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原东南方向一百五十里的榆次城。

燕国公召集山西各世家大族在此地议事,以讨论粮草辎重供给一事。

太原王氏联合各世家大族在城中望春楼设宴。

晚上,

望春楼的戏台上正唱着《牡丹亭》,杜丽娘的水袖扫过\"富贵荣华\"的匾额。

张璟川翻看着《牡丹亭》戏本,看向其余几桌莺莺燕燕环绕其中,嬉笑软语声,搅成一锅粥。

太原王氏族长王知礼的翡翠扳指撞上潞州吴老太爷的紫砂壶,溅出的茶汤在《山西赋税簿》上晕出个\"穷\"字。

\"国公爷明鉴啊!\"潞州吴老太爷颤巍巍起身,三缕白须粘着糕饼渣,\"去年大旱,今春蝗灾,老朽家的粮仓都饿死耗子了!\"

他袖中滑出串檀木佛珠,\"老朽愿捐三百石...不,五百石!\"

戏台突然锣鼓急响,张璟川伸手探出,一把接住从吴老太爷袖口滑落的佛珠。

在座众人一惊,所有人的眼眸都复杂了起来,小心翼翼的看向张璟川。

张璟川把玩着手里的佛珠,脸上似笑非笑:\"吴老这串小叶紫檀,拿到江南,就够买五百石军粮吧?\"

吴老太爷脸色如猪肝,一时语塞。

“吴老太爷好手段,五百石军粮就藏在袖子里啊。”张璟川揶揄道。

吴老太爷下意识的看向张璟川身旁的王知礼,见对方给自己递了眼色后,才笑着开口道:“这都是很多年前一个江南的晚辈赠于老朽的。

若是国公爷喜欢,只管拿去,

若是能为前线将士换些军粮也是好的。”

“本国公不信佛,”张璟川微微一笑,将佛珠放在了吴老太爷面前的桌上:\"还是还给吴老太爷吧,有这佛珠,老太爷兴许还能纳一房小妾不是。\"

满堂哄笑中,王知礼端起酒壶:\"国公爷,咱们山西人最讲忠义,只是这朝廷旨意...\"

他给张璟川的酒杯斟满酒:\"就地征粮没问题,但还请国公爷酌情啊……\"

“酌情?”张璟川故作惊讶道:“前线将士肚子饿了,你们能不能让他们的肚子酌情?”

在座沉默不语。

“唉,你们都是山西大族,不知道前线将士的日子有多苦,”张璟川怅然道:“你们把本国公当做来打秋风的了。”

在座众人赶紧赔笑解释。

张璟川摆了摆手,开口道:“放心,你们的钱粮,本国公不白拿!”

\"啪!\"尚方宝剑拍在八仙桌上,震得醉蟹蹦进王崇古怀里。

“这是陛下御赐的尚方宝剑,所到之处,如陛下亲临……”

张璟川话还没说完,在座众人就要起身去跪……

“不用不用,”张璟川笑着道:“坐坐坐!”

主桌的动静,使得其他几桌的宾客纷纷投来惊诧的目光。

当他们看到燕国公的脸上挂着笑,几家大族的族长又都重新坐下后,这才放下心来。

“国公爷,您这是何意啊?”王知礼看向桌上的尚方宝剑,皱着眉头低声问道。

“不瞒诸位,”张璟川饮了一口酒,继续道:“前线缺粮缺银子,这尚方宝剑华而不实,你们几位给估个价,卖给你们,本国公也好换些钱粮。”

吴老太爷嘴角一咧,嘿笑道:“这可是尚方宝剑,天子御赐之物,国公爷莫要开玩笑。”

“开玩笑?”张璟川脸色一沉:“是你们先开玩笑的!”

众人神情一窒。

吴老太爷更是脸色一僵。

“你们一个个山西大族,一个八百石,一个三百石,一个五百石,”张璟川冷笑道:“其余的,老子也懒得问了,反正也就这么一个数。”

众人的脸上挂着苦涩。

张璟川见众人一副苦瓜脸,不由咧嘴一笑:“老子又不是来打秋风的,既然不愿意给,老子也不要了。”

王知礼想开口圆场,却被张璟川抬手阻止。

张璟川朝后面招了招手,

甲士会意,上前呈来一本册子。

张璟川慢条斯理展开册子:\"天启七年,吴家强占军屯田三千亩;崇祯三年,私售铁器与蒙地商人;上月十六……\"

他忽然轻笑,

\"贵府管家给汾州送去了一万两白银五千石粮食。\"

吴老太爷瘫坐在椅子上,裤裆漫开腥臊:\"这...这是栽赃!\"

\"栽赃?\"张璟川用小刀挑起块蟹膏,\"就像吴老在给重庆的军粮里掺观音土?\"

话音一落,

一名亲卫营的甲士上前,眨眼间便完成了拔刀、手起、刀落、收刀、退回原位的过程。

直到人头滚进汤盆,血水溅了王知礼满脸。

众人才反应过来。

没有大喊大叫,只有呆愣在原地,眼眸里充斥着惊恐和骇然。

其他桌的莺莺燕燕脸大气都不敢喘,表情僵硬,

只有瑟瑟发抖的身体,才能反应出他们内心的恐惧。

……

戏台上的杜丽娘还在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台下已瘫倒七八个尿裤子的。

就在这时,

曹明胜扛着带血的铁枪走了进来,正撞见个小厮在捡佛珠:\"哟!这檀木珠子沾了血,倒像糖葫芦!\"

他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无头尸体,又看了一眼汤盆里的脑袋,眼眸一亮,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

“公爷,潞州吴家的三座府宅,七座仓库,三十八间商号抄完了,粮食两万石,金银珠宝折合白银十五万两!\"

“饿了?”张璟川笑着问道。

曹明胜笑着点了点头。

“桌上的菜都没怎么动,你要不嫌弃,就对付两口?”

曹明胜抿嘴一笑,

直接坐在了吴老爷子的位置上,也不顾面前汤盆里的脑袋,直接伸手去撕鸭腿。

王知礼等人的脑子都是一片空白,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曹明胜的举动。

当他们看到曹明胜去撕鸭腿时,不由一愣,以为那只整鸭上被溅上了血。

见到这一幕,

王知礼等人胃中一阵翻涌。

一些把持不住的,已经开始侧头呕吐起来。

曹明胜吃得满嘴流油,当然嘴角还带着血,用鸭腿骨指向瑟瑟发抖的世家族长,问道:\"下个抄谁家?俺看这大叔的翡翠扳指挺肥......\"

王知礼浑身一紧,拍案而起:\"张璟川!你当山西是辽东?我太原王氏与周首辅......\"

\"周首辅上月纳了第九房小妾,\"张璟川突然插话,\"贺礼里有尊翡翠送子观音,周延儒那老匹夫可是喜爱得紧,本国公知道你与那老匹夫关系好。\"

他拿起白色绸布,擦拭着桌上的血迹,开口道:\"对了,太原王氏这些年在山西占了万顷良田,去年为了讨好李自成,送了二十万石粳米……\"

说到这里,

张璟川转过头看向脸色苍白的王知礼,掩嘴笑道:“看来你太原王氏跟贼首李自成才是一家人啊!”

满堂死寂中,一个儒生扮相的中年男子突然嚎哭:\"国公爷!我泽州陈氏愿捐三万石!不……五万石粳米!\"

他哆嗦着掏出地契,\"还有城外三百亩良田......\"

\"陈老爷爽快!\"张璟川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看向对方:\"不过现在涨价了,你泽州陈氏得拿出八成产业交给金州商会。\"

陈氏当家脸上瞬间没了血色,瘫坐在椅子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陈老爷放心,”张璟川微微一笑道:“你交出的产业会折兑成股份,金州商会在山西的余盈会给你分利的。”

陈氏当家先是一愣,接着便是一脸欣喜和激动。

金州商会是什么?

普通老百姓或许不知道,

但他们这些世家自然是有所耳闻的。

他张璟川能在辽东养十余万兵马,靠的就是金州商会的支撑。

特别是闽浙地区的商帮,但凡跟金州商会建立合作的,哪一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表面上,自己交出的是八成产业,

实际上,得到的却是每年稳定的分红,他再也不用去操心生意上的事儿了;

不仅如此,

成为金州商会的股东,也就等于站在了燕国公这一边。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以燕国公在大明的威望和实力,恐怕就连朝廷都不敢动其分毫。

如此一来,

他泽州陈氏,背靠金州商会和燕国公这两尊庞然大物。

不用再为钱银发愁,也不用再去讨好各方官员,只需一门心思跟着燕国公,

将来族中子弟有出息的,送去辽东,在讲武堂和民生堂深造,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张璟川的话,让在座众人皆是一愣。

陈氏家主能想到的,其余家主又怎会想不到?

一时之间,大家都有些意动。

对于张璟川而言。

他深知这些世家大族是大明这具残躯上的蛀虫,但不可能彻底消灭。

就算效仿教员那一套,也只不过是一场大换血,要发展经济,资产阶级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他张璟川能做的,

就是把金州商会,树立为“国有”,对铁、盐、粮等核心产业做到百分百的把控。

至于其他产业,也得占据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样一来,

保留一部分世家门阀这样的资产阶级,让他们良性发展,产生良性竞争。

就算他们想要搞一些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之类的垄断倾销,

只要金州商会下场宏观调控,保准让那些不守规矩的世家门阀赔个底儿掉。

见场面有些不受控制,

王知礼眉头一皱,脸色阴沉道:“国公爷这是要在山西,也上演一出马踏门阀么?\"

他指向窗外:

\"榆次城八街七十二巷,凡叫得上名的商号,哪一家背后没有世家门阀的影子?

你燕国公就算能在山西再演一出马踏门阀,

等你一走,

也会有下一个王家、吴家、李家……

你燕国公能杀得完?

山西各地官场,那些个要员,都是世家背景,

你燕国公能杀得完?\"

\"这韭菜,割勤一点,也就不会老。\"曹明胜咧嘴笑道,\"不把你们这些老韭菜割了,辽东民生堂的年轻吏员们又怎能有机会大展拳脚,为百姓做点实事儿呢。\"

此言一出,

不仅王知礼神情僵住了,在座各世家家主也都愣住了。

张璟川眯着眼睛笑道:

“这山西,会是下一个辽东,山西官场,该杀的杀,该换的换,世家门阀也是一样的,听话的留,不听话的抄家灭族。”

戏台上忽然蹿出个花脸武生,挥着木刀唱:\"手持钢鞭将你打……\"

曹明胜甩手掷出酒杯,木刀应声而断:\"唱错词了!该唱'手持长刀让你爬'!\"

满堂震惊中,

张璟川拾起染血的《牡丹亭》戏本:\"本国公最爱'游园惊梦'这段。\"

他忽然撕下一页,\"可惜王老爷的梦该醒了,曹总兵,送王老爷去榆次城头看风景!\"

\"得令!\"曹明胜像拎鸡崽似的提起王知礼,\"有人抄了一本您王家族谱,你先帮我认认,您看我杀不杀得完。\"

\"我交!\"王知礼突然尖叫。

此时的王知礼已经吓尿了,哪里还有往日那般沉稳和高高在上。

\"盐矿、铁矿、煤矿、票号、商号、当铺全交!\"他鼻涕眼泪一起流,\"只求留……留座祖宅……\"

……

对于太原王氏,

张璟川是绝不可能留的。

只要资过敌的,为富不仁的,张璟川压根儿就不会宽恕他们。

杀鸡儆猴这件事儿,

既然鸡和猴都来了,要是不把鸡全杀了,戏台子不就白搭了么。

子时的望春楼依旧灯火通明,

酒气与血腥气交织在一起,味道有些怪怪的。

张璟川举着酒杯,看向只剩下两三成的世家头头,开口道:\"恭喜各位,你们还能站在这里,就说明你们不是鸡,而是猴子。\"

此言一出,在场的世家头头的脸上都有些复杂。

有委屈,有难受,也有惆怅,但更多的却是庆幸。

有时候,能当猴子,也不是什么坏事。

“以后,”张璟川笑着道:“山西也会有民生堂和讲武堂,凡族中优秀子弟皆能报考,只要你们听话,守规矩,本国公不敢许诺你们高官厚禄,但也能保你们衣食无忧!”

戏唱完,

各家表态之后各自散去。

更鼓响时,张璟川独坐戏台,把玩着王知礼的翡翠扳指。

曹明胜拎着食盒翻上来:\"国公,刚蒸的榆次灌肠,加了双份......\"

\"留着给周首辅当贺礼,\"张璟川扳指递给曹明胜,\"听说他新纳的小妾爱翡翠,这个也给周首辅送去。\"

曹明胜收好扳指,开口问道:

“公爷,黄蜚带着十五万石粮草辎重在定襄靠岸了,那这些世家的粮草?”

“拿出一半分给百姓,咱们要在山西经营,民心很重要。”

更夫打梆声在望春楼外响起,

榆次城的夜色被急促的马蹄声和世家的哀嚎声与惨叫声所惊扰。

……

义父们,免费的礼物刷一刷哈

卑职需要义父们的支持!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纵横与连横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显微镜下的太平镇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铁血虎贲战大明三国:最强谋士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无尽世界无尽征程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从嬴政开始:历代君王陆续降临重生之老子是皇帝琴师好风流大周王朝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大唐贞观小地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别闹,我才不要当皇帝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明末大寨主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唐朝那些事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抗日之绝地枪王叛逆皇妃:冠绝笑江山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红楼:连中六元的我成了冠军侯抗日之神级兵王王室的弃儿抗战之铁血兵锋天将任:百战英魂综武:之大秦仙朝无限欺诈师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一把大狙闯大明战国小大名千古一帝,秦王扶苏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南疆少年走天下靖王府之乱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北隋军神唐逗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爹,你穿越明末了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