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和卫时春两人。
在收到朱慈烺的命令之后。
两人立刻开始调派兵力,准备继续西征的各种物资。
并召集仆从军的各级将领,他们全都听从李定国的指挥。
因为这一次西征以李定国为主。
卫时春负责驻守嘉峪关,还有敦煌和哈密等地。
还要配合公布的人建设水泥厂,以及修建道路等等。
两人分工合作,一人巩固现有的地盘,另一人继续率军西征。
目标是灭掉东察合台汗国。
李定国他们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
东察合台汗国的大汗阿布都拉哈,对此竟然还一无所知。
他只知道阿不伦·穆罕默德,带着大部队出去打草谷去了。
根本没想到阿不伦·穆罕默德会被俘虏掉。
更没想到明朝大军会西征,并且还想要将他们彻底灭掉。
东察合台汗国的都城,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边的莎车城。
那你距离大明朝廷更加遥远。
并且这些年商务冻结,很少有中原地区的商队过来。
即使偶尔有商队到了这边,也不会继续深入太远。
大部分都只是到哈密和敦煌地区交易,最多到达吐鲁番盆地,就算远的了。
而敢于深入吐鲁番盆地的商队,可能一年都不一定有一支。
所以阿布都拉哈对大明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
根本不知道东方的大明朝廷,早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阿布都拉哈更不知道穆罕默德的行动,给他们招来了灭顶之灾。
这就是交通条件太过糟糕导致的消息闭塞。
又因为消息闭塞导致的严重后果……
……
李定国做好准备之后。
除了他带来的5万精锐将士。
他还带了朱慈烺万蒙古仆从军,并将大军分成了两部分。
李定国麾下的3万部队带着5万蒙古骑兵,从北边的吐鲁番那边杀过去。
李定国本人则是带着2万手下,还有4万人的蒙古骑兵。
准备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边一路杀过去。
两支大军一南一北,绕开塔克拉玛干沙漠杀向敌人的老巢。
这一次李定国他们出征,带了大量的炸药,轰天雷与手榴弹,还有火药枪和弹药。
另外也就是粮食和淡水了。
当地的土着之前就被抓了很多。
这一次出征的时候,那些土着当中的青壮就派上了用场。
光是帮忙运输物资的土着,就达到了6万人左右。
两支大军各有3万土着负责运输物资。
连那些土着也算上的话,这一次李定国出征,足足带了20万人马。
而敌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兵力。
阿布都拉哈的兵力,只是比阿不伦·穆罕默德的兵力多了一两万。
而阿不伦·穆罕默德。一回带出来的5万大军,那几乎就是倾巢出动了。
在吐鲁番那边只有1万人左右的兵力,负责维持当地的秩序与安定。
所以阿布都拉哈兵力,也就是七八万人的样子。
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治安军的性质,真正能征善战的部队并不多。
所以李定国他们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
即使在路上分散了一部分兵力驻守各地。
那也完全足够碾压敌人了。
不过李定国还是非常的谨慎。
因为他们对这边的环境是完全陌生的,对这边的自然环境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而当地人当向导的话,那也不一定可靠。
万一那些家伙起了坏心思呢?
加上这个时节越来越寒冷。
这对明朝大军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李定国率领着大军过了敦煌之后,才到了若羌地区就下起了大雪。
在这种情况下,李定国的大军不得不停了下来。
幸好大雪只下了一天一夜。
接下来气温稍微有些回升,然后地上的积雪开始慢慢的融化。
李定国就继续率领着大军出发……
……
同时西进的北路大军。
他们的路途应该更顺利才对。
因为从嘉峪关到吐鲁番这一带,已经全部都落入了明军的掌控之中。
那么他们就可以快速赶到吐鲁番,并在那里休整之后。
继续赶向敌人的都城。
不用像南路军一样,一路都要摸索着过去。
但是北边的风雪更大。
所以北路大军被困住的时间更长。
让李定国率领的大军一路艰苦跋涉,越过了和田地区到达了莎车附近之时。
北陆大军终于等来了好天气,才刚刚从吐鲁番那边出发。
当然了,李定国对此并不知情。
只是看到莎车地区的敌人完好无损。
李定国就知道北路大军的行程,肯定是在路上被耽误了。
虽然北路到今没能及时赶到。
但是李定国还是准备发起进攻了。
否则被敌人察觉之后跑掉了怎么办?
战机稍纵即逝,时间不等人啊!
于是李定国带领着几万将士。
继续向着敌人的老巢逼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