把杨晓兰从马背上抱起。
杨晓兰被这突然起来有点懵,但杨晓兰被皇上抱着时,马上变得深情起来,她马上像上一世的马秋兰,她把头趴在皇上怀里,享受着久违的爱的温暖,。
这时的马春喜已经和赵靖轩上了马车,并没有看到。
皇上抱着杨晓兰,把杨晓兰放到马车里。
杨晓兰真不想离开皇上的怀抱,她多想在皇上怀抱里多待一会。
马车缓缓开动,其他骑马的紧紧跟随着。
马车里,杨晓兰满脸通红,她怕春喜看到,赶紧把脸趴到赵靖轩身上,赵靖轩也抱着杨晓兰的头,亲昵叫着:“姐姐,怎么啦?”
杨晓兰说:“外面冷,让我把脸放你身上暖一暖。”
内心简单的马春喜却满心欢喜,以为儿子娶定了杨晓兰,因为在峨眉山上,杨晓兰都是由她来看管,她早就把杨晓兰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她一心想杨晓兰以后能成为自己的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