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晨阳敏锐地捕捉到了儿子那略显怪异的眼神,但尚未来得及深思,御前太监便匆匆前来禀报,说华太傅求见。
这一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在楚修文心中炸响,让他的心跳不自知的加快。
寒风显然察觉到了楚修文的紧张情绪,在皇上看不到的位置,悄悄握住了楚修文微微颤抖的手,用这种方式默默地传递着安慰与支持。
楚修文感受到了来自寒风的关心,心头稍稍安定下来,他转头给了寒风一个从容的微笑,表示自己并无大碍。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楚修文不禁抬头,朝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位身着官服、气质儒雅却又不失威严庄重的老臣正缓缓走来。
他步伐稳健,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岁月沉淀下的智慧与威严。
“老臣参见皇上!”
“老师不必多礼。”
还未等他屈膝跪地,龙晨阳已然抬手示意他无需多礼。
谢恩后,又转向一旁的寒风,恭敬地行礼问候:“参见逸王殿下。”
“太傅!”寒风也还上了一礼。
这华南城华太傅是他父皇的老师,同时也是他的老师,在他的记忆之中,这老师可不会管他们尊贵的皇子身份,做错事情,照罚不误。
“下官楚修文参见太傅!”
随着楚修文的声音传来,华太傅寻声望去,就见一个年轻公子,站立在逸王身侧。
这位年轻公子与他那已故的女婿很是相似,且那好看的眉眼与自己的女儿也神似。
不知不觉间已然看迷了眼。
“这位公子是?”华太傅的声音有些颤抖。
“太傅,这位是父皇刚赐封的四门博士,亦是本王至交好友,楚修文。”
“楚修文?”
华太傅激动地叫出了声。
他素日里深居简出,若非朝中发生大事,其余时候他绝不会出门,更不会插手民间之事。
今日他之所以入宫,无非是听闻了‘修文书林’这个书肆之名,知晓这是一位名为楚修文的公子与逸王殿下共同开设的民间书局。
忆起自己失踪的女儿一家,那孩子便叫楚修文。
匆匆赶到逸王府后,被告知楚公子已随殿下入宫,这才有了此刻的相见。
华太傅此刻见到与自己女婿别无二致的面容,眼眶瞬间泛红。
“老师,何事如此激动?”龙晨阳见他神情激动,不禁疑惑问道。
深知自己失态,御前规矩不可乱,只得暂且压下疑惑,与皇上谈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皇上,据说逸王殿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已经在印刷新书了?”华太傅有些激动的说道。
听闻近日景程甚是自得,缘由无他,只因他的外孙研制出的活字印刷术,可使天下百姓皆有书可读。
华南城觉得这确实是一大壮举,景程确实有得意的资本。
“太傅谬赞了,这活字印刷术并不是本王的发明,本王只是在书中学习过这种技能,这还多亏了景丞相与楚博士,是他们的提议才让本王想到该有此作为。尤其是我们的楚博士可是功不可没。”
寒风岂敢将龙国老祖宗的伟大发明占为己有,他不过是略作改进罢了。
“哦?”如此说来,倘若此子乃是老夫的外孙,那老夫亦可跻身那得意之列了!
满意地捋了捋胡须,赞叹道:“无论如何,逸王殿下此举实乃造福万民之举。”
寒风看向楚修文,华太傅亦望向楚修文,眼神霎时变得温和,且流露出赞赏之意。
这孩子不论是否为映雪之子,都是出类拔萃的好儿郎。
此时,华太傅已无心与皇上交谈,他只想尽快弄清楚眼前这位卓越的公子,是否就是自己失踪十八年的外孙,自己的女儿与女婿又在何方?
匆忙向皇上辞别,出了御书房。
然而,在离去之际,他目光如炬般凝视着楚修文,仿佛在无声地邀请他一同出宫。
皇上:……老师这般来去匆匆,究竟所为何事?
寒风见此情形,也向他父皇辞别,只能待下次再让母后见自己的心上人了。
他迫切的想要更多人来爱楚修文,让他的小呆子感受久违的亲情。
走出皇宫,华太傅首次破例擅自登上了逸王爷的马车。
一上车,尚未坐稳,便紧紧拉住楚修文的手,急切地问道:“孩子,你父母是……”
那微微发颤的声音,足见他心情之激动。
楚修文凝视着眼前这位面容慈祥、和蔼可亲的老人,不禁眼眶泛红。
轻声说道:“我父亲楚辞州,母亲华映雪。”
闻听此言,华太傅早已湿润了双眸,紧紧握住楚修文的手,却半晌无言。
“外祖父!”楚修文率先喊出了这个称谓。
“好,好,好孩子,你安然无恙便好,活着便好啊!”
待心情平复些许,才又继续问:“你爹娘何在?”
他们失踪之时,楚修文尚在襁褓,而今他尚且在世,这让华太傅心中燃起了深深的希冀,或许女儿女婿亦尚在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