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再不与时俱进,只会任人宰割
说到这儿,崇祯觉得有必要再叮嘱一下,以进一步消除士大夫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的那份傲慢。
接着又道:
“我泱泱中华数千年,各类文明星光璀璨,老祖宗为欢庆佳节发明火药,之后逐渐用于兵事。
蒙元将火药带到欧罗巴,蛮夷如获至宝,到正德皇帝时若非我朝战胜佛郎机国,尚对蛮夷坚船利炮一概不知。
为此朕要告诫诸位,大明早已千疮百孔,容不得一丝骄傲自满,当我等还在为小胜沾沾自喜之时,曾经的蛮夷小国已经横扫天下!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欧罗巴人士于前宋便涉足中华,而我华夏国人仅七下西洋对海外有所了解,到今日陷入两眼一抹黑。
蛮夷绝无任何道德仁慈可言,大明再不与时俱进,只会任人宰割,受尽他国百般欺凌,我等岂不有愧祖先,岂不给后世留下无尽伤痛!”
一口气说完,崇祯脸上浮现沉重之色。
他仿佛看到了两百多年后另一个时空的华夏之耻,西夷用鸦片大炮叩开国门,九州彻底步入沉沦。
臣子们也感到了天子语气中那份坚决,红夷炮和佛郎机怎么来的?蛮夷火炮确实优于大明。
老祖宗发明的东西成了别人的利器,尽管还没用于杀戮大明,但那种潜在威胁始终存在,有些人不禁心忧起来。
问题已分析得差不多,崇祯不能再继续了,再往下剥便会扯出战略机密,当着这么多人并不妥当,于是直接下令:
“毕爱卿!”
“臣在!”
“朕查看新税法与实施细则,认为并无不妥,朕将传旨回京予以颁布!
户部即刻着手设立天津商税司,凡北上之商船按新律法稽税,同步成立天津海关,朕要将此地打造成南北枢纽,并成为大明第一个真正海关!”
“臣遵旨!”
当初颁布新税纲要时,就已明确市泊司改称海关,对于这个名词,文官们并不陌生。
“刘将军!”
“臣在!”
刘国能起身。
“天津开征两项税收,必有人意图躲避关卡走私,税警总队增设缉私处!
无论陆路、内河、海路均需顾及,组建水军缉私队迫在眉睫,着户部即刻拨款成军!”
“臣等遵旨!”
听到归户部管辖的税警要扩充,毕自严也跟着领命。
“驸马都尉!”
“臣在!”
“水运商贾方面筹划得如何?”
“禀陛下,大明银行陈襄理家中便在从事漕运,臣以往联络之商贾中,从事水运者有徽商、江右、龙游等各路商帮,臣已接触多次,随时可采办运输!”
“甚好,此帮人里,曾经海运走私者恐怕为数不少吧?”
“正是!”
“告诉他们,以往之事既往不咎,凡积极纳税并拥护新政者,可让其入股皇家集团名下行业!”
“臣遵旨!”
巩永固高声领旨,以往天子就让他做了很多准备,不仅仅是海运,凡赚大钱的行业均有筹划,让明事理的商贾入股,这个大蛋糕,必然会令他们趋之若鹜。
“黄总兵!”
“臣在!”
“闽粤海盗被郑芝龙几乎收拾干净,然闽省至北地沿海仍有亡命之徒,要想海运通畅,你水师须实时护航,同步打击海盗!”
“臣遵旨!”
“另外,海盗中并非全部不忠不义,有堪当大用者可招抚之,其船只与航海技术,都乃皇家集团所缺乏,二位爱卿明白否?”
“臣等明白!”
这档子说完了,崇祯望向刘遵宪。
“刘尚书!”
“臣在!”
“你在疏通海河的同时,派人对天津至京师水路予以勘察,此段运河常年淤堵,已不堪大用,通州至京师段更是颓势尽现。
我朝用于疏通漕运之银钱,每年从未低于两百万,劳民伤财过于单一,到底有多少用到实处,爱卿能告诉朕吗?”
“臣...”
刘遵宪有些慌乱,天子对卖国贼从不手软,对贪官也不客气,半年多来还从未提到过漕运花销,心头难免发虚。
当然,工部有疏通河道之责,漕运衙门却是具体经管者,但若要论责,工部同样免不了。
崇祯也懒得去理那些破事,每年运河疏浚那些钱,能有三成用到实处都算烧高香,待开海走上正轨,漕运衙门必然取缔,抽派大量漕兵去中原剿贼,便是其目的之一。
摆了摆手,又道:
“此段水路疏通由工部全权负责,与漕运衙门毫不相干,你刘遵宪能不能再进一步,朕就看你工部之表现!”
“臣一定鞠躬尽瘁,绝不辜负吾皇期许!”
刘遵宪如获大赦,立马打起了包票。
他背叛东林党紧跟保皇党,脑袋里早都被洗掉太多污垢,方才皇帝言外之意谁都能明白,他不是傻子,必须甩开膀子加油干。
谁要敢贪污懈怠挡了老子的前途,老子要你好看!
“范爱卿!”
“臣在!”
“本次抓获之俘虏,全部用于河流清理及战后重建,天津船厂也需要苦工,爱卿合理安排之!”
“臣遵旨!”
缓了缓,崇祯接着道:
“朕方才说过斩获银钱拨三百万予天津衙门,朕预计战后抚恤将花费两百万,朕看剩余之现银就由户部暂存此地,全部用于以上事务!
黄金交予大明银行天津分行作为储备,珠宝玉器由皇家集团负责拍卖,所卖银钱只收人工成本,其余通通交予天津,朕绝不带走一分一毫!”
听到这话,文官们心头极度舒畅,尤其一众天津官员,那些银钱足够将天津做大做强了。
正想山呼万岁间,只听御音再度传出:
“诸位爱卿,天津乃首个正式开海、首个关卡收税之城,接下来还有很多个类似城池诞生!
诸卿再接再厉,要相信朕之意志,更要相信大明之未来!内阁与军中将领留下,其余都退下吧!”
“臣等遵旨!”
“臣等告退!”
天津开海总算安排完毕,想那南方的陈奇瑜、闽省的温体仁和姜曰广,就没这般顺畅了。
他们手里几乎没兵,全靠朝廷权威筹划着前期事务,江南又在蠢蠢欲动,完全举步维艰。
不过也没关系,就多等一些时日吧,天子既然出来了,哪会轻易打道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