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选秀已经过了四个月了,今日是宝亲王大婚。前段时间雍正册封弘历为宝亲王,紧接着富察琅嬅也成为了亲王福晋。这一日,按照皇家礼制,宝亲王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映出一片金碧辉煌。弘历身着亲王蟒袍,显得英姿勃发。
先是向雍正行三跪九叩大礼;随后前往永寿宫向熹贵妃甄嬛行二跪六叩礼。
与此同时的富察府也是一片忙碌景象。闺房里富察琅嬅已经梳妆完毕,在素练和素霜等贴身丫鬟的伺候下穿上了绣着金凤的亲王福晋规制的嫁衣。
觉罗氏看着女儿,一时间竟是看直了眼,心中满是骄傲与不舍。
外面通报吉时已到,觉罗氏强忍着泪水为琅嬅盖上盖头,由妯娌牵着送上彩轿。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往紫禁城。
乾西二所中早已布置妥当,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二所内外宾客云集,朝中重臣,宗室亲贵纷纷前来祝贺。弘历在王府门前迎接宾客,脸上也是洋溢着笑容。现如今他已是亲王之位,今日更是大喜之日,正是双喜临门之时,很是高兴。
婚礼也是庄重严谨,弘历与琅嬅按照皇家礼制,行礼如仪。在祝福中二人携手步入洞房。富察琅嬅再一次经历这场婚礼,直觉是梦幻,这不是梦,她又回到了这里,真期待与曦月的再次见面,还有褚英,马上就要见到了。
素练:“格格,王爷去了前院待客,这席面是王爷特地准备的,就是怕格格饿着。”
素霜:“你还叫格格,该叫福晋了。”
听着身边的丫鬟这样说,琅嬅不禁又感到一阵羞涩,虽说前世经历过,但现在她还是年少时,该羞涩还是得羞涩。
琅嬅羞涩的笑着说:“你们两个,会打趣我了,小心我不给你们赏钱。”
素练和素霜对视一眼都笑着,然后说:“福晋不给奴婢赏钱没什么,今天的赏钱奴婢已经收到可多了。”
富察琅嬅看着她们开心,也说:“都是我把你们给惯坏了,你们也陪我吃些,等一会儿还歇息不了。”
素练素霜:“是,福晋先喝些汤,饿了这麽久喝些汤最是养胃。”
富察琅嬅用了些,觉得已经七分饱便不再用了,剩下的让素练她们撤下去。其余的时间就在等前院的弘历,还有就是洞房花烛夜。再次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琅嬅心里涌现出一些感慨,又入了宫墙,又见到昔日的旧人,过不了多久璟瑟永琏他们也会回来,只是这些只有她自己知道罢了。
就在这时素霜进来禀报:“福晋,王爷来了。”
富察琅嬅起身行礼:“妾身参见王爷。”
弘历看着自己的新婚福晋觉得甚是美丽,正如额娘说的端庄持重,温婉贤淑,好一位佳人,随即连忙叫起:“不必多礼,福晋今日甚美,你叫琅嬅,我可以叫你琅嬅吗?”
富察琅嬅再次见到如此温柔似水的弘历还是有些抵挡不住:“妾身既是爷的福晋,爷当然可以叫我琅嬅。”
素练和素霜看着气氛逐渐暧昧,便悄悄退了出去,屋里只留下富察琅嬅和弘历两个。
弘历看着自己的小福晋面露娇羞,顿时觉得可爱,跟高氏不一样的可爱,又说道:“我叫你琅嬅,你叫我元寿如何?”
富察琅嬅心里知道这是弘历的乳名,但她还是装作不知道问:“元寿?这是爷的小名吗?”
弘历解释道:“不是,这是爷的乳名。是我额娘取得”
富察琅嬅:“爷的乳名真好听,这必是包含着额娘的爱意,希望爷延年益寿,福寿安康。”
弘历听到富察琅嬅脱口而出的额娘,迟疑了一些,随后又觉得心里觉得暖暖的,自从张嬷嬷死后就再也没人跟他说过这些话了,福晋果然温婉贤良,最是会安慰人。这一夜春光无限好。
次日富察琅嬅动了动身子,酸胀感瞬间袭来,慢慢起身叫来素练素霜,梳洗完毕后来到前厅,见到了许久未见的高曦月。她还是那般明艳灵动,褚英也是如前世一般。
因着与前世不一样了,富察琅嬅也没有如前世一般把那个赤金莲花翡翠珠镯赐给高曦月,她另换成了御赐的粉红碧玺环佩,想必曦月喜欢。
果然高曦月看到这个环佩很是欢喜:“福晋,只是给妾身的,妾身好喜欢,福晋看妾身戴上好不好看。”
富察琅嬅夸赞道:“好看,最是与你相配。”
褚英也附和道:“很是配你,福晋的眼光真好。”
富察琅嬅说:“别羡慕,你也有。素练”
等素练走进,褚英看到盘子中放着一支发簪很是精美,又听到福晋说:“这只簪子叫碧玺金镶蝴蝶簪,原是御赐的碧玺做的,你带上定是好看的。”
褚英听罢立即谢恩:“谢福晋,妾身很是喜欢。”
富察琅嬅:“喜欢就好,下个月侧福晋入府,两位妹妹要恭谨持重,本福晋不想看到后院争风吃醋。”
高曦月和褚英面色端正,道:“是,妾身定当安分守己。”
富察琅嬅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让她们都回去了。随后和弘历一起进宫谢恩。
永寿宫
甄嬛看着如胶似漆的俩人,眼里掩不住的高兴,连忙叫他们起来:“快起来,眼看着都这么大了,如今更是成了婚,额娘看着心里高兴。”
弘历:“额娘如今都这么高兴,那要是儿子福晋生了小阿哥,额娘不得更高兴。”
甄嬛笑着说:“要是生了小阿哥,那是要更高兴的;不过现在看不到小阿哥,看看你福晋额娘也是欢喜的。”
转头对琅嬅说:“今个儿可累着了,府里可还好。”
富察琅嬅一一回答:“禀额娘,也心疼,儿臣不累,府里一切都好。”
甄嬛看着富察琅嬅越看越觉得喜欢:“本宫看你福晋是越看越喜欢,你得空儿可要多来看看额娘。”
富察琅嬅连连答应,心里觉得这里的太后很是随和,可比上一世的好相处多了。希望日后成太后的时候别变成前世一样。
随后甄嬛更是赏了一大堆东西让琅嬅带回去。路上富察琅嬅还和弘历说:“额娘,人很好,很是随和温柔。”
弘历嘱咐道:“既觉得好,那日后多进宫看看额娘,还有胧月妹妹们。”
富察琅嬅:“是,妾身知晓了。”
又是过了一个月,富察琅嬅已经在宝亲王府站稳了脚跟。今日是侧福晋进府的日子,不同于上一世青樱入府,这一世的婚礼全都由富察琅嬅亲眼看着。
内务府布置好一切后,就开始侧福晋进府,李星藜进府后先是给富察琅嬅和弘历行礼敬茶;因只是侧福晋所以婚仪比较简便一些,但还是繁重的。
进府前一夜李星藜想了许久。她已经回不去了,明日就要开始宅斗生活,见到历史上的人物。
这一夜,李星藜不断地提醒着自己,这里是封建王朝,皇权至上,保命为先,万不可一失足成千古恨,命只有一条。
夜里佟氏也陪着女儿,看着女儿在闺阁的最后一夜,心里满是不舍:“藜儿,明日就要出嫁了,母亲......”
李星藜也不舍与母亲分开,安慰道:“母亲莫伤心,等父亲回京述职,母亲就可以来看藜儿了。”
佟氏沉默不语,只是抱着李星藜,就这样过了一夜。
第二天李星藜早早起来准备,丫鬟们小心翼翼地为她穿上内务府准备的侧福晋粉色嫁衣。李星藜看着镜中的自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一旁的佟氏也在看着女儿,眼中不禁泛起泪花。她走上前,轻轻地为;李星藜整理好头上的凤冠,语重心长地说:“藜儿,今日是你大喜之日,你要入宝亲王府成为侧福晋。母亲心中颇为欣慰,也有不舍。
在王府中,你要谨言慎行,尊敬福晋,善待他人,更要懂得保护自己。”李星藜握住佟氏的手,感受着母亲深沉的爱意与牵挂,坚定地点了点头,说:“放心吧,母亲。女儿会保护好自己的。”
随着吉时的到来。喜乐吹响,李星藜在丫鬟的搀扶下走出了闺房,踏上了前往宝亲王府的花轿。
不多时,花轿停在宝亲王府前,李星藜在丫鬟的引导下走进了王府。府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处处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息。
李星藜按照礼仪,与宝亲王弘历和福晋富察琅嬅行礼敬茶,随后入后院洞房。
随着夜幕的降临,李星藜坐在新房中,等待着弘历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展望,希望自己能在这王府里过的快乐一些,活得安稳,既来之则安之。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李星藜收起了脑子里的想法,动了动坐的僵直地身子,从卯时起到现在李星藜都没进过一滴水,五脏六腑都发出抗议。
一旁的嬷嬷察言观色,先是在她身后放了靠枕,接着屋外传来声响;原来是福晋叫人送来的糕点。“奴婢莲心,福晋想着侧福晋因着礼制不曾进食,所以叫奴婢拿些好消化的糕点来给侧福晋。”
“妾身多谢福晋惦念。晴雯,给莲心姑娘沾沾喜气”李星藜站起来谢恩,又坐下捻起一块糕点吞了下去,缓解了饥饿感。
莲心见状也没多留,拿着喜钱就回去了。
申时,外头传来太监的声音,应当是宝亲王弘历来了,看来前院的客是散了。
李星藜不禁揪起了衣角,心里忐忑起来,虽然是在绛雪轩时见过;但那时候又有很多人在也没看的仔细,如今这成婚了,行礼敬茶时也因盖头的遮挡看不清楚,听着外面的声音心里难免紧张。
只听屋外一阵脚步声慢慢的接近门口,有一清润的声音传来:“行了,都下去吧。”李星藜屏住呼吸,稳住情绪。
听着屋里的陪嫁和嬷嬷退去的脚步声慢慢消失,一时间房里很是安静,只剩下她和弘历的呼吸声和蜡烛的燃烧声。
李星藜垂眼看着一双靴子出现在视线里,盖头下金称杆慢慢挑起,李星藜的视线随着也望向拿着它的人,虽不像剧里的乾隆但也玉树临风。
而弘历则是看着自己的这位侧福晋,觉得她一双杏眼如春水似月,只觉满室生辉,春意弥漫。
叫了几回水,月上梢头,李星藜累的腰肢柔软,嗓子也是沙哑的厉害,待丫鬟们收拾完毕,坐在床侧躺下,弘历软香入怀,一夜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