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在林羽的悉心教导下,对中医的热爱愈发浓烈,学习也愈发刻苦。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在医馆的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逐渐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医馆的药柜上,林羽如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医馆,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苏然已经在医馆忙碌起来,他正在整理前一天的药方记录,看到林羽进来,立刻迎上前去。
“林师父,早!我把昨天的药方都整理好了,您看看有没有问题。”苏然恭敬地说道。
林羽接过记录,仔细翻看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做得不错,药方记录很详细,没有差错。不过,在记录患者症状的时候,可以再把一些细节补充完整,比如患者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等,这些对我们后续分析病情都很有帮助。”
苏然连忙点头,认真地将林羽的话记在心里:“我明白了,林师父,下次我一定会注意。”
这时,医馆的门被推开,一位中年妇女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了进来。老人面色苍白,脚步虚浮,咳嗽声不断。
林羽和苏然立刻迎了上去,将老人扶到诊桌前坐下。林羽轻声询问:“老人家,您这咳嗽有多久了?最近有没有加重?”
老人喘着粗气回答:“有好几个月了,最近晚上咳得都睡不好觉,吃了不少药也不见好。”
林羽为老人仔细地搭脉、看舌苔,又询问了一些生活起居和饮食方面的情况。随后,他对苏然说:“你来分析一下,这位老人家的病情。”
苏然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定了定神,开始说道:“从脉象来看,老人脉象虚弱,舌苔白腻,结合咳嗽时间较长,我觉得可能是肺虚痰湿,加上年龄大了,身体抵抗力弱,所以病情一直反复。”
林羽微微点头:“分析得有一定道理,但还不够全面。老人除了肺虚痰湿,从他的面色和自述睡眠不好来看,还有气血不足的问题。而且,他的饮食偏油腻生冷,这也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影响了身体的运化功能。所以,在治疗上,我们不仅要润肺化痰、补气血,还要健脾养胃,从根本上改善老人的身体状况。”
苏然听得入神,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思考。林羽接着说道:“在用药上,我们可以用党参、黄芪补气血,用陈皮、半夏化痰祛湿,再加上白术、茯苓健脾养胃。同时,要叮嘱老人注意饮食清淡,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苏然连忙将林羽说的药方和注意事项记录下来。林羽又亲自为老人开了药方,并详细地向老人和家属交代了中药的服用方法和日常的护理要点。
送走老人后,林羽把苏然叫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病症,还要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只有全面了解患者,才能制定出最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
苏然认真地点点头:“林师父,我记住了。我以后一定会更加细心,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羽继续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医术和经验传授给苏然。他带着苏然参与各种疑难病症的会诊,让苏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有一次,一位患有严重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来到医馆。患者的关节肿胀、疼痛,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林羽组织了一次内部会诊,邀请了医馆里的几位资深中医一起讨论治疗方案。苏然也有幸参与其中。
在会诊中,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思路。有的主张以祛风除湿为主,有的建议侧重活血化瘀。林羽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然后看向苏然:“苏然,你说说你的想法。”
苏然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我觉得类风湿关节炎病程较长,患者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我们在治疗的时候,除了要祛邪,还要扶正。可以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补肾健脾的药物,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
林羽听后,眼中露出赞赏的目光:“苏然说得很对。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我们在治疗时,一定要标本兼治。”
经过大家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以及康复锻炼。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苏然全程参与,他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协助林羽调整治疗方案。
在林羽的指导下,苏然的医术有了质的飞跃。他不仅能够独立处理一些常见病症,还能在面对复杂病例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然而,林羽知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他经常教导苏然:“作为医生,我们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无论患者贫富、地位高低,都要一视同仁,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苏然将林羽的话牢记在心。在日常工作中,他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充满耐心和关爱。有一次,一位贫困的患者前来就诊,由于经济困难,连药费都凑不齐。苏然得知后,主动为患者垫付了部分药费,并在林羽的同意下,为患者减免了部分诊疗费用。患者感激不已,拉着苏然的手连连道谢。
林羽看到这一幕,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苏然已经逐渐成长为一名有担当、有爱心的中医。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然在医馆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许多患者都点名要他诊治。但苏然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他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林羽的教导,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林羽看着苏然的成长,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苏然一定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中医传承的中流砥柱,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