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的门虽然已经破损,但依然可以辨认出上面精细的雕刻和古老的锁扣。
当考古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推开密室的门,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
密室内摆满了各种古老的书籍和卷轴,这些书籍虽然历经千年,但依然保存得相当完好。
此外,还有一些奇特的机械装置和金属器件散落在书籍之间。
李教授和考古队员们立刻开始了对这些书籍和器件的仔细研究。
他们发现,这些书籍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机械、电力和自动化技术的知识,而那些机械装置和金属器件则正是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
其中,一本名为《机电要略》的书籍尤其引人注目。
这本书深入解析了机械与电力的融合原理,并详述了如何利用这些原理创造出众多尖端机械装置。
令人讶异的是,书中居然触及了在现代看来都极为尖端的核聚变技术。
这一揭示让整个考古队乃至全球关注此次挖掘的人们都感到惊愕。
核聚变技术,在现代仍是科技领域的最前沿,然而在大唐时期,人们竟已有了相关的记载与探索。
李教授与考古队员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对这些文物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
他们惊奇地发现,《机电要略》不仅概述了核聚变的基本概念。
还详尽地描绘了核反应的实现与控制方法,甚至囊括了一些安全防护措施。
同时,密室内的机械装置与金属器件也逐渐展现出其超乎寻常的制造工艺。
这些物品的制作手法与现代工业制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卓越。
它们的复杂性与精密设计远远超越了人们对大唐科技水平的原有认知。
这一系列重大发现不仅印证了季文彬自传中关于“机电工程专业”与“电力技术”的记述,更揭示了大唐时期科技发展的惊人高度。
随着消息的传播,全球学术界和科技界都为之动容。
众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纷纷踏上前往遗址的征途,进行实地的考察与研究。
大唐时期的核聚变技术一时间成为了国际学术研究的焦点。
正因如此,李浩泽再次赢得了三四百万的巨额关注值。
经过这段时间的收获,李浩泽也逐渐摸索出了关注值获取的规律。
他发现,关注值是按月获取的,每月刷新一次。
在现代,关注值的获取比例大致为一千比一。
即在全球八十亿人口中,他每月最多能收获八百万关注值。
然而,由于许多地区网络尚未覆盖,他通常每月能获取的关注值上限约为三四百万。
在大唐时空,这一比例变为十比一。
大唐本土人口约两千万,因此李浩泽每月在那里最多能获得两百万关注值。
但考虑到大唐时空全球人口约两个亿,并且随着大唐百姓的繁衍,这个数字有望持续增长。
所以,只要大唐能征服世界,李浩泽每月在大唐时空收获两三千万甚至更多关注值,都将成为可能。
因此,当李世民就发兵高句丽来询问小公主意见时,李浩泽毫不犹豫地点头赞同道。
“皇帝老儿,大唐如今兵强马壮,早就该开疆拓土了。”
“我本以为早在去年你就要对高句丽动手了,没想到竟然能忍到今年?”
“你……”“小公主”一开口,李世民就知晓眼前的是小神兽没得跑了。
幸好,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斗嘴,李世民早就对小神兽对他的称呼习以为常,甚至有时还颇感亲切。
可表面上,两人却再次习惯性地相互拆起台来。
“哼!你个无知小兽,上下嘴皮一碰说的轻松,却根本不知晓发动一场灭国之战所做的准备有多繁杂。”
李世民眉头紧锁,显然对小神兽的轻率态度感到不满。
李浩泽听后却只是轻轻一笑,双手叉腰,脸上带着几分调侃的神色:“繁杂?
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我怎么听着这么新鲜呢?
想当年,你平定东突厥、横扫吐谷浑时,那可是雷厉风行,何曾有过半分迟疑?
如今面对一个高句丽,怎么就突然变得瞻前顾后了?”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还是说,你那传说中的三千火器营,只是个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李世民闻言,眉头一皱,明显不快地说:“小神兽,你这话说得太过轻率了。
高句丽地形复杂,民风彪悍,战斗力不容小觑。
我的火器营虽然精锐,但对待战争,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他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更何况,火器营不仅是我皇室的骄傲,更是大唐国威的象征,岂能轻易动用?
要拿下高句丽,还得依靠我们大唐的玄甲军。他们的战斗力,才是我真正信赖的。”
“一年前的时候,我大唐何曾有如此多的盈余?如此多的甲胄?再加上当时又发生了世家大族的叛乱。”
“我大唐真正富裕起来,还是去年抄了那些世家大族,又接管了他们的产业之后,这才有了些盈余。
再者说,对高句丽的战事一旦开启,没有三五年,怕是结束不了。”
“这三五年的时间里,朕总得为大唐的将士们准备好足够的军饷、甲胄、兵刃、箭矢,还有足够的粮草、肉食吧?”
“不然,难不成要让将士们饿着肚子,穿着破旧的甲胄,拿着残破的兵刃,去跟高句丽人拼命吗?”
听着李世民絮絮叨叨地讲述,李浩泽不由得翻了个白眼。
他算是听出来了,李世民这老小子,这是在跟他哭穷呢!
李浩泽撇了撇嘴,没好气地道,“那就把你那自动火器放开了生产,武装起十万火器兵,何愁天下不平?”
“不行!不行!不行!”李世民却连连摇头,并脸色慎重地解释道,“小神兽,你也算是自己人,朕就不跟你见外了。”
“这自动火器虽然造起来方便,用着也威力巨大,可正所谓兵者,凶器也,这自动火器,更是凶中之凶。”
“一旦大规模使用,其制造方法和原理必将很快就被泄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