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响起,第一场县试正式开始。
考题是写在一块牌子上的,由衙役举着牌子绕场一圈,供考生查看题目。
第一场是正试,待看到题目,制义两篇,试贴诗一题。
第一道制义题目: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林向安看到这题,心里一乐,还真被押中了。
当时打听到知县特别爱读《论语》,平日喜欢和人探讨做人做事,做官还算不错,喜欢讲大道理。
于是他们就摘了几个做人做事的语录,当作试题来练习。
这还真碰上,该不该说他们几人运气好?
估计有了这题,几个人也能沉稳地答题。
这题出自《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意思是:孔子询问学生的愿望。子路说,希望将车马和皮袍与朋友共用,把它们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子路问老师的愿望是什么呢?孔子说,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朋友能够信任我,使年轻人能够怀念我。
三人志向不同,但也体现性格差异,以及境界和格局不同,反映到做人做事。
制义答题有格式规定,不少于200字,不能超过700字。
尽管写过类似的文,但林向安还是准备在空白纸上打草稿,检查没问题了再誊写。
毕竟字迹要工整整齐,还不能污点。
麻烦一点,但安全。
稍作思考后,林向安就开始破题:“圣人之志,使万物各得其所,此天地之气象也......”
写完修修改改,高度集中注意力写题,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来了个衙役,进入到考场,在考生答题纸的末尾上盖印。
幸好当时在草稿纸上写,不然弄个污点,就得重新写了。
考生答题写完后,就可以交卷。
得凑够50人为一组,由知县亲自去取下考棚印方才可离场。
林向安一气呵成誊写完,又检查了一遍,没有问题。
这时才松了一口气,发现天色已经下午了,暖和很多。
感到肚子饿了,看着细碎冰冷的吃食,没啥食欲。
反正写完了,饿会也没事,到时候出去再吃点热的。
直接提前交卷了,但不能出去,得在考棚等着人数凑够五十。
终于又等待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人数够了,终于可以出去了。
估摸可能到了申时,才有序的出来五十人,第一波出来的被称为放头牌。
后面的出来被称为放次牌,还有放三牌,以此类推,直到放末牌。
站在外面的人,纷纷望了过去,有的人直接过来,有的人失望的移开眼神。
“向安!这里!”
林远站在外围,手里提着一个双层木提盒,惊喜地朝林向安招招手。
“我给你们准备了姜汤,赶紧趁热喝。”
在考生没有出来之前,林远来回了好几趟,就为了让林向安出来能喝一口热的。
林远接过他的考篮,将姜汤拿出来递给林向安。
一碗热姜汤喝下去,林向安瞬间觉得身体舒服了。
他还要在这里等人,便询问林远,“有没有吃的?我肚子饿了。”
林远从第二层提盒里拿出一盘点心,这还是他以防万一放的。
“这够吗?不够我回去再给你拿点。”
垫了两口,林向安就不想吃了。
“不用拿了,你回去多弄几碗热姜汤,一会我同窗他们就出来了。”
估计都冷的够呛,喝点姜汤能舒服点。
没多久,吴卓出来了,脸色苍白,见到林向安出来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被家里的下人接走了。
薛文逸、杨辉和温伯杰前后出来的,应该是凑到一组了。
“薛文逸、杨辉,这里!”
林向安朝两人挥手,大声喊道,周边的人瞬间看了过来。
温伯杰也望了过来,和林向安眼神对视,朝林向安轻轻点头,便被家里人接走了。
两人走了过来。
“你俩喝碗热姜汤,暖和一下!”
薛文逸脸色有点苍白,接碗时差点没拿住碗,幸好林向眼明手快,这才没洒出来,喂着他喝了两口。
“哎呦,总算活过来了,我那个地方背阴,手都冻没知觉了!”
杨辉到好一点,一口气喝完了,感叹地说道。
“我那离茅厕近,一股味道,不过幸好以前在家挑过粪,倒也能还能忍受。”
“我比你俩好一点,就是肚子饿。”
最后鼓声响起,到了交卷时间。
然后宋桐和冯辰片刻后就出来了,在门口碰到之前挑衅冯辰的两个人。
那两人也不知道没考好,还是憋着火,冯辰不小心撞着了,起了口角争执。
林向安想着不妙,正要去帮忙,结果衙役直接吼了两嗓子,这才散去。
薛文逸担心地看着冯辰,“阿辰,没事吧?”
冯辰一脸轻松,心情还不错,“没事,我觉得考得不错,那两人一看就没考好,活该!”
宋桐本来有点紧张,但进去看到熟悉的题目,这才平静下来,答题很顺利,要不是之前林向安提醒锻炼身体,他这次肯定扛不住。
见两人面色平静,林向安也没多问,就给两人一人一碗姜茶。
“你们家里人也来接了,直接回去,之前练习的事,不要对任何人说,也不要和人对答案。三天后,自然会放榜,第一轮过了,才能参加第二场初覆试。”
林向安觉得还是提前叮嘱一下,免得引来别人闲话。
见几个人点头,不再多言,各自回家。
考试由知县批阅。
简单来说,这一轮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背诵能力。
三天后,会出榜,50人一组,按照座位号排榜。
成绩以逆时针圆形的方式排榜,被称为圆案。
在这个名单上的人,才开始第二场初覆考。
以此类推,直到第五场末覆考。
每一场结束后,再进入考场时,人数越来越少。
幸运的是,或许是第一轮好的发挥,大家都留了下来。
县试差不多历时半个月才落下帷幕,等三天后,就发放成绩,这被称为长案,和现代学校排名榜单顺序一样。
只不过县试第一名被称为案首,前十名被称为前拔。
放榜的那天,林向安和杨辉早早跑去看榜单,结果已经围了一大圈学子。
“这第一名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