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舒怡和玉姐儿这一年多不是不想照顾两个弟弟,是有一次听到两位弟弟自我怀疑了,觉得家里不需要他们。后来舒怡和玉姐儿时不时的故意这样又那样,两个弟弟在后面收拾烂摊子,那开心的劲,也就干脆放手让两个弟弟管自己两人。
以至于她们吃药,忌嘴,晒太阳时间,绣花时间。怕她们忘记了,更怕忘记绣花时间过长,坏了眼睛……
反正就没有操心过什么,忘记的东西,忘记的事,两个弟弟那里有记录。家里后面可以出去,有人邀约,也是兄弟两回绝,有人说她们坏话,也能想办法还回去……
“走吧,我可爱的弟弟铭哥儿。”
“铭哥儿,你泽哥哥和玉姐姐也要一起吗?”
“嗯,怡姐姐,我们一起去回来刚好可以吃午饭,就可以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聊天了。
哎,就是不知道静姐姐还能在家待多久,估计这次回来,总是隔三差五的去参加各样由头的宴会。”
“小小年纪别愁这些,想让姐姐们过的好,除了姐姐们自己能立得住,也得你们在后面当后盾。想当好后盾就得自己有过硬本领,不管你以后是走文还是走武,都得自己都很优秀知道吗?”
“姐姐文官能学武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看你读书读傻了吧,为什么不能?你们在学校不是还学六艺啊!谁说文官不能会武,谁又能说将军文学就差!”
“哦”
“铭哥儿,文我们可以用笔杆子写天下事,可以为民请命,也可以歌颂皇上得民心政策。
剑,有那么一句话仗剑走天涯,它在你在外面游历时,保护自己,锄强扶弱。
枪(类似红樱枪),是你上战场和你一样都是坚守战场最好的武器,因战场后面就是你拿命也要坚守的地方,你必须把自己和它融为一体,缺一不可。
可铭哥儿啊,想做到这些,你的文,你的武,不说要什么排名前一二,起码也得……”
“怡姐姐,我不想排名,但我会尽我所有我能做到的最好。”在舒怡和铭哥儿身后也传来一道声音,说的一模一样的话。
舒怡转身拉过泽哥儿的手,又拉过铭哥儿的手说道:
“你们兄弟倒是齐心,阿姐知道咱们家的哥儿是聪明,懂事,刻苦的。还都有一个做保家卫国的将军梦,姐姐支持你们!”
舒怡给玉姐儿眨眼睛,玉姐儿接话头过去:
“就是,就是,这一年多我和你们怡姐姐那是吃药都觉得幸福的不要不要的。出去谁敢说我家弟弟不好,我就劈了他!
玉姐姐也支持你们!泽哥儿,铭哥儿你们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只要问心无愧,你们玉姐姐我就会全力支持你们。比如医术,比如陪练,比如研究兵法,比如布阵………”
“嗯,你们怡姐姐我也像你们玉姐姐那样陪着,等你们的本事杠杠的了,我们做姐姐又可以像之前那样,躺着都有好吃,好玩的来,还可以不怕人欺负。”
泽哥儿,铭哥儿虽然这一年多了,觉得自己被需要。可现在哥哥,姐姐们回来,觉得自己年纪小又有点彷徨,又怕拖了后腿,没人需要。现在听姐姐这样说,又舍不得让她们陪自己练这练那的。
“你们还是别陪我们练这练那的,照顾好你们自己就行。”
姐弟四人根本没有发现身后有几个大人在,特别是老王爷特意过来,说是混顿饭吃,他府里太冷清。
目送孩子们出门,安排人跟着,老王爷和宁老将军转一个方向去池塘边凉亭。
子述(宁老将军的表字),都说将军门下无弱兵,上阵父子兵。可你家各位千金真的是将门虎女啊!可惜我朝虽说不反对女子从军,但世俗框住了这一切。
老王爷,如果真的有一天,我宁家男丁无人再战,我宁家女儿也能上阵杀敌。今天怡儿的话也是他们兄长,姐姐,妹妹,弟弟所要记得的。我宁家儿女上可杀敌,下可耕田,绣花。
宁老将军气势突然弱了下来。“唉,王爷,看边关战事,怕后面会越来越严重。想从年轻一辈培养将领,需要更多时间。可我们可以从朝廷官员抓,文官不要求学精通,但骑,射必会吧!武会点可以就行。
武官,不求能考中,但要会认全兵法和认先草药吧!”
“子述你这主意可以,每三个月考一次。嗯,我想想是不是把文官丢军营里练上一练。”
“哎哟,我的老王爷,就那骑,射,武,都让文官头疼的了,你还丢军营去,目前一两年不切实际,得给点时间让人适应不是?”
“武官才是重中之重,好多将领,小兵认字是短板,咱们之前不就是有将领在这方面吃亏吗?按排夫子到军营教认字……”
老王爷和宁老将军的讨论与舒怡姐弟四人无关。
姐弟四人来到药济堂,不能明着和师兄们打招呼,也悄悄递上吃食。拿了药丸和药粉,药材就回府。(药济堂的算是明面上宁家小辈学医的途径,其实他们还有另一个途径,药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