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南,一条僻静的巷子里,一块新漆的匾额正在晾晒:济世堂。
华千机正在院中布置药架,几个伙计忙着搬运药材。这座宅院原是一个退休老御医的故居,经过半个月的收拾,总算能开张了。
\"先生,\"一个伙计抱着一摞医书过来,\"这些都放哪儿?\"
\"就放在诊室的书架上吧。\"华千机一边整理药材一边说,\"对了,厨房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都按先生的吩咐办好了。灶台、炉具、各色食材都齐全。\"
华千机点点头。这个特别的\"药膳房\",是他的独特之处。在他看来,医者不仅要会开药方,更要懂得用食补来调理。
正忙着,外面传来一阵嘈杂。
\"让让!快让让!有伤员!\"
几个彪形大汉抬着一个受伤的士兵冲进来。那士兵面色发青,不住地呻吟。
\"大夫在吗?我们的兄弟中毒了!\"
华千机快步迎上去:\"快抬到里面!\"
诊室里,伤兵被小心放在诊床上。华千机仔细检查,发现伤兵手臂有一道刀伤,伤口发黑,明显是中了剧毒。
\"这是什么情况?\"他一边诊脉一边问。
\"我们是杨家军的士兵,\"一个汉子说,\"今早操练时,老王不小心被一把生锈的刀划伤了。谁知道伤口越来越严重......\"
杨家军?华千机心中一动,想起前日在范府听到的消息。
\"伤口可有处理过?\"
\"用了些金创药,但好像越贴越糟。\"
华千机凑近闻了闻伤口:\"这金创药可是从军中领的?\"
\"是啊,新发的......\"
\"来人!\"华千机吩咐,\"去药膳房煮一锅'清心解毒汤'!\"
伙计快步去了。华千机从药柜取出几味药,快速研磨成粉,敷在伤口上。
\"这是什么药?\"有人问。
\"蒲公英、金银花,再加些特制的解毒香料。\"华千机说,\"刚才那金创药有问题,里面混了些不该有的东西。\"
没多久,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端来。华千机尝了一口,满意地点头:\"好,扶他喝下。\"
伤兵喝完药不久,脸色渐渐好转,伤口的黑色也在慢慢消退。
\"神了!\"众人惊叹,\"大夫,你这是什么药?\"
\"不是什么特别的药,\"华千机说,\"主要是用了一些特殊的烹制方法。药材的性质,要靠火候来激发。就像煮菜一样,火候到了,才能出味。\"
正说着,外面又进来一个人。华千机一看,正是前日在范府见过的杨文广。
\"杨将军?\"
\"华大夫果然名不虚传。\"杨文广说,\"听说你这里不只会医病,还懂得用食补调理?\"
\"略知一二。\"华千机谦虚道。
\"那就太好了!\"杨文广眼睛一亮,\"我们边关最近正好遇到些麻烦......\"
他把军中粮草变质的事说了,华千机若有所思:\"将军可带了些变质的粮食样品来?\"
\"正巧带了些。\"杨文广让人取来一个包裹。
华千机仔细检查那些发霉的粮食,又闻了闻,脸色渐渐凝重。
\"怎么样?\"杨文广问。
\"这不是普通的发霉,\"华千机说,\"里面加了些特殊的香料,会加速粮食变质。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这香料的气味,和前几日在礼部查到的那批玉魂香很像。\"
杨文广眼神一凛:\"你是说......\"
\"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华千机说,\"不过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让粮食保存得更久。\"
他走进药膳房,从架子上取下几个瓶子:\"这些是我特制的防腐香料,可以抵消那些害人的添加物。而且还能改善粮食的口感。\"
杨文广接过闻了闻:\"这是什么配方?\"
\"主要是用了艾草、陈皮和一些特殊香料。\"华千机解释,\"这些都是常见的药材,但关键在于使用的火候和比例。\"
\"好!\"杨文广一拍大腿,\"若这法子真管用,可就帮了我们大忙了!\"
\"不过,\"华千机提醒,\"要彻底解决问题,还得查清那些害人香料的来源。\"
\"这个我明白。\"杨文广压低声音,\"包大人那边已经有些眉目了。听说西夏使团这几日就要到......\"
话没说完,外面又传来喧哗。
\"让让!又有伤员!\"
这次抬进来的是个年轻小校,症状和之前那个士兵一模一样。
\"又是被生锈的刀划伤?\"华千机问。
\"正是!\"
华千机和杨文广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这已经不是巧合了,有人在暗中对杨家军下手!
而更大的风暴,正在渐渐逼近......
华千机正要给第二个伤员诊治,忽然看到杨文广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将军认识这个小校?\"
\"他是......\"杨文广深吸一口气,\"我儿子杨璘。\"
华千机心中一凛,立即明白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军需案件了。对方明显是有备而来,先从普通士兵试手,再对杨家的嫡系下手。
\"来人,把药膳房的大火升起来!\"他快速吩咐,同时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范公赠的沉香,现在正好用上。\"
\"沉香?\"杨文广一怔,\"那不是进贡品吗?\"
\"正是。\"华千机说,\"真正的沉香可解百毒。之前那个士兵的毒性较轻,用普通药材就够了。但令郎这里......\"
他凑近闻了闻杨璘的伤口,眉头紧锁:\"用的是更烈的毒。若不用沉香,恐怕会伤及经脉。\"
这时,药膳房传来声响:\"火已经生好了!\"
\"太好了。\"华千机快步走进药膳房,指挥伙计们准备器具,\"取一只银锅,装三分满的清水。\"
他一边说一边从药柜取出各种材料:\"人参、当归、茯苓......\"
\"这是要煎药吗?\"有人问。
\"不,\"华千机说,\"是要煮一道汤。\"
众人面面相觑。只见华千机手法娴熟地处理着各种药材,就像在准备一道精致的菜品。
\"药材也讲究火候,\"他一边忙活一边解释,\"比如这人参,切片太厚则药性发不出来,太薄则容易散失。要像这样......\"
他手起刀落,人参片薄如蝉翼,在油亮的案板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茯苓要用竹刀切,这样不会破坏它的性质。当归则要斜切,既能保持形状,又能充分发挥药效......\"
渐渐地,一股奇异的香气在药膳房中弥漫开来。
\"这是......\"杨文广深深吸了一口气,\"好熟悉的味道。\"
\"将军也觉得熟悉?\"华千机笑道,\"这是您小时候常喝的一种汤。\"
\"你怎么知道?\"
\"范公的《民生食录》里记载,杨家将士常年在边关,最重要的就是这道'三参养生汤'。\"华千机说,\"人参补气,当归养血,茯苓健脾。再加上一些特殊的调味品......\"
他取出一个小纸包,倒出些许粉末。
\"这是......\"
\"沉香粉。\"华千机说,\"但不是直接放入,要先用文火烘烤,让它的香气充分发挥。就像这样......\"
他把沉香粉放在一个特制的小铜盘上,用小火慢慢加热。很快,一股醇厚的香气散发出来。
\"好了!\"华千机熟练地把香气四溢的沉香粉倒入汤中,\"再煮一盏茶的功夫就可以了。\"
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骚动。包拯带着衙役匆匆赶到。
\"华医者,可查出什么了?\"
\"包大人来得正好。\"华千机从杨璘的伤口取下一点黑色物质,\"你看这个。\"
包拯接过仔细查看:\"这是......\"
\"和礼部案子里那批假冒玉魂香的成分一样。\"华千机说,\"但这次添加了更烈的毒物。\"
\"所以这不是意外。\"包拯眼神一凝,\"有人在故意针对杨家军。\"
\"不止如此,\"华千机指着那些发黑的金创药,\"这些新发的军需物资,恐怕都有问题。\"
正说着,药膳房传来阵阵香气。
\"汤好了!\"华千机快步进去,盛了一碗出来,\"快服下。\"
杨璘喝完药汤,脸色很快好转,伤口的黑色也在慢慢退去。
\"神了!\"众人惊叹,\"这哪是药,简直是仙丹!\"
\"不是仙丹,\"华千机摇头,\"这只是最普通的食材和药材。关键在于......\"
话未说完,外面又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信使飞奔而来:
\"报!西夏使团已经到了城外,马上就要入城了!\"
包拯和杨文广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之前的案子,\"包拯沉声说,\"会不会和这次进贡有关?\"
华千机看着窗外渐沉的夕阳,心中升起一个大胆的想法:
\"包大人,我倒是有个主意......\"
\"什么主意?\"包拯和杨文广同时问道。
华千机从药柜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几粒晶莹剔透的药丸:\"这是我研制的'辨香丹'。服下后,能让人对各种香料的气味异常敏感。\"
他把药丸放在鼻前轻轻一嗅:\"比如现在,我就能闻出城外至少有三支商队正在靠近,其中有一队携带了大量的香料。\"
\"这么神奇?\"杨文广惊讶道。
\"不止如此,\"华千机说,\"这药丸还能辨别香料的真伪。如果是掺杂了有毒成分的香料,服用者会立即察觉。\"
包拯眼睛一亮:\"所以你的计划是......\"
\"西夏使团必定会进献香料,到时候......\"
\"我明白了!\"杨文广激动地说,\"让他们自己暴露!\"
华千机点头:\"但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场合。\"
\"这个简单,\"包拯说,\"按惯例,西夏使团入城后,礼部要设宴款待。到时候......\"
\"不,\"华千机打断他,\"地点要变一下。就在这里,在济世堂。\"
\"在这里?\"众人不解。
华千机走到窗前,指着院中的一株老槐树:\"诸位可知这棵树有什么特别之处?\"
大家摇头。
\"这是当年太医院的神木,据说树龄超过五百年。\"华千机解释道,\"更重要的是,它的树冠能聚气。\"
\"聚气?\"
\"就是把周围的气味都聚集在一起。\"华千机说,\"如果在树下设宴,任何异常的香气都逃不过这棵神木的感知。\"
包拯若有所思:\"所以你是想......\"
\"没错,\"华千机说,\"借这棵神木之力,让歹人现形。\"
正说着,杨璘突然咳嗽起来。华千机立即回到诊室,给他诊脉。
\"怎么样?\"杨文广紧张地问。
\"毒已经解了大半,但还需要调养。\"华千机说着,又开了一个食方,\"这是'养气补血羹'的配方,每日两餐,应该很快就能康复。\"
\"这个给我吧,\"杨文广接过方子,\"我让府上的厨子照做。\"
\"且慢,\"华千机说,\"这羹药里有几味特殊的香料,火候要掌握得极准。不如......\"
他看了看天色:\"今晚就请将军父子在这里用晚膳。正好,我也想试试一些新研制的养生菜品。\"
\"那就打扰了。\"杨文广欣然应允。
包拯见他们谈定,起身告辞:\"我这就去安排西夏使团的接待事宜。华医者,你要的场地,我来协调。\"
\"有劳大人。\"
等包拯离开,华千机立即吩咐伙计们准备晚膳。很快,药膳房里飘出阵阵香气。
\"这是什么味道?\"杨文广好奇地问,\"闻着既像药又像菜。\"
\"这是'五味养生锅',\"华千机解释道,\"用五种不同性质的食材,配以相应的香料,既能调养身体,又美味可口。\"
他一边说一边把一道道菜端上来:
\"这是'参芪炖鸡',补气养血;
这是'灵芝炒素',健脾益气;
这是'玉竹煲汤',生津止渴......\"
杨文广看得目瞪口呼:\"没想到药膳还能做得这么精致。\"
\"医食本就同源。\"华千机笑道,\"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就是这个道理。\"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脚步声。一个衙役匆匆跑来:
\"报告!西夏使团已经进城了!据说带来了大批珍贵香料!\"
华千机和杨文广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看来,\"华千机轻声说,\"好戏要开场了。\"
夜色渐深,济世堂的灯火依旧明亮。老槐树下,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上演。
而此时的华千机,正在药膳房里精心准备着什么。这个看似普通的医馆开业日,注定会成为揭开重大阴谋的关键时刻。
\"师父说得对,\"他望着窗外的老槐树自语道,\"医者,不仅要救人,更要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