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半期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可以在家过个好年了。爸妈带着我赶大集,给我买了新衣服。但我表面虽然看着面带笑容,心里也特别想找个时间给他们讲讲我的学校生活。对于刚升入初一的我来说,这个学校并不是梦想中的象牙塔,而是一座饱经风霜的老旧校园,让人无奈。
刚好有一天晚上,爸妈都闲着没事儿。我就拉着他们聊天。他们也很乐意听我闲扯。我就开始了我的长篇大论。我给他们说学校的宿舍问题。宿舍里面住的人太多了,一间房子住了将近20个人,晚上吵的没法睡觉。我每次都是蒙着被子才慢慢睡的。宿舍离厕所远,很多人就地或者出门就解决了,搞得宿舍味儿大得很。宿舍管理员也管不住,很是无语。因为这事儿,我们宿舍旁边的那棵梧桐树都给浇死了。还有每当有大风天气,宿舍里面也会有风顺着窗户上面溜进去。因为窗户用砖头堵了三分之二,只漏上面一个小窗户口没挡上,冬天老遭罪了。说到这里,我姐说她们宿舍那边还好,有厕所,没有这事儿。我又接着说吃饭的问题,
每天清晨,我都会从暗兜里拿出珍贵的粮票,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口袋。因为一个星期我就6斤票,基本上一天一斤刚好够用。所以藏的好,怕丢了挨饿。这是我在学校生存下去的关键——用它来换取一顿勉强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然而,学校的饭堂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那是离我们宿舍不远的院子,露天饭堂,几个桌案,几口锅就摆在那里售卖。每次开饭铃声响起,就像是一场战争的号角——大锅饭开始了。学生们像潮水一般涌向食堂,挤作一团,争先恐后地递出自己的粮票。“快点!快点!我要胡辣汤,我要稀饭,我要菜等等!”队伍中不断传来急促的声音。去得晚了,就只能面对空荡荡的锅碗瓢盆。即使有幸买到食物,那饭菜的质量也令人不敢恭维:咸菜里夹杂着沙粒,馒头吃着一点儿都不香,胡辣汤里面除了腐竹花生面筋和海带,啥都没有,米饭像是被泡过水一样软塌塌的,炒的菜就不用说了,除了白菜豆腐,就是土豆丝。校方虽然多次尝试改善这种情况,但效果甚微。“这样下去,我迟早会营养不良的。”当时我心里暗想。
中午就更单调了糊糊面条,里面几根青菜,让人看着就没有食欲。晚上又重复早上的饭。不用说吃好了,能吃饱就不错了。每当回到家里,就像出了监狱,改善了伙食,获得了自由。我爸妈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几分心疼的表情。
我又指出教学楼的问题。教学楼同样面临着严峻的问题。由于多年未曾进行修缮,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破损。教室里的桌椅歪歪斜斜,地面坑洼不平。每当遇到恶劣天气,师生们便不得不担心头顶上方的安全。尽管如此,课程依旧按照既定的时间表照常进行。“同学们,请安静一下。”老师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显得有些无力。他们尽力维持着课堂秩序,试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专注于学习。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也许是安全隐患太多了,校长被迫年派人底对教学楼进行了一次修整。我故意打趣道:“如果不是你儿子命大,估计你们都见不到我了。”我的幽默,顿时让我爸妈站了起来,我姐也跟着站了起来。
我爸笑着说:“现在国家穷,有吃的有住的,有学上就不错了。换我那会儿还天天挨饿呢!更不用说学习了!”
“真的吗?!”我疑惑地问道。
“是真的。文化大革命那会儿,受苦受穷的人多的是。有的人没吃的都吃树皮了。”我妈严肃地说。
“别提以前的事儿了。茗啊,还说说你在学校的事儿吧。”我爸故意打断我妈的话。
我就接着说学校老师的问题。老师们是我心中唯一的慰藉。尽管他们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经验丰富、循循善诱,有的则显得年轻稚嫩、经验不足,但他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授知识。不过,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庞大,一个班都有50人。这使得每位老师都分身乏术。“我真希望有更多优秀的老师加入我们。”一位老教师叹息道。校长深知,在这样一个偏远地区,想要吸引到高水平的教育人才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班上来自各个村的人都有,可谓鱼龙混杂。老师只能顾前不顾尾。好学生统一靠前坐,一般的坐中间,差生坐后面。因为差生不好管,在后面老师容易发现他们的小动作。每次上课前,老师都要点名。这样便于他们尽快认识我们每个人。这个方法确实不错。由于我的成绩不错,我被安排到了第三排靠窗边。我们班主任姓张,是一个帅气阳光的大男孩,不过他的脾气不是太好。总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我们都非常怕他。他主要教我们英语,还代理我们的历史课。他教学很认真。由于课程太多,一时间不太适应,所以期末考试看的不太理想。
当我的叙述结束的时候,我爸开口了:“没事儿,刚开始,慢慢适应就行了。过了年我让你妈给你送饭去。咱不吃学校的饭了。”
“太好了!”我和我姐异口同声说道。
“怪不得你们俩都瘦了。原来你们学校的伙食这么差劲儿。放心吧!来年的中午饭我给你们送去。到时你们到大门口寻我就行。”我妈也鼓励着我们说道。
当我吐完心里的苦水后,感觉浑身轻松,仿佛一切困难都消失了。我就屁颠儿地打开电视看了起来。我刚调到新闻联播时,一件事情让我留在了这个频道。电视上报道着澳门回归中国的新闻,画面上人们在欢呼着,庆祝着,看得我都有点儿激动了。“澳门终于回来了!”我激动地说。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尽管周围的一切仍然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改变。
那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知道,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走出这片土地,创造属于自己的明天。而在我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份信念:终有一天,这些落后的景象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美好的乡村教育图景。