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唐晓燕主动问起了,杨国强这才说:“我……我想着从你这里拿点服装给我老婆去镇上卖。”
唐晓燕愣了一下,随即想到了张良华和范广林。
杨国强突然这么说,肯定是这俩人赚到钱了。
赚多少,唐晓燕不知道,唐晓燕也没问过。
有些问题,老板不知道,但是员工肯定是晓得的,因为有些问题,员工不会让老板知道,但是会分享给同事。
所以,杨国强肯定晓得张良华和范广林的收入情况,才会提这个。
“你想拿多少?”唐晓燕问,“你想跟张良华范广林这样,还是想从我这里进货?张良华范广林这样,没有风险,卖不掉顶多损失一点力气和时间,但是挣得少,如果从我这进货,风险你自己承担,利润多一点”
唐晓燕没有直接拒绝,杨国强就知道有戏,顿时喜上眉梢。
“如果我们进货什么价格?”杨国强问。
唐晓燕都买了两套房了,杨国强晓得,服装的利润肯定很高。
“如果从我这拿货的话,我要说清楚,我不可能给你和我叔一样的价格,我叔那我是亏本给他卖的。货我要从羊城进回来,这一路的车费住宿费,还有风险,我都承担着,所以……”
“这个我明白。”
杨国强一开始就知道,他要是拿货的话,价格不可能跟唐建华一样,人家是亲叔,自己算个屁啊,跟他比。
“你要的话,没有最低起批量,一件也给你五五折,就是说我正常卖十五块的衣服,给你八块二,但是这个你要保密,最近不少人都有这个意思,昨天我婶婶的娘家人还来问了,我回的是七五折。”
“我明白。”
“另外,还有个问题,我要跟你事先说清楚,不同的货价格不同,万一你老婆生意做的好,在我这拿了第一批,第二批货价格高了,可别有想法。”
“我理解。”
“现在家里没什么货了,八月份才会去羊城进货,你可以先想想,打算拿多少货,夏天衣服整体价格不高,我也不进高单价的,给你的价格大致会在七块左右,如果你没钱,到时候货进回来了,用你工资抵扣也行。 ”
杨国强没想到唐晓燕考虑的这么周到,眉开眼笑的,连说好,连说谢谢。
……
在镇上逛了一上午,唐晓燕感觉自己又黑了几个度。
镇上热闹一点的地方,全都比较拥挤,空旷一点的,冷清。
转了一上午,最终唐晓燕目光落在二中门口,以及青云中学、花桥中学门口。
二中重点高中,花桥中学是整个黄廷镇最大的初中学校,青云中学小一点,但是是镇重点初中,这三个学校都有很多的寄宿生。
唐晓燕的目标就是这群寄宿生!
当然现在暑假,学校没人,
她打算八月底分三支队伍来学校卖!
还省了“孝敬银”。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礼拜到的货,要压在手里一个月!
当然,如果能在江北卖完,就不用压了。
已经决定好了,唐晓燕也不逛了,跟杨国强在路边找了个小店,垫吧垫吧肚子,就去了车站,唐建华在这摆摊呢。
“三妹,你们回来了?顺利吗?”唐建华问。
“顺利,叔,您先忙,我和杨叔会回市里了,应该周五回来,到时候可能要把货卸家里。”
“行,我回去跟你婶婶说,让她把家里收拾,你们路上小心。”
“晓得啦!”唐晓燕又冲唐晓艺说,“晓艺,好好学习哟。”
唐晓艺苦着脸:“晓得啦。”
唐晓燕在她头上揉了揉,然后跟着杨国强笑哈哈离开。
……
回到市里,已经快四点了。
家里就唐晓兰一个,家里有货,所以唐晓兰唐晓芸两个必须要有个在家。
“三妹,杨叔,你们回来了。”唐晓兰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听到动静,急忙起身,“三妹,地方都找好了吗?”
“找好了,今天日化厂打电话来没?”
“没有。”
“好渴。”唐晓燕提起水壶,正准备倒水喝,就看到桌子上,唐晓兰的作业本,写的不是作业,而是“……女尸……”
唐晓燕只看到这两个字……
唐晓兰一看唐晓燕伸长了脖子,立马把本子收起来。
“二姐,你写小说啊?”唐晓燕笑道,“给我瞅一瞅,或许我能给你点建议呢。”
唐晓兰有种被抓包的尴尬:“写着玩儿,写的不好。。”
“余大作家也有被退稿的时候,你才多大啊?能下笔写,就已经很好了,贵在坚持。下次去星城,我给你批发一百本课外书回来,给你看,多看多写多思考,也许咱们家出个青年作家呢,你要是出书了,以后高考可以加分的。”
“还可以加分?”
“当然!我记得有个什么作文竞赛,好像是全国很多高校联合着名杂志社举办的,得奖的话,还能被破格录取呢,不过文化分也不能低,所以爱好要坚持,学习也不能落下。”
这个竞赛高校好像九八年才开始,现在没有,但是不耽误唐晓燕给她打预防针。
“下次去星城,给你批发一百本课外书回来,让你学习,再给你买个书架。”
“一百本?”唐晓兰笑说,“三妹,你开书店呢。”
“对啊,确实可以开个书店!”
唐晓兰、杨国强:“……”
“我们可以开个书店,租小说给别人看!”
唐晓燕记得前世她高中时,班上有个同学办了租书卡三十块钱,办了卡可租书,一本书租一天是两毛钱。
因为办卡就要花三十块,所以这生意基本稳赚不赔,没啥风险。
当然前提是能卖出卡。
然后就是租金,别小看两毛钱,如果卖出去五十张卡,可能不是每张卡每天都租书,但是也不是每张卡只租一本书。
买了卡,总有同学朋友吧,一次租个五本,一般也就最多只能租五本。
按照平均每个卡每天两本书出租记录,一天就有二十块收入,一个月就有六百了,这难道不出比打工强吗?
假设卖出去八十张卡,一百张卡呢?
租金也不是一直两毛,基本三年一涨,到零三年左右,一天租一本书就要五毛了。
而且书,可以买旧书,可以批发新书,其实课外读物批发的话,超级便宜。
唐晓兰现在喜欢写,那就开个店,既能挣钱,还能给她提供课外读物,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最好开始自己的房子,这样还省了房租。
反正现在买房子,怎么样都不会亏。
……
第二天,唐晓燕又去看房子了,不过去看房子之前,先去了一趟江北,看了下挂的巨幅海报还在不在。
还好,在的,并且完好无损。
给丁家两个小家伙的四毛钱,没白花。
……
唐晓燕想着开书店,最近就是开在学校附近,要么车站附近,这个时候看课外书的,多以学生居多。
一天下来,唐晓燕没有收获,倒是花了两千多块钱,买了一套音响设备,。
次日,周五了。
唐晓燕本来想今天再去跑一天,但是早上王仲春来电话了,说货已经装车了,九点钟就出发,到宝清大概两点半左右。
“你让师傅送到江北桥头,就是靠江北菜市场的这个桥头,别走错了。”
“行,两点半到。”
“要的。”
……
唐晓燕立马又给老家唐老太打了电话:“奶奶,下午有货到,我这边放不下,有一大半要放家里,您帮我喊上次那几个人给我卸货,大概六点左右到。”
“好,也一会儿去说。”
因为下午到货,唐晓燕也没出去了。
中午,两队摆摊的回来了,唐晓燕让他们下午别出去了。
“今天开始良华、广林,你们两个别服装别卖了,拢共没多少货了,卖完这批日化,我去羊城进新货,到时候你们想卖服装,就继续卖。
你们今天过去江北,工资跟上回一样,今天住那边,明天开始卖,今天卸完货,就开始把货分拣好,放房间里,丁家两老腾出来的房间很大,货分拣好,一桶一桶叠一下,应该放得下的,放房间了,你们也能休息一下,不用跟上回一样一直守着,不能睡觉,晚上,杨叔跟我一起跟车回乡下。”
事情安顿好,大家都没有异议。
吃过饭,午睡一会儿,两点钟不到,所有人都去江北桥头等货到了。
把家里余下的新的塑料水桶,也带走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