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刘平将相应的材料、文书、大印递交给了王淦。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磋商之后,王家还是成功的,成为了第一个在刘备手中获得独自建国资格的世家。
当然了,一直以来也只有王家主动这么做了。其他的世家应该都在观望,想让王家当出头鸟,给他们打个样呢。
“王家主应该也清楚,这件事某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希望王家主此去,不要让某失望啊。”刘平看着王淦,一脸认真的说道。
王淦闻言点点头,道:“还请丞相放心,此去定然不会辱没了我汉人声威。”
“如此甚好。”刘平笑着说道:“前三年的岁贡就给你免了,三年之内稳定地方吧。日后你若是往西能打出去,打下来多少那也都是你的,我大汉不光不会阻拦,还会给予你一定的支持。”
“那便多谢了。”
刘平摆摆手:“行了,上路吧。到地方之后,把国号定下来,然后派遣使臣直接来成都就行。”
“喏!”
王淦带人离去。
王淦此去,一共带走了上亿钱,甲胄一百套,强弩一百个配套弩箭三千支,其余财货若干。虽然没有带走人口,但是王家本身就有一百多号人,青壮也有四十多个随行。这些人平日里也是读书习武的,套上全套的甲胄,手持强弩,在中亚那地方,完全可以说是人形高达。
甲胄强弩都是工部卖给王淦的。
王淦拿着盖着汉王大印的敕封文书,一路北上,先在敦煌找到了马腾一行人。随后王淦拿出五千万钱,提出雇佣马腾他们,帮他们稳定局势。
在王淦来之前,马腾等人就已经收到了成都方面的命令,就等着王淦拿钱雇佣他们呢。所以马腾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拿钱办事儿就行了。
让马超带了五千人马,去接管当地。
不过这地方其实已经被打服了,连一些零星的反抗都没有。王淦一家顺利掌控了当地局势。只不过想要彻底稳定下来,实现有效的统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民族问题、宗教信仰问题、文化习俗问题等,都需要解决。
而王淦作为儒家士大夫,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所有人都给老子读圣贤书去,只要读了这些圣贤书,就没有那么多鸟问题了。所以,王淦拆除各种宗教设施,大力推行儒学。
这激起了当地人的激烈反抗,好在王淦聪明,又找到了马腾,愿意出钱让汉军来他们的领土上驻军。
这事儿马腾自然不会拒绝,双方一拍即合,大汉在这个新生的国家,建立了军事基地。
王淦给这个新生的国家,取了一个凉国的名字,因为是凉州出来的,所以才取了这么一个国名,意在提醒自己的根在哪儿。其实他更想用秦这个字,但是怕今天用了,明天就灭国了。
整个凉国,国土面积比乌戈郡要稍大一些,人口数量却只有四十万不到。境内只有一座城池和一个吐火罗之前留下来的军寨。
王淦做的事儿跟诸葛瑾差不多,估摸着是抄了诸葛瑾的作业。
不过这事儿按下不表,回到成都这边。
自打送走了王淦之后,又有不少世家来打听出去建国的事情。只不过这些世家的体量刘平都不是很满意。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树立榜样的话,王淦他们一家是不可能跑出去建国的。
在刘平看来,至少水平要达到成都张家、任家这种的,才有资格出去建国,也才能有能力统治那些未开化的蛮子。
也因此,刘平一直没有松口。
真正有能力的世家还在观望呢,刘平也不着急。
兴平三年年底,刘平给自己放了一天假。之所以放假是因为这一天双喜临门,皇甫黛君和虫娘两个人都有身孕了。这让刘平有些担心,就目前这个时代来说,两个人现在的年龄生产风险太大了。
尤其是虫娘,还是头胎。
这让刘平忧心不已,四处延请名医,生怕两人出什么意外。这事儿却让刘备好生调侃了一番,就算着急,这未免也太着急了,还没显怀呢都,谁来看,都只能开一些保胎安胎的方子罢了。
他也是关心则乱,最后还是虞夫人出面,将两女接到了王宫中照顾。
豆子和豹奴也跟着进了王宫,正好陪着刘封和刘禅两个人。
“行了,宫里的郎中你还不放心吗?”刘备拍了拍刘平,笑着说道:“不过你自己一个人也不是个事儿,之前给你提的娶一个世家女的事儿怎么想的啊?”
刘平翻了一个白眼:“哪个世家女愿意给人做妾?这是拉拢吗?这怕不是侮辱人吧。”
“你都蜀国公了,嫁过来就是蜀国公夫人,怎么说也不算是辱没了吧?”刘备反驳道。
两人如今就在刘平家里,自从皇甫黛君他们被接到了王宫之后,刘平家里就成了刘备集团中年男性活动中心了。
刘备甚至刚下朝,绕着路就来了刘平这里,比刘平回来的都早。毕竟刘平下了朝还要去班房处理政务呢。
“什么蜀国公。”刘平有些无语:“不是大兄你封的爵位,某不要。”
刘备听到这话,道:“你看你,说的什么胡话。”
“不娶就不娶吧,明儿某送几个宫女过来伺候你。”
刘平正要推辞,刘备又道:“不能拒绝,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你不用回去吗?”刘平看着外面已经完全黑下来的天空。
刘备眉头一挑:“嘿嘿,最近不是弟妹去了吗?宫里面挺热闹的,某就不回去了,今天就在你这里睡啦。”
“这合适吗?”刘平忍不住想要吐槽。
刘备却摆摆手:“好久没吃德安你弄的火锅了,搞起来啊。某今天可是带了一只羊过来啊。”
刘平笑了起来:“好。”
“多弄点啊,某还喊了云长、翼德他们。”刘备又说了一句。
“行,知道了。”
火锅刚刚沸腾,刘平家里又来了一群人。
关羽、张飞、简雍、刘德然、赵云、荀封、杨永、卢文。李同、张萌等人。除了赵云之外,都是刘备发家的班底。赵云、杨永这些人是年底来述职的,正好能聚一聚。
“都坐吧,还愣着干嘛?”刘平招呼了一声。
这还是这么多年以来,元从派的核心元老第一次聚齐。赵云如今也被算进了元从派,事实上如今整个都督府的官员都被看成是元从派了。毕竟整个都督府高层,全都是元从派。而且军队里厮杀上来的将军们,也大多数没有什么政治背景,很容易就被打上元从派的标签。
都是十几年的交情了,所以大家也没什么顾忌。尤其这还是私人场合,众人跟很多年前那样,开着玩笑,畅想着未来。一直热闹到了后半夜。
角落里,刘平拉着赵云,问起了护蛮都督府的事情。
“目前南蛮人口已经统计出来了,一共二百一十多万。”赵云一边吃着羊肉卷,一边说道:“垦荒工作稍微有些慢,不过南蛮本身就有不少耕地,而且还能渔猎,基本的消耗是可以维持的。”
说到这里,赵云顿了顿又道:“目前的防御体系已经建立完成了。以贲古县为核心,逐层往南建立了军寨,每个军寨都有一个护蛮校尉部,负责管理地方蛮人以及军屯。最南端就是乌戈郡。”
“依托现有的防御工事和兵力,南海诸国连乌戈郡都别想拿下来。”
这句话赵云说的掷地有声。
熟悉赵云性格的刘平,听到这句话就知道,这事儿肯定是稳了。
“有没有什么困难?”刘平又问道。
赵云点点头:“最大的问题还是工具不足,震天雷不足。护蛮都督府明年最主要的任务,其实是修路。各个军寨、村寨之间的道路,贲古县到新南的道路,新南郡内的道路等。”
“南边环境太恶劣了,瘴气弥漫不说,一到了夏天几乎没有办法开工,温度太高了。蛮子们也扛不住长时间的劳作,只能一点点推进度。”
刘平听得频频点头,然后道:“工具和震天雷,来年会支援你们的,还有其他问题吗?”
“某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赵云皱着眉头说到:“蛮子也好、胡人也好,咱们打了这么多次,为什么总是反复呢?”
忽然上升到这个高度了吗?刘平对赵云的滤镜又加厚了不少。
不愧是你啊,三国第二万人迷。(第一是刘备,但是也可以是赵云。因为刘备在魅力值这方面不算人类,属于魅魔了。)
“让他们变成汉人就行了。”刘平笑着回道。
赵云闻言一愣,半晌没有说话。
“可是,要怎么把他们变成汉人呢?”赵云有些不理解。
“说汉话,穿汉服,习惯汉人的一切,文化、思想。从内心把自己当成汉人。”刘平大概说了一下。
赵云还是不懂。
刘平想了想道:“你知道杨特他们吧?”
赵云点点头,毕竟都是都督府的同僚,杨特虽然不在成都,但是每年述职也都见过的。
“你觉得他算不算汉人?”
赵云回忆了一下,然后道:“算!”
“他们之前可不是。”刘平说到这里,站起来,道:“某去夹点菜。”
“同去!”
赵云碗里的也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