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在瀚海休整一日后,陆远便下令回师。
元狩四年,初夏。
卫青,陆远两路大军班师回朝。
长安百姓夹道相迎。
此战,卫青一部,歼灭俘虏匈奴一万九千余人。
陆远一部,歼灭俘虏匈奴七万零四百余人。
匈奴所谓的十万控弦之士,此战之后直接被打没九万。
其匈奴单于,在与卫青交战之后,一逃就是十多天。
汉军都回长安了,匈奴还没找到他们的单于,匈奴人一度以为伊稚斜被汉军斩杀了。
为了稳定大局,还是匈奴的右谷蠡王暂时自立为单于。
直到过了小半个月,伊稚斜才回到匈奴。
长安,朝廷之上。
对于这次出征的战果,汉武帝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卫青一路的表现,却让汉武帝有点不满意了。
此次出征,卫青一部虽然战果也不小,差一点还抓到了匈奴单于,可终究是差一点,并没有抓住。
所以不能记全功。
其次,李广的自杀,让汉武帝很不满意,特别是李广死后,他的消息传到长安,长安百姓无不为之哭泣。
影响可以说十分恶劣了。
当然,最重要的,那还是卫青这一部的损失太大了。
这个损失不是军队的损失,而是马匹的损失。
此次,卫青带出去的五万骑兵,人员方面的损失不算太大,也就是十分之一多一点,毕竟后面打的是突袭战,损失并不大。
但马匹的损失极其惊人,七万匹战马,损失了近六万匹之多。
卫青一部带回来的马匹,仅有万多匹。
原因还是那场大风沙。
那风沙起的毫无征兆,谁都没能料想到。
卫青又是趁风沙发动的进攻。
马匹是没有任何防护的,大量的沙尘随着马匹的呼吸进入体内。
后面又是连夜追击。
当时那些战马是挺过来了。
可在回师的路上,战马是一批一批的死。
最后一点,那就是冠军侯的五万兵马,打出来的战绩,要比卫青的好看很多。
反正因为种种缘故吧。
卫青这一战下来,只有赏,没有封,他手下的人,也基本没有受什么封赏。
只有常慧和遂成受了封,遂成被封了食邑两百户,但没封侯。
常慧的话,则是被封关内侯,没有食邑。(这个和后面跟苏武出去的常惠不是一个人,只是名字读音一样。)
而陆远带的这一路人马,虽然也没能抓到匈奴左贤王,也不算是全功。
但是,陆远这一战的收获多。
而且还在匈奴圣地摆上了祭坛。
可以说是从肉体到精神,对匈奴进行了双重打击。
于是,冠军侯加封五千八百户,官职新增大司马。
手下的路博德,仅仅因为没有失期,按时到位,外加杀敌两千八百人,被封邳离侯。
卫山封义阳侯。
还有之前投降过来的归义侯复陆支和伊即轩。
这两人曾经是匈奴河西部族中的一员。
但这次在打匈奴的时候,表现的很是优秀,所以复陆支被封为杜侯,伊即轩被封为众利侯。
别看没有赏什么食邑,但这名头一变,可就是大汉真正认可的侯了。
不是什么翕侯,归义侯那种投降就给侯,能够碰瓷的了。
还有从票侯赵破奴,昌武侯赵安稽,加封了三百户。
最后就是渔阳太守解还有李敢两人被封关内侯,食邑两百户。
但仆多,高不识几人已经被封侯的匈奴人,就只有赏赐,没有加封。
可以说,这次跟陆远出去的人,基本就获得不小的赏赐。
也就是李广自杀早了,他若是看到自己儿子封侯,估计也就不会自杀了。
“叮,本次扮演将在十分钟后结束.......”
在朝会结束,封赏完毕之后。
系统的提示音在陆远脑海中响起。
“唉.......还没来得及欺负一下霍光呢,当年,他可是拿我当棋子用的。”
听到系统的提示后,陆远不由微微叹息了一声。
...............
“叮,本次扮演结束。
结算开始:
人物关系扮演评分:87。
点评:“人物关系处理大部分正确,但缺少了许多冠军侯身上应有的傲气。
扣分处:与士兵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将军之间的关系。”
人物形象扮演评分:91
点评:“与冠军侯的历史形象,在大事件上基本吻合。
但在部分军事行动上的表现,有些过于谨慎,与冠军侯的形象有些许差异。”
综合剧情扮演评分:90分
点评:“综合剧情基本吻合,没有太大改动。
但由于人物关系处理的缘故,故而有部分剧情未能出现,比如与士兵之间发生冲突,比如六日破五国等事件。”
历史契合度:95
点评:“虽然只是改变了一些小事,但由于冠军侯的声望过高,些许小事的改变,也足以让历史记载出现变化。
好在并未更改历史轨迹,并未与历史记载相悖。”
总计扮演评分:363
任务评价:乙上
困难模式加成积分:109分。”
“奖励结算:
全民奖励
评分奖励:寿元+1759天。
评价奖励:可由扮演者在乙级转盘中,抽取一项国运增益加持。
扮演者奖励:
评分奖励:232积分。
评价奖励:获得一次扮演者乙级天赋抽取机会,机会可保留。”
“叮,本次扮演成功,将继续播放冠军侯后续...........”
...........
“哈?这就结束了?
不是,冠军侯才二十来岁啊!”
“我有种不太好的预感,唉,天妒英才啊!”
“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快啊!”
“霍去病,辛弃疾,都是少年将军,前者受皇帝恩宠,打出了一番惊天功绩,结果却天不予寿。
后者也是少年出名,这次上天倒是给了寿命,结果皇帝是软蛋,还不信任他,唉........”
“弃疾似去病,宋皇非汉武!”
“就辛弃疾那战绩,他在哪个朝代,都应该是大将军,结果在宋朝成文人了。”
“当时义父第一次挑战模式的时候,我看那三国之中说了一句,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也。
当时觉得这话挺扯淡的,有能力,在哪里不是英雄?英雄就应该在任何局面下都能打拼出一番事业。
现在看来,这话是真没说错,英雄确实要时势。”
“还是韩退之说的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唉,可惜了辛弃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