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促进异族汉化的策略
朱慈烺的问题。
让在场的大臣都陷入了沉思。
这是千百年来都没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现在想要彻底解决,哪有那么容易啊?
大家思索了一会儿之后。
教育部尚书许直说道:“陛下,待到此事平定下来之后,在那些地方都开办一些学堂,慢慢的对他们进行教化,这样应该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朱慈烺:“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光靠这个办法肯定是不行的,这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各位爱卿没有想到办法,那朕就给你们提供一个思路,总体的方向是要促进那些少数民族汉化,比如让他们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去生活,这样子慢慢的就会跟汉族融合在一起了。”
许直回应道:“陛下所言甚是,微臣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想要让他们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那就得有吸引他们的事物才行,还得想办法去悄然破坏他们的团结性。”
马世奇接口道:“想要促进其他的民族汉化,并让其他的民族跟汉族融合在一起,陛下说的这个方向非常正确,如真能达到做到这一点的话,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不可能。”
吴麟征听得不断点头:“陛下真是智慧如海,一下子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那么是否能够以利诱之?
就是愿意离开土司的地盘,到其他地方来生活和工作的人员,给予他们一定的优待,这样应该能吸引不少人。”
凌义渠:“吴大人说的这个办法看似不错,但是这样会加重朝廷的负担,并且会让那些家伙变得越来越贪婪,所以这个办法我认为不可行。”
许直:“利诱不可行的话,难道要反过来用手段进行逼迫?”
范景文微笑着说道:“许大人言之有理,确实可以用手段进行逼迫,比如这一次参与造反的土司和所有部落,平定叛乱之后就可以进行严惩。
该处死的就处死,该发配的就发配,该充军的就充军,剩下的那些家伙,还要继续在当地生活下去。我们不妨在原先的农税基础上,全部再给他们多收一成?”
李邦华:“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原先的罪犯家属是收七成的税,那就收他们八成,只可以收到八成半,有意将农税的收取额度提高。
交纳的税收太多,那么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很困难。到时候他们想要让日子好过一点,那就只能另行出路了。离开吐司的地盘到外面来做工赚钱谋生,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孟兆祥附和道:“到时候他们不论是想要经商,或者是进入作坊去做工,又或者是去给别的人当长工,那么他们都会离开原来的居住地,将会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
在外面的时间长了之后,多多少少肯定会有一些改变的。而如果到了这些人的下一代,甚至是再下一代的话,那么自然就会慢慢的汉化掉了。”
王家彦:“既然如此的话,我看不如直接一点,只要有人愿意放弃他们原来的生活,并且将他们的户籍上的民族变更为汉族,那么就可以跟汉人一样同等对待。
人都是会趋利避害的,这样子肯定会有人选择变为汉人,加上生活环境的转变,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快的汉化了。”
“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可以参考古人的策略,比如说汉话,穿汉服,与汉人通婚等等……”
当大家的思路被打开之后。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各自的想法。
很快就总结出了几个措施。
?参照孝文帝的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行汉礼?,用汉制?等办法。
再加上改户籍,高税收,兴教育等举措。
那么将来肯定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朱慈烺让朝堂上的大臣根据这些举措,每一种都要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
另外还要多修路。
反正现在朝廷有了水泥,并且正在修建多个大型水泥厂。
加上可以用炸药开山。
那就往那些少数民族土司的地盘上修路,这可以让他们平时出行的时候更加方便。
万一有事情的时候,朝廷的部队想要杀进去,那同样也会很方便。
并且这还可以进一步的打破他们封闭的生活环境,促进他们跟外界的交流。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力发展工商业。
就像后世到了21世纪的时候,很多偏僻的小山村里面直接人都没有了。
因为原本住在山里面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地都跑到外面去谋生去了。
很多本来就住户较少的小山村,直接变成了无人村。
这样子多管齐下的话,这个问题迟早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并且类似的办法,也可以用来慢慢的瓦解地方上的宗族势力。
各位大臣在制定各种长远策略的同时。
朱慈烺下令野战兵团出击。
不但带上了大量的火药枪,投石车和轰天雷,还有手榴弹,以及没良心炮这样的大杀器。
目的就是要快速扑灭一切反动力量。
朱慈烺这一次要杀猴敬鸡。
所以肯定要下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