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他!方腊!方十三!睦州青溪县人!
徽宗宣和二年组织起义,聚众百万,攻陷六州五十二县,被奉为“圣公”,年号“永乐”!
水浒传中是武松单臂擒方腊,天龙八部中是被文官黄裳所灭。
若论起宋江与方腊,单从水浒传中叶匪反而更喜欢方腊一些。
梁山竖立的“替天行道”大旗,似乎搁在方腊身上更为契合!
宋徽宗喜欢花石竹木,致使东南地区深受花石纲之害,而方腊出身地青溪县多产竹木漆,自然成了应奉局重点酷取搜刮掠夺之地!官逼民反这四个字,用在方腊身上是再贴切不过。
至于宋江,与其说他是造反,不如说是造反邀官更为合适。
此时的方腊,还是个热情豪爽怀揣理想主义的年轻人。
然而他衣角上小巧的火焰已经说明了方腊此时的身份。
倚天屠龙记里面已经交代的清清楚楚,方腊,明教第八代教主,更是前无古人般将乾坤大挪移修炼到了第五层境界。
“不知阁下欲往何处?”
方腊尚未答话,那僧人已经接过话来。
“你我交浅言深,萍水相逢便不必再问去处了吧!大路朝天,咱们各走一边,岂不是更好?”
叶匪看着这僧人,开口笑道。
“想来大师便是外号“宝光如来”的元觉大师?”
这僧人正是邓元觉,方腊属下的国师,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大元帅之一。
“你如何识得我?”邓元觉面露惊疑之色。
“铮光浑铁禅杖,叶某正好识得。”
邓元觉手一紧,铮光浑铁禅杖“噗”的一声轻响,入地三尺。
那道人哼了一声,冷冰冰的瞧着叶匪。
“那不知叶居士是否认识贫道?”
叶匪打量着那道人身后的宝剑,笑吟吟道。
“这位道长莫不是被称为灵应天师的包道乙道长?你背上的玄天混元剑可否让叶某瞧瞧?”
包道乙面色冰冷,不见他有任何动作,玄铁混元剑自鞘中激射而出。包道乙手一扬,宝剑已经握在手中,,剑身玄铁而铸及薄,透着淡淡的寒光。
“果然是把好剑!”叶匪不由得拍手一笑。
方腊摆摆手,向叶匪抱拳说道。
“实不相瞒,方某欲前往昆仑山,叶公子,你我虽是初识,但方腊有要事欲做,急需八方人才,若公子不嫌,可愿与我一同前往昆仑山?”
“若我加入明教,你会给我什么职位?叶某已是逍遥派掌门,你给我的位子恐怕不会高过这个吧,再说想来你现在还不是明教教主。所以咱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方腊微微皱眉。
“原来叶公子也知晓明教?”
“如何不知,你所求之事太过艰难,非我所愿,这位元觉大师方才说得好,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岂不是更好!”
“是方某唐突了!既然如此,那咱们就此别过!”
方腊做事并不拖泥带水,眼见招揽无望,便要离去。
“等等!”叶匪忽然叫住方腊。
方腊惊疑不定的看着叶匪。
叶匪看了钟灵一眼,钟灵正一眼不眨的自后面注视着他,见他看过来便慌忙转过脸去,叶匪走上前去揉揉钟灵的小脑袋。
钟灵气鼓鼓的撇头躲开。
“哎呀!头发都被你弄乱啦!”
叶匪这才转过身来,向方腊施了一礼。
“今日若不是阁下,这丫头一行十几人说不得便要遭受囚禁被掳之苦,这份恩情不敢言忘,叶某喜欢有仇当场报,更愿有恩不隔夜,叶某先行谢过。”
方腊微微笑道。
“适才方某便已经说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叶公子不必介怀。”
“不一样,这丫头对我很重要。”
叶匪温柔的看着钟灵,又是揉揉她的头发。
这一次钟灵没有躲,水汪汪的大眼睛痴痴地瞧着叶匪。
“而我不喜欢欠别人人情,方公子,你有什么要求或者需要叶匪办的事情,烦请说一件如何?”
方腊正色道。
“叶公子将方某瞧的低了!若我救人是为图回报!那便不是我方腊了!公子可知我明教教义是何?”
“惩恶扬善、度化世人。叶某岂能不知?”’
“公子既然知晓,便不该这般说于方某,方某邀你入明教是真,却不是挟恩所邀。”
“是我唐突,你是你,我是我,你有你的坚持,我有我的原则!看来,你的这份恩情叶某要惦记一段时间了!既然如此,咱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说完叶匪郑重抱拳。
方腊同样抱拳行了一礼。
“后会有期!”
言罢方腊大步离去,包道乙与邓元觉左右跟随,三人步子极快,不消时便已经渐去渐远,身影越来越小,直至不见。
“大师,你可知此人的来历?”待走远后,方腊一脸凝重的问向元觉和尚。
“阿弥陀佛,主公,此人名叫叶匪,逍遥派掌门,据说一直在天山缥缈峰上,武功极高,主公若是邀他入教,自当添一助力,可惜了!”元觉宣了声佛号,不禁摇了摇头,似乎是觉得可惜。
方腊却是神色坦然。
“有一句说得好,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便我强行邀他加入我教,恐怕也是失大于得,我这般作为,大师还会这般跟随于我么?”
“不错,诚然如主公所言,我等所做之事本就是逆天而为,若是志同道合之辈,自是无需多言,大和尚,你着向了!”包道已淡淡的插话进来。
“确实是洒家着相了!罪过,罪过。你这牛鼻子老道,平日里总一副超凡脱俗的模样,佛家有语出家人清静无为,你不也是着相了!”’
包道乙淡然道:“盛世闭关修行,以求自身精进;乱世下山救人,以解众生疾苦。我辈修道之人,当如是也!又如何说得上着相!倒是你,乱世佛家隐,盛世佛家出,你却反其道而行之,是矣贫道说你着相,可有错也?”
元觉一时语塞,只得低眉唱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方腊哈哈大笑。
“两位何必为此舌辩,方腊有两位辅佐,何愁大业不成!两位,咱们且去昆仑山,光明顶!”
“不错!牛鼻子口舌厉害的紧,洒家何必自讨苦吃,无论刀山火海,洒家且陪主公走上一遭!”
“无量天尊,值此乱世,贫道愿以手中此剑,在这混沌之中,为主公劈开一片清明!”
“哈哈!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咱们走吧!”
这一去多年之后,方腊便坐上了明教第八代教主之位,更是成了明教历史上不世出的两大奇才之一。
方腊更是凭借明教的力量与班底,积蓄许久,这才于江南起事,短短时间便聚众百万,各方豪杰更是纷纷赶来相助。
与方腊身为明教教主不无干系。
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