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翊一路晓行夜宿,虽避开了战火纷飞的主战场,却也时常能看到战争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疮痍。
沿途村庄破败,百姓流离失所,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沈翊心中的忧虑便更深一分,手中画笔也愈发沉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那些曾经炊烟袅袅的村落,如今只剩焦黑的房梁和散落的农具;田间本应是生机勃勃,此刻却荒草丛生,不见一丝绿意。
沈翊深知自己的画笔或许无法立刻改变这残酷的现实,但他仍希望,用细腻笔触绘出百姓对和平的渴望,绘出他们在苦难中坚守的希望。
他希望有朝一日,这些画作能被更多人看到,或许能让朝堂之上的决策者们,真切感受到民间疾苦,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随着行程推进,沈翊遇见了更多的苦难之人。
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瘦骨嶙峋,目光中满是迷茫与恐惧,他们紧紧依偎在一起,试图从彼此身上获取一丝温暖。
沈翊心疼不已,他放下行囊,从怀中掏出干粮分给孩子们。
“这是我之前囤积的干粮,你们若饿了,便拿着吃吧。”说着,他将干粮递到一个小男孩手中。
小男孩接过,小声说了句“谢谢”,声音轻得如同蚊蝇。
其他孩子见状,也纷纷伸出小手,接过这份珍贵的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沈翊坐在他们身旁,一边安抚着孩子们,一边迅速地在画纸上描绘下这一幕。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吃得腮帮子鼓鼓的,忍不住开口问道:“你为什么要画我们呀?”
沈翊停下画笔,温和地说:“因为你们很勇敢,我想把这份勇敢留下来。”
一个稍大些的男孩皱着眉头,满是疑惑:“可画下来有什么用呢?能让我们吃饱饭,能让阿爹阿娘回来吗?”
沈翊神色认真,耐心解释:“这些画能让更多人知道你们的遭遇,可能就……不会打仗了。”
孩子们听了,眼中闪烁起希望的光芒。一个穿着破旧棉袄的孩子好奇地问:“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呀?我们都不喜欢打仗。”
沈翊轻叹一声,缓缓说道:“因为大人们有了矛盾,却没有好好解决,就打起仗来了,苦的却是你们这些无辜的孩子和百姓。”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眼中的迷茫渐渐被对和平的憧憬取代。
沈翊看着他们,心中五味杂陈,又叮嘱了几句,便收拾好画具,准备再次踏上前往南塬的路。
然而,前行的道路并不平坦。没走多远,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山路瞬间变得泥泞不堪。
沈翊艰难地在雨中前行,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衫,寒意阵阵袭来,但他没有停下脚步。
雨幕中,他隐隐约约看到前方有一座废弃的破庙,便加快脚步,想要进去避雨。
当他走进破庙,发现里面已经有几个同样被雨困住的旅人。沈翊礼貌地向他们点头致意,找了个角落坐下。
休息片刻后,沈翊拿出已经有些潮湿的画纸,小心地展开,旁边的一位老者注意到他的举动,好奇地问道:“公子,你这画的是?”
沈翊抬起头,眼中透着坚定:“这是我在路上遇到的一群孩子,他们在战火中失去了亲人,我想把他们的故事画下来,让更多人知道战争的残酷。”
老者听后,长叹一声:“是啊,这战争不知何时才能结束,苦了这些百姓。公子有这份心,实在难得。”
其他旅人也纷纷围过来,看着画中的孩子们,脸上露出同情的神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
“不过也不必忧心,听说我们靖远大将军已经前出杀敌了。”
老者捋了捋胡须,点头道:“正是,杜将军英勇善战,谋略过人,有他出马,这场战事定能早日结束。”
一个年轻的旅人也接话道:“听闻杜将军此次深入敌后,打算截断敌军粮草补给,这计策要是成功,敌军不战自溃。”
沈翊微微颔首,他想起与杜城初次见面时,那英武外表下藏着的质朴与羞涩,如今看来,那份别样的印象与眼前保家卫国的英勇形象重叠,让杜城在他心中的形象愈发鲜明。
“希望杜将军一切顺利,平安归来。”沈翊低声喃喃,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众人纷纷附和,话语里满是对将军的信任与期待。
一位中年妇人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担忧:“可战场凶险,真让人放心不下。”
雨渐渐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大地上,驱散了阴霾。
旅人们陆续起身,准备继续赶路。沈翊收拾好画具,与众人告别后,再次踏上前往南塬的道路。
越往南塬深处走,景色越发秀丽,可战争的痕迹依旧随处可见。
途中,他又遇到了一些受伤的士兵,他们或是缺了胳膊,或是少了腿,眼神中满是疲惫与迷茫。
沈翊心中一紧,忙上前询问情况。
士兵们声音沙哑,缓缓讲述着战场上的残酷厮杀,沈翊从行囊中翻出仅有的伤药,为士兵们仔细包扎伤口。
“多谢公子,只是这伤药珍贵,我们这些残兵败将,实在不值得……”一位断了右臂的士兵苦笑着说道。
沈翊立刻打断他:“你们为了保家卫国,不惜流血牺牲,是大楚的英雄,值得世间一切珍贵之物。”
士兵们听了,眼中泛起一丝微光,那是被理解和尊重后的动容。
沈翊与他们交谈,得知他们在撤退途中与大部队走散,如今不知何去何从。
沈翊思索片刻,说道:“我正要前往南塬,听闻那里有一座医馆,或许能帮你们更好地治疗伤病,我与你们一同前去。”
士兵们犹豫了,沈翊看出他们的顾虑,坚定地说:“大家不必担忧,我既然决定带你们去,就不会半途而废。我们慢慢走,总能到达。”
在沈翊的坚持下,士兵们点头同意。
一路上,沈翊细心照顾着士兵们,遇到难走的路,他会先搀扶士兵们过去,再折返回来拿行李。
休息时,士兵们也会和沈翊分享军队中的趣事,以及对杜城将军的敬佩与信任。
“杜将军总是身先士卒,每次冲锋都冲在最前面,有他在,我们心里就踏实。”一位士兵满脸自豪地说。
沈翊听着,脑海中再次浮现出杜城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他平安归来。
终于,他们抵达了南塬。
沈翊四处打听,找到了那座医馆,将士兵们安顿好后,他才开始寻找自己的住处。
在一处清幽的溪边,他发现了一间无人居住的小屋,简单收拾后,便将这里作为自己临时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