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刘备满心欢喜地回到府邸。
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圆满地实现了刘备的既定目标,既招募到了足够的预备兵,又逼的世家多吐出五十万石粮草,解决了粮草问题,一举两得。
刘备敢笃定,五十万石粮草绝大多数都是滕宗谅筹集来的。
任恺与孙康二人不能用私心太重来形容,只能说二人不具有滕宗谅那般的济世情怀,他俩始终把自己的家族放在第一位,既不看好刘备,自然不肯多掏一点。
但滕宗谅不一样,他同样不看好刘备,却贵在爱惜百姓,不论对刘备的看法怎样,总还是舍不得看百姓受苦的。
世家送的粮拿来屯田,他们送的钱自然也有用处。
早在刘备于冀州打仗时,各大家族便开始制造农耕器械,准备在刘备推行屯田后卖于刘备。
相当于刘备用官职从世家那里换来了屯田所需的粮草、器械,用于稳定民生,防止他们造反破坏世家。
总之世家赢麻了。
世家送来的金银,连同府库里为数不多的存钱,几乎花了个精光。
不过投入与回报总是成正比的。初平四年屯田顺利进行的话,兴平元年青州四郡便能恢复正常产粮值。
之后刘备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屯田措施的话,产粮飙升至四百万石不成问题。
屯田在清明前后便会有序展开,这段时间内有够刘备手下的文吏忙活了。
说完文官,再说武将。
田豫收到刘备的任命后大喜过望,匆匆辞别张飞后便离开齐国,赶往东光。
路经平原,自是要拜见刘备。
“军司马田豫,见过主公。”田豫风尘仆仆,脸庞被寒风吹得发红。
刘备拉起田豫的手:“我与国让数月未见,甚是想念,何须多礼。且入堂。”说罢,拽着田豫进屋。
二人相对而坐,武如意已命人倒好茶水。
客套一番后,田豫开始汇报齐国战况。
“奋威校尉(张飞)收到主公书信后,带着属下与李陈二位司马,星夜赶路前往齐国,终于赶到。”
“孔融虽得几县,但齐国郡治未失。奋威校尉下令我军死守各县,轻易不得出城迎战。”
刘备点头,他最担心张飞发脾气贸然出击,在信里反复叮嘱张飞要谨慎,最好坚守等待自己回军,孔融不攻自退。
“如此,我军与其拉扯到十一月份。在十一月份时,主公尚未回军,孔融却突然撤退,之前所得诸县,尽数还于我军。”
刘备眸中闪过诧异,猜测道:“可是北海出事?”
田豫点头:“之前销声匿迹的刘黑闼突然出现,率蛾贼攻破剧县,占领北海。”
刘备露出沉思状。
果真如刘备所料,孔融并未平定境内蛾贼。
刘黑闼复出除了证明孔融战略目光多么糟糕外,还为孔融攻打刘备之事盖上了一层迷云。
孔融是坚定的汉家臣子,与不认可朝廷、几度欲图谋不轨的袁绍联合本就令人不解,他不管己方问题亦是要悍然出兵伐刘更让刘备疑惑。
但事实其实很简单,袁谭(苻坚)使了一离间计,派袁家在北海的奸细散播谣言声称刘备打算进攻北海,同时派人买通孔融倚重的几个不靠谱文官,一通进献谗言,最终使得孔融信以为真,发兵齐国。
大概在七月份时,刘备才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现在猜测。
“可是北海境内有人散播谣言,挑拨我与孔北海关系?”刘备怀疑道。
田豫无言,他一打仗的,哪里会想孔融为什么来。
“你观孔融军容如何?”刘备转而问道。
田豫回想一阵,答道:“军容整体还算肃整,尤以太史慈戚继光二部整齐。但比不得我军,且其军面有菜色,难成战力。”
全军的军容,体现的是主将嬴括的本领。至于各部军容如何,就是看军官的水平了。
刘备摇头叹息:“如此之军,恐不敌刘黑闼。”
在刘黑闼的植入背景里,刘备曾与其数次交手,并且由于当时刘备初出茅庐,行军打仗尚显生疏,数次败于刘黑闼之手。
因此刘备甚是了解刘黑闼的本事。
真要类比的话,刘备觉得他的统帅能力大概与徐晃在同一水准,可能略高一点。
孔融与黄巾博弈,光看数据的话,仅有太史慈一人在,孔融便不至于落败。
更别说多了戚继光。
可孔融只三千人,士卒长期营养不良战力低下,他自己和嬴括俩人又是万里挑一的废物,偏偏地位最高。
这就好比大明三大营,妥妥的精锐之师,其中良将数不胜数。正面交锋,不一定强于鞑靼,可至少不会全军覆没。
然而,主将是朱祁镇,身边还跟着一个王振…
反正刘备偏向于孔融会输。
此时此刻,刘备再度发挥他极端敏锐地政治嗅觉。
他命人拿来纸墨,奋笔疾书:“翼德亲启。兄已得确切消息,孔北海中袁谭诡计而攻我,是袁谭狡诈,而非孔北海有意交恶于我。”
“今有刘黑闼作恶,孔北海深受其扰,兄忧其不敌。其为孔子之后,品德高尚,贤明远扬,乃国之上士,倘若殒命于此,实乃大汉损失。”
“翼德当洞察局势,观蛾贼之变动,伺机救援孔北海。如此一来,既可交好国之上士,又可借其名望受北海人心,助兄长日后统治北海。”
“一旦事成,即刻送孔北海于平原,不得怠慢!”
写好之后,刘备马上命快马送与张飞。
孔融打不过刘黑闼,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倘若张飞成功将孔融救下,那刘备就是不计前嫌拯救孔融。
如此大恩,孔融怎么可能不报答?
他随口夸赞一声,世家对刘备的态度就会大为改观。
为了让张飞心甘情愿地出兵,刘备撒了个小谎。
他是不知道孔融为啥攻打齐国,但为了改变张飞的仇恨对象,在书信里专门写成袁谭耍奸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